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戰略下高等教育國際化面臨機遇和挑戰,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要緊密結合國家對外開放戰略部署及“一帶一路”架構。本文基于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國際化人才培養實踐,探索國際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國際化課程改革實踐、培養國際化人才模式,為“一帶一路”戰略下高等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與路徑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為同類型高職院校國際化起到借鑒作用,并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職教育;國際化人才
引言
教育部發布《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提出建立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發揮教育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基礎性與先導性作用。十九大報告繼續肯定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教育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組成。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的建設,是一個多層次的教育合作體系的構建。一帶一路與高等教育將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的前沿熱點。近年來一帶一路與高等教育的研究已經在高校展開,聚焦區域合作、教育策略與教育路徑及高等教育全局以及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的選擇。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的建設,是一個多層次的教育合作體系的構建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對高等教育三大基本功能提出更高要求新的挑戰;加深對外語類專業教育教學的影響,外語高等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加快外語高等教育的學科轉型。
一 教育國際化戰略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始終堅持國際化辦學理念,根據旅游業和職業教育發展規律,開展多層次國際化交流與合作,使學院國際化辦學水平處在國內同類院校的前列,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國際化辦學特色,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化辦學大格局,與多個國家或地區等院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互派訪問教師,開展各種形式的雙向交流合作項目。互派交流生,學分互認,促進了留學生雙向交流,培養了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化人才。結合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文化語言國情,結合國家區域開放重點和特點,形成區域特色職業教育國際化格局。
二. 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
1. 深化外語教學改革 提高職業素養
深化外語教學改革,結合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與國際化人才需求,完善國際化課程體系與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采用工學結合、能力為本,將語言學習與職業技能培養有機融合。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體現職業性、實踐性與應用性。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學習外語的興趣,培養多語種溝通能力,開設雙語專業課程,提高外語專業小語種交流能力。職業素養貫穿國際化人才培養過程始終,反映旅游業對人才要求以及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要求,在真實工作情景下提升職業素養,運用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項目教學法等培養職業素養:熱愛祖國、愛崗敬業、吃苦耐勞、誠實守信、提高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學習能力、問題處理能力、創新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數字能力,提高國際化就業能力。
2.課程設置國際化 創新中蒙教育合作模式
建立完善基于職業核心能力的職業化、模塊化、國際化課程體系,既滿足區域發展需求,具有國際競爭力,服務本土化經濟與社會發展,積極參與國際化教育教學活動,融合區域經濟發展和當前國際社會熱點問題并及時更新。將一帶一路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社會政治、歷史、文化、風俗、禁忌等知識融入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未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旅游業務,體現職業性與國際化。學院與蒙古財經大學創新合作項目-飯店管理專業1+2+1,在中國1年理論學習和一年實踐,2年在蒙古學習,將中蒙文化融入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蒙古歷史文化遺產、中國特色政治經濟發展成為國際化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合作模式首次開創國外本科大學與中國專科學院合作雙學歷新篇章。
3.國際化校企合作 共建資源共享平臺
強化海外實習,學院與國際一流企業合作大力拓展海外實習基地。通過多種形式,先后與日本、新加坡、阿聯酋、法國、美國、韓國、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學生實習合作關系,選派優秀學生成前往海外實訓基地,海外實習有效銜接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實習崗位與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相銜接,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敏感性、識別力、理解力以及外語交際能力,拓寬國際視野,在國際環境下體驗職業成長與發展。積極探索與國外高校、國際企業等機構合作,共建共享資源平臺。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師生吸收前沿科研學術成果、接受多元文化創造條件。通過資源共享,對優質教育資源通過消化吸收,有機融入自身的辦學體系,改革和提升自身的人才培養機制和水平,達到與國際先進水平的教育發展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
四 結束語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順應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作好頂層設計,符合旅游業和職業教育規律,積極參與教育國際化實踐,利用學院專業特色資源,提升教師國際化視野和開發國際化課程的能力;加強對學生國際化職業能力的培養,努力探索和嘗試教育國際化廣闊發展空間和可能性,豐富形式深化內涵,教育國際化特色愈加顯著:國際校企合作拓展海外實習基地,國際校際合作開展師生雙向交流,引進國際職業教育資源和輸出開展留學生、交換生,交流與合作數量增長領域不斷擴大,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高等教育國際化贏得先機,不斷加強國際化系統有效的管理,不斷培養熟悉教育國際化規律的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專業化國際化的課程體系,加強定量分析系統深入研究,客觀揭示“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高等教育領域的具體實踐路徑,從而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提供更為全面可操作性的對策,這也將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未來必須積極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霍建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意義深遠[N].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10—23(5)
[2]李 晶.杜燕鋒基與高等教育"研究態勢分析——基于中國知網(CNKI)文獻的計量分析.集美大學學報[J].2018,05
[3] 劉悠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與我國高等教育.廣東經濟 [J].2017.5
作者簡介:胡萍(1972-),女,山東威海人,山東旅游職業學院旅游外語系講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高職旅游教育,旅游英語教育。
本文系2018年度山東省旅游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一般課題“一帶一路戰略下高等教育國際化轉型研究-以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國際化項目研究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