路柳
開學初我們撫順市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何冬妹老師來聽《我自信、我成功、我快樂》這節心理健康課。
課前為了創設情境我為學生播放了歌手楊培安演唱的《我相信》這首歌曲。因為這首歌曲表現了人們為追求自己心中理想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并對自己未來充滿了信心。讓學生談談自己聽后的感受再導入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自信心,通過對比先讓學生了解自卑心理。于是設計了情景,讓學生通過表演對話,體會自卑心理后,請同學們說這是一種什么心理現象?
這兩個環節比較簡單,但是談感受的人并不多。當時因為有人聽課,所以我當時并沒有多想。此后學生漸漸進入狀態,并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
課后進行座談時,何老師對這節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這也給了我極大的鼓舞。在談到這節課的不足時,何老師委婉的說:“你發現沒,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學生好像并不太配合你。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分析了一下,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人聽課比較緊張:二是剛才進行了跳大繩比賽沒有取得好成績情緒比較低落。“對呀!如果你能利用學生失敗的心理來導入這節課不就更好了嗎?你看,你失去了一個多好的教育契機呀!”何老師的一席話驚醒了飄飄然的我。
他們走后我認真的學習了有關的知識并進行了反思。通過學習使我了解到這節課開始時冷清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導入的問題,而實質上是缺乏教育機智。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了教育學理論,如果他缺乏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
課堂教學充滿變化,事先再周密的設計,也免不了碰到許多新的“非預期性”的教學問題,教師若是對這些問題束手無策或處理不當,課堂教學就會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還會導致師生產生對抗。像這節課,由于缺乏教育機智,導致課堂教學的導入部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一些教師因缺乏教育機智,對于偶發事件采取簡單、草率、主觀武斷的做法,不但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受到了損害和影響,也使師生情感產生了溝壑,更給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而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師則恰恰相反,面對偶然性問題和意外的情況時,總能靈感閃現,奇思妙策在瞬間激活,機動靈活地實施臨場應變。
教育機智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正確處理教與學矛盾的技巧,教師需在短時間尋找、篩選、確定一種處理偶發事件的最佳的教育方案,難度的確較大,但誠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一樣,偶發事件的處理是有一定規律和方法的,下面就是我學到的一些方法,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個關鍵是冷靜。冷靜的處理能使教師有比較寬余的時間考慮教育方案,同時,又不妨礙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當然,冷靜的處理不能久拖和懸而不辦,否則容易形成教師的信任危機。
第二個要訣是幽默。課堂上有些偶發事件要處理、查處會拖延上課時間,還可能傷害許多學生的感情,如果不予理睬又損害教師的威信,甚至讓事情進一步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幽默法,暫時讓自己擺脫窘境。教師幽默,既顯示了教師的詼諧大度,又可以讓自己擺脫了尷尬境地,還為學生創設了自我教育的情境。如在《男女生的特點》一課中,有位男生回答特別沒禮貌,我就幽他一默,“剛才這位同學表演的就是反面典型,沒想到他的演技這么好。”這位同學反而不好意思了。
第三個要訣是寬容。寬容要使學生能在心靈深處反省,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仁厚和用心良苦。學生會對老師的民主、虛心、寬容感到由衷的欽佩,從而形成了和諧的師生關系。
記得有一節課下課,有位同學邊往外走邊說:“又熬完一節課!”我馬上把這位同學叫到身邊,問他“難道我的課竟然讓你這樣無法忍受?我該怎樣改進呢?”他連忙說:“老師我天天都是這么熬的。”我的內心很驚訝,這么小就開始熬,什么時候到頭啊!于是想結合那節課的上課內容對他進行教育,對他說:“你看我們這節課剛才還講了一個人怎樣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和意義,你的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呢?”他翻了一下眼睛,很認真的說:“吃、玩、睡……”一聽他這樣說我的心里特別生氣,但還是和氣地對他說:“你說的這些是很重要,但這不是人生的全部意義。一個人應該有理想,并能夠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一直去努力……還有希望你在說話的時候注意一下別人的感受,老師辛辛苦苦的上了一節課,沒指望學生感激,但也絕不會希望聽到你剛才的話,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能尊重你……”我還沒說完,他又翻了一下眼睛,朝著天花板說:“愛尊重不尊重!”當時有好多學生看見這一幕,我也覺得很難堪。但我還是恨冷靜地想,這個學生很有個性。有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認為我們教師最快樂的事應該是用智慧去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我很冷靜地告訴他,你先上間操去吧。
然后我在他的班主任那了解到:他沒有父母,和爺爺生活在一起,爺爺已經退休,小學時沒人管,從來沒寫過作業,但他不笨,到咱們學校后為了鼓勵他讓他當了數學課代表,成績還不錯,但是語文、英語等學科想提高成績就不太容易了。了解到這些我知道了為什么他的校服總是那么臟,為什么他在說話的時候臉上是沒有表情的……我還想起當我像他那么大的時候,我似乎也不明白人生的意義……于是在下節課我帶給他他一些糖果,并且告訴他,因為他和我說的都是內心的真實想法,他沒有說我愛聽的話騙我,讓我更真實的了解他。接下來我又給全班同學講了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和情商高的人更容易成功的例子,從學生們專注的眼神中我感覺到,學生們需要也喜歡聽這樣的課。從這以后這個班的學生看到我都很熱情的和我打招呼,我和學生們的感情更融洽了。
經過實踐使我體會到,作為心理健康教師,更要運用智慧喚醒學生的心靈,用尊重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用欣賞樹立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得到一生的動力支持,實現生命的輝煌。
(作者單位:遼寧省撫順市第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