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飄》產生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廣受人們的喜愛與關注,小說中的主人公斯嘉麗堅強和勇敢的性格被讀者稱道。因為受到了時代以及家庭的雙重影響,斯嘉麗在社會環境極具變化當中逐漸地從叛逆少女轉變為資產階級新時代女性的杰出代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過程中,斯嘉麗身上所體現出的進取精神以及生存意識對于新時代的女性有著一定的啟示意義。本文系統論述了斯嘉麗女權主義形象的覺醒與體現,并探究了斯嘉麗女權主義意識對于現代女性的重要啟示。
關鍵詞:女權主義;斯嘉麗;《飄》
作者簡介:李薌苓(1976.6-),女,河南駐馬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6--02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西方掀起了女權主義運動,為女性正確政治、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的權益。在這個階段,女性文學創作也開始進入了黃金階段,很多優秀的女性作品與作家大量涌現。《飄》正是在這種潮流中產生的,一經發行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飄》中描述了戰爭中人們生活艱辛,描述了人們如何克服困難,重建家園。《飄》以南北戰爭為背景,主人公斯嘉麗是一個精明能干、頭腦靈活的女性形象。斯嘉麗這一形象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南方淑女形象,在“艱難與狂暴”時代中不畏艱險,謀求生存,最終成為了生活強者。本文以斯嘉麗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探究女權主義的發展。
一、斯嘉麗女權主義形象分析
(一)斯嘉麗女權主義意識的覺醒
斯嘉麗性格多變,不同性格之間有著鮮明的區別,非常的真實。正是由于這些特質本身存在對立的關系,使得她身上可以體現出獨特的氣質。故事發生于南北戰爭時期,隨著南方家族的日益衰敗以及戰后重建工作的開展,斯嘉麗摒棄了南方淑女形象,不顧一起地追求愛,敢愛敢恨。為了生活,她不顧貴族消解的風度,勇于承擔了照顧家人的重任。面對困難,她從來沒有選擇過逃避和退縮,而是為了她腳下的土地而奮不顧身。她執著于自己的愛情,蔑視所謂的傳統,從來不循規蹈矩,向傳統的婚姻觀念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她堅持自身對于婚姻的自主選擇權,沖破家人的阻撓,無視輿論壓力,追求自身的幸福。斯嘉麗擺脫了傳統習俗對于女性婚姻角色的定性,勇敢的反抗傳統力量,追求解放與獨立,體現出了女權主義精神的覺醒。
婚后,斯嘉麗并沒有像其他女性那樣相夫教子,反而做起木材生意,追求屬于自己的事業。她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同時也經歷了自主奮斗與創業,逐漸成長為成熟而又性格多變的女性。她在嫁給瑞德以后,盡管心里依然放不下艾希禮,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地愛上了瑞德,盡管她自己沒有意識到。直到最后她才發現,其實最愛的人是那個長期陪在自己身邊的瑞德,但是為時已晚。即便如此,斯嘉麗也沒有沉淪,這也從一定層面上體現出了斯嘉麗性格的完整性。不管是在精神層面,亦或是在物質層面,她都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了極值,使用自己所能夠獲取的資源,堅持自身獨立地位。
(二)斯嘉麗女權主義意識的體現
除了對社會關系進行批判以外,很多女權主義支持者同時也致力于對性別不平等問題產生的根源進行分析,推動婦女利益、權利以及議題,總而言之是實現全人類的男女平等。這和斯嘉麗本身的女性意識相符。在《飄》當中,斯嘉麗本來是在南方種植園中長大的,受到了相關文化的烘托,被認為是南方的淑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人生觀以及世界觀都是在舊的傳統文化下產生的。可是當斯嘉麗面對資產階級以及南北戰爭沖擊的時候,在塔拉莊園受到襲擊的時候,卻體現出了和其他淑女所不同的對抗姿態,在困境當中,他勇敢的進行抗爭,這種抗爭而又獨立的精神不單單超越了自我,同時也超越了舊社會中對于女性特有的定位,其表現出了相對較強的自我認知,體現出了女性特有的魅力與勇氣。總體來說,其女權主義意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傳統觀念的反抗。小說所描寫的南北戰爭時期,女性被看做是布娃娃,無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由于自身嬌弱,這就產生了惡性循環。人們在斯嘉麗的耳中不斷的灌輸女性智慧,人們要求她具備女性的美德,如何保持容貌、如何保持美麗,如何做才能夠更加的端莊,這導致了他喪失了傳統女性氣質,逐漸淪為布娃娃。可是,斯嘉麗表現出了對于這種傳統觀念的抗爭,在黑人媽媽題型她要保持淑女形象,在公眾面前少吃東西的時候,她表現出了滿不在乎。她更加不顧傳統禮教約束,向艾希禮表達愛意,大膽的表白,袒露感情。她同時也有別于其他的女性,對衡量女性的標準進行無情的踐踏。她充滿了好奇心,同時也具有開拓精神,其獨特的特征也成為了女性主義重要代表。
其次,對男權主義的抗爭。斯嘉麗不僅不溫柔,同時也不夠善良,她不屈從和諂媚任何人。因此,對于傳統觀念而言,她既不是好妻子,也不是一個好母親。總而言之,她并非是理想意義上的家庭主婦。在那個年代,順從、忘我才是家庭主婦應該遵循的品質,斯嘉麗不應該以獲得他人的認可為別人服務,她應該保持無私奉獻的品質。她需要保證丈夫工作回家以后,能夠找到慰藉。但是斯嘉麗始終想要徹底擺脫家庭束縛,取代丈夫的角色,不斷地創業,她愈發的冷酷,為了可以賣出更多的木材,她在北佬提包客的面前會裝的妖嬈嫵媚、楚楚動人,然后采用打折處理的價格出售木材,還雇傭了犯人勞動。她做生意的無畏膽識以及種種的手段絕不比任何人遜色,他不愿意受到男性世界的支配,追求冒險與獨立,同時具備極強的事業心。
二、斯嘉麗形象對現代女性啟示
《飄》中所描繪的斯嘉麗形象盡管存在人性弱點,可是她應對困難使用的果敢、勇氣和自強自立精神對讀者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從她身上所影射出的獨立人格與進取精神對于現代女性依然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以及借鑒作用。斯嘉麗身上品格、人格及其用自身的力量掌握命運的態度,使得讀者能夠看到典型女性形象的人格魅力。
當前,社會競爭異常激烈,人們所承受的壓力也不斷加大。社會環境的變動會導致人們在工作與生活中會面臨很多的困難。對于現代女性來說,他們當生活遇到不如意或者是坎坷的時候,因為自身抗壓能力較弱,通常會喪失繼續生活的勇氣,心里感到迷惘。斯嘉麗當處于殘酷戰爭的時候,即便是生活再困苦,她也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絲毫沒有退縮,而是利用抗爭精神面對生活的障礙以及困難,并且努力憑借著自身的力量掌握命運。斯嘉麗身上散發出來的競爭觀念、生存意識和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對于現代女性有著一定的激勵作用,同時也是現代女性勇敢面對生活坎坷與困難的精神財富。
作者使用寫實的筆調塑造了處于動蕩環境當中的經典女性形象。作為典型美國精神的代表,在動蕩社會中,積極進取、勇敢堅毅等品質對于現代女性也會產生啟發作用,為現代女性提供了借鑒以及學習的榜樣。作者通過對斯嘉麗崇拜金錢、執著于愛情的描寫,體現出了實現自身夢想、努力奮斗的價值理念。此外,斯嘉麗同樣也是生活當中的強者,她可以利用樂觀、積極的態度迎接生活挑戰,解決生活困境,體現資產階級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
三、結語
當前,婦女們的女權意識逐漸的覺醒,女性角色不再成為父系社會當中的受害者。在一定意義上,現代女性更加的開明,他們在情感以及婚姻生活當中更加的活躍,追求尊重、平等,并且有著獨立空間。除此之外,現代女性有著自己的愛情,能夠在復雜的世界當中捍衛精神領地。當今女性逐漸的撐起了半邊天,是命運的主宰。從《飄》主人公斯嘉麗的形象上,現代女性能夠獲得啟發,女性意識也要逐漸發展,而不是一味地停滯不前。
參考文獻:
[1]程珊.逆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探析——以《唐頓莊園》中的瑪麗和《亂世佳人》中的斯嘉麗為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7,26(01):117-120.
[2]宋昕.原型批評和女性理論視閾下《飄》中斯嘉麗的女神、女巫和女性意象[J].語文建設,2016(27):63-64.
[3]王玲玲.從浪漫到現實的蛻變——小說《飄》中女主人公性格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2):3-4.
[4]徐冰冰.當我和世界不一樣——淺析斯嘉麗的自我認知過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9):74.
[5]李素芬.從生態女性主義角度分析《飄》中女主人公斯嘉麗的命運[J].名作欣賞,2013(27):49-50.
[6]徐彥.從生態女性主義視角淺析《飄》中斯嘉麗形象的塑造[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04):104-107.
[7]韓陽.小說《飄》中主人公斯嘉麗的反叛精神解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