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玲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人們逐漸意識到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要。農村中學生往往由于知識面窄,生活枯燥,積累不足,缺乏必要的寫作素材,最終導致寫作能力的萎縮,因而寫作時“無話可寫”或“有話說不出”,作文內容陳舊,假話、套話屢見不鮮,錯別字連篇,詞不達意,語句不通順現象普遍存在,導致中考作文扣分太多,從而影響了整體成績。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農村。本文就農村中學生寫作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對策展開探討。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寫作能力
1引言
中學生寫作困難的成因有很多,農村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寫作困境。教師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有條不紊地給學生講授一些寫作技巧,幫學生找到克服寫作困難的良方,就會適當減少學生的挫敗感,使學生保持對作文的興趣,才能逐步改變寫作困難的現狀。
2農村中學生寫作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目前,農村作文教學存在許多弊端,作文不是千人一面,如出一轍,就是干癟蒼白,毫無生氣。究其原因在于:①作文教學受考查的制約:領導考查教師的教學質量,家長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作文教學只為應付考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還存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②教改信息閉塞:農村中學受著交通、地域、經濟條件等外在因素及教師自身業務素質差的影響,一些先進的理論研究和教改方法交流、討論、實踐的機會少;③是學生腦海里可供寫作的材料內容不足,語言貧乏:學生寫作能力上不去,直接影響到語文成績的整體提高,影響到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
3對提高寫作水平的建議
3.1讓學生獲取寫作的素材,解決“無話可寫”的問題
提供書籍指導閱讀,豐富學生知識積淀、摘抄好詞佳句、背誦經典名句,讓學生明白讀書可以獲得寫作的素材。首先,想方設法籌集書籍,推薦有益的課外讀物,引領學生健康、有效地進行閱讀。在農村學校現狀的基礎上,想方設法努力籌集書籍,改變農村孩子無書讀的現狀。在學校圖書室現有的基礎上,老師和學生可以把自己家的現有書籍,帶到班級和學校,進行交換閱讀。這樣做既省錢,又方便,也顯示“書非借不能讀也”的功效;也可以讓老師和學生一起湊錢,買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優秀課外讀物,放在教室的圖書角,供學生課外閱讀;還可以班級或學校的名義,利用周末到市區圖書館借閱一部分圖書,分發給學生閱讀。對一些適合青少年學生閱讀的當代作品、流行佳作,教師要及時推薦,以免學生茫然無從,不擇而食。其次,培養摘抄好詞佳句,背誦積累,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農村初中學生由于受到文化氛圍薄弱的制約,農村很少有人在閑暇之余讀書看報,有些人一有時間就走家串戶,說東道西,甚至整天坐在麻將桌上,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們很難有閱讀的習慣。鑒于此,作為農村語文教師就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如下:①保證時間和數量: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閱讀量不少于3000字;②養成閱讀時動筆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每天閱讀必定做好摘記,摘錄文中名言警句或精彩片段;③以寫促讀:每周至少寫一篇讀書感(心得或評析),每篇600字。
3.2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入境動情辭勃發
如果教師構建動態化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可采用問題、音樂、圖像、游戲等多種手段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在新奇、有趣的情境中學習寫作。如下:①借話題、聲音創設情境:話題作文,是近年出現的一種內容和形式全新的作文類型,話題式作文像開了個“作文茶館”,圍繞一個議題天南地北自由飛翔,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間。根據教學需要,可提供幾組音響材料,或讓學生去大自然傾聽,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組合方式進行思考、領悟、聯想、想象、進而發現新問題,產生新見解、新思路、新突破;②借表演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體驗寫作題材中的人物,其他學生也能直觀地目睹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和事件的經過。這種情境,能促使學生入境動情,便于打破思維定勢,培養創新思維。如習作前,老師可錄下各種聲音,然后讓學生分辨各種聲音來自哪里,有什么特點,用恰當的擬聲詞記錄下來。最后,因勢利導,這樣會促進一篇篇作文的產生。
3.3以生活為依據的多樣化的寫作訓練
在語文課程的生活化中,寫作訓練的生活化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為有效實施以生活為依據的寫作訓練,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時時捕捉生活中出現的最新信息,不斷發現生活,挖掘生活的內涵,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不平凡之處,在細節中尋到本質。其次,對生活進行客觀的記錄和理性的分析。就是要通過寫作將關注生活的所得記錄下來,按照事情本來的面貌進行記錄,當然客觀記錄也必須有選擇和概括,以便以最精簡的筆墨記錄最豐富的內容,理性地分析是要對記錄的生活現象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使關注和提煉的生活內容直接用于寫作。再次,寫作訓練的多樣化。寫作訓練的多樣化是與寫作的生活化密切相關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生所熟悉的任何生活內容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訓練的內容,而不同內容又必須有與其相對應的形式相一致,因此訓練的多樣化同樣是以生活為依據的。寫作訓練的多樣化,既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途徑。多樣化的訓練改變了訓練的單一形式,使訓練更為豐富,在不斷更換訓練形式中,學生會不斷產生新鮮感,學生的興趣自然會被調動起來。
總之,新課程語文學習要求教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學到知識,又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技能,同時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得到情感體驗。讓學生感悟語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牛觀和價值觀.伸語文學習真正體現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秦訓剛,蔣紅森.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朱紹禹.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