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宇恒
摘 要:歐亨利是美國短篇小說之父,與法國莫泊桑、俄羅斯契訶夫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歐亨利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篇長篇小說,常用幽默手法、反襯手法和夸張手法描寫情節,并獨創了歐亨利式的結尾,本文將從這四個方面分析歐亨利小說的創作手法。
關鍵詞:歐亨利;短篇小說;幽默;結尾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6--01
引言:
歐亨利的人生經歷十分豐富,年輕時做過藥房學徒、新聞記者、會計員等等,在銀行出納時因為意外情況開始流亡生活,后來在探望病重妻子時被抓捕。歐亨利將自己的人生閱歷融入了他的短篇小說中,因此她短篇小說主要描寫生活在社會底層人物不幸的遭遇和簡單快樂的生活,呈現給讀者真實的感人的畫面,這也是歐亨利小說吸引讀者的原因之一。
1、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歐亨利創作小說的手法,在微笑的背后透露著心酸的淚水,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是《警察與贊美詩》。乍看這篇小說的標題,以為是作者要贊美警察,實際上,在這篇小說里警察的形象是負面的,歐亨利的黑色幽默首先體現在小說的標題上。從小說的內容來看,小說的主人公蘇貝是一個流浪漢,他費盡心機想進入監獄,因此他故意觸犯法律想入獄,前六次的結果都未能如他所愿,當他在聽到贊美詩優美的音樂后,改變了現在的想法,想要重新生活,警察卻以搶劫教堂為由將蘇貝抓入監獄服刑三個月。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主人公作為一個正常人,想進入監獄這件事情本身就是荒謬的,他六次觸犯法律卻都沒能達成愿望,當他想要重新開始生活時卻毫無緣由的被抓進了監獄,這里額情節設置也是荒謬的。歐亨利采用的黑色幽默手法,巧妙的構思故事情節,蘇貝的入獄與前幾次故意觸犯法律行為形成鮮明的對比,揭露了美國黑暗的社會背景,表達了對底層人民的同情。
2、反襯手法
反襯手法也是歐亨利創作小說的主要手法,這一手法在短篇小說《二十年后》表現得尤其突出?!抖旰蟆访鑼憙蓚€美國青年鮑勃和吉米,他們情同兄弟,成年前兩人在紐約的小餐廳見面,相互向對方描述了自己的理想,并相約二年后在老地方相見,此后,鮑勃去了西部冒險,吉米留在紐約發展,兩人一刻也未曾忘記過這個約定。到了約定的日期,鮑勃成了警察通緝的對象,此時作為警察的吉米,收到了逮捕“狡猾的鮑勃”的任務。鮑勃和吉米兩人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成長,鮑勃重情重義,不甘平凡,想去西部開創自己的事業,吉米冷靜睿智,認為紐約是世界上唯一的好地方。當兩人在約定的地方碰面時,鮑勃依然篤信他們之間的友誼,而吉米卻把這次會面當成了緝拿罪犯的機會。這種反諷式的情節描寫出了小說中人物生活的不易,并通過警察與罪犯、善良與罪惡這兩組強烈的對比突出主題,對處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美國的批判之情。
3、夸張手法
歐亨利是善用夸張手法的大師,他的夸張手法不僅體現在細節的描寫上,還體現在故事情節的設置上和人物的形象上。比如《警察與贊美詩》中的主人公蘇貝,蘇貝是一個流浪漢,他將監獄形容成“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堂”,他故意觸犯法律想要進入監獄,目的只是在監獄里他可以度過這個難熬的寒冬,因此他吃霸王餐、偷竊雨傘等,這些舉動都是想引起警察的注意,但是警察卻對此視而不見,后來蘇貝去調戲婦女,沒想到這個婦女既然是妓女,并且還心甘情愿跟著他。后來蘇貝想重新開始生活,卻被警察以無須有的罪名抓進監獄。流浪漢蘇北的行為和小說的情節非常夸張,但是讀者仔細一想卻又符合邏輯和現實生活,歐亨利在小說中運用的夸張手法令人信服,耐人尋味。
4、歐亨利式結尾
讀者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形容歐亨利小說的結尾。在《警察與贊美詩》中,流浪漢蘇貝在聽到贊美詩后想重新開始人生,卻被警察以不存在的罪名抓進監獄,這種結局也是讀者未意料到的,但是故事卻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在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中,德拉和吉米是一對貧窮的夫妻,妻子德拉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她有著瀑布般的秀發,丈夫吉米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薪資只能維持兩人的基本生活,他又一支祖傳的金表。圣誕節前他們都想為對方準備禮物,于是各自賣掉了自己珍貴的東西,德拉將自己的秀發賣掉,買了一條白金的表鏈,而吉米將自己的金表賣掉,買了一套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梳子,兩人都舍棄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為對方準備的禮物卻失去了實際的意義,這種出人意料的結果超越了讀者的想象。盡管歐亨利的小說結局出人意料,卻包含了濃濃的人文關懷,德拉與吉米雖然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生活極其艱苦,但是他們依然能舍棄自身珍貴的東西,愿意為對方付出,兩人的善良和對愛情的忠貞令人動容,表達了歐亨利對他們兩人的贊美,同時借兩人的生活背景表達他對底層人民的同情,揭露了當時美國社會的黑暗。
5、小結
歐亨利的每一篇小說都有豐富的文化背景的思想內涵,在描寫底層的小人物時運用了黑色幽默、反襯和夸張的手法,出乎意料的結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實際上這些表現手法在小說創作中并不少見,但是這些手法在歐亨利的小說中非常自然,沒有刻意鋪墊、伏筆,因此每到了令人之外的情節時,讀者會詫異,仔細思考以后,有認為這是情理之中的。因此歐亨利的小說受到讀者的喜歡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善用這些表現手法,還因為他的小說給人無盡的想象。
參考文獻:
[1]韓芳. 論反襯手法在歐·亨利短篇小說中的運用[J]. 作家, 2013(12):147-148.
[2]林靜. 《警察與贊美詩》中幽默手法的使用[J]. 語文建設, 2013(10z):49-50.
[3]張昕. 論歐·亨利短篇小說藝術構思[J].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4):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