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發松
隋煬帝對南方人文成就的高度評價,對南方文學的企羨和仿習,與關隴集團領袖人物如宇文泰、蘇綽乃至其父隋文帝的態度極為不同。隋煬帝的南方文化情結最集中地體現在他對江都的特殊情感上,不妨徑稱為“江都情結”。煬帝繼位初發動的營建東都、開鑿運河、游幸江都等大型系列工程,誠然有著深刻的地緣政治、經濟地理以及文化戰略背景,但也與煬帝的江都情結有著直接而密切的關聯。唯其如此,這些工程的合理性及其對后世的積極影響,也往往被忽視。煬帝選擇江都作為葬身之地,即因江都是其事業發跡之所,精神故鄉所在,文化情感所系,在某種意義上他是為江都情結而殉身。隋煬帝與唐太宗在諸多方面,包括南方文學好尚上,極其相似,但在如何處理個人的文化興趣與治國理政的關系上,二人表現迥異。它從一個側面透露了有諸多相似之處的唐太宗和隋煬帝,在政治成就和歷史評價上何以如此迥異,而歷史也昭示,沒有隋朝的暴君煬帝作反面教員,就不會有唐代的明君太宗。
(摘編自《文史哲》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