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峰
摘要:我國幅員遼闊,礦產資源豐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工業大國,而這和我國豐富的礦產資源存儲以及高效率的礦產資源開采是分不開的。但在我國礦山地質開采中還存在著一些技術難題以及安全隱患,這嚴重影響探礦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國目前探礦工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問題,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改善措施。
關鍵詞:礦山工程;探礦風險;安全隱患;改善措施
引言:
礦產資源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后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對于礦產資源進行了有效和長足的開發,使得在21世紀我國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礦產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對我國的建設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我國近年來對于礦山的開采量與日俱增,但是開礦的技術水平卻良莠不齊。對于一些開礦技術水準較低的開礦企業,在缺乏政府監督的情況下其必然會出現一些安全隱患,例如礦場開采位置不佳、工程布局不合理、探礦手法不恰當以及安全監管不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危害著礦產開采人員的生命安全。
一、我國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
我國目前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探礦技術水平不高、探礦地點選擇不佳、安全意識較低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一)探礦技術水平不高
我國目前的礦山地質探礦工程的探礦技術水平相對于國外發達國家來說較低。我國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是由于改革開放較晚,使得我國探礦工程起步較晚,因此相比于國外發達國家,我國探礦的平均技術水平較低。改革開放后我國探礦工程技術水平發展迅速,但同時由于一些小礦產公司的存在,使得我國的礦產資源并非全都處在政府的管控之中。一部分小礦產公司沒有國家技術人才的專業技術支持,在探礦過程中存在很多技術上的錯誤。舉例來說,相關私人礦產公司在沒有對礦山進行全方位勘探之前,僅僅根據自己以往的探礦經驗就開始探礦,這對于探礦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是有極大危害的,因為在不明確了解礦上地質結構的情況下,探礦有很大可能性造成礦洞坍塌以及地下河淹沒礦洞等自然風險。
(二)探礦地點選擇不佳
我國目前的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著一些探礦地址選取不恰當的問題。在進行系統的探礦行動之前,首先需要對礦山結構以及周圍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進行詳細的勘探。而我國一部分私人礦產公司急于求利,在礦山探礦地點的選擇上沒有經過系統的分析就開始探礦,這會引發諸多問題。在礦山結構未勘探清楚時開礦可能會導致探礦困難、探礦進度慢等,嚴重的會導致礦洞安全性不足,危害施工人員生命安全。在礦山周邊自然環境未勘探清楚時開礦可能會危害礦山周遭生態環境,嚴重的會導致礦山區生態系統失衡。而在沒有勘探清楚礦山區人文環境的情況下開礦,其開礦行為有可能會影響到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嚴重的會遭到居民聯合抵制以及舉報等,最終導致探礦無法進行。
(三)安全意識較低
我國目前的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著一些安全意識較低的問題。安全意識是所有施工過程中都被擺在首要位置的問題,但是對于大多數私有企業,安全意識卻常常被忽略。礦山地質探礦工程相比于普通的施工建設工程,其因為礦洞的復雜性以及不可預知性,施工人員需要承受比普通建設工程更多的安全風險。但是,對于一些私有礦產公司,其招募的施工人員的文化水平均不高,安全意識也相對較差,同時也因為私有礦產公司急于求利的特點,其對施工人員的安全保護也做得不夠到位,這就導致在此類礦產公司在探礦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安全事故。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國目前的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著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我國地大物博,探礦企業分為國有大型探礦企業以及私人小型探礦企業等。對于一些私人小型的探礦企業,由于其數量多且分布廣,政府很難對其進行系統的管理,從而使得這些小型探礦企業的管理制度很不完善,在探礦過程中很多行為也都沒有具體的管理制度去維護,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在探礦過程中事故的發生率。
二、我國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相關問題的解決措施
針對于以上各種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改善措施。
(一)提高探礦技術水平
對于我國目前很多探礦企業技術水平較低的問題,政府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培養技術人才,并購買國外先進設備和引進國外開礦生產技術等。同時也應當在探礦領域加大國內外技術交流,通過這種方式提高我國探礦企業相關技術人才的技術水準。隨著我國探礦企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其探礦安全性就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技術支持,從而促進我國總體的探礦工程安全性提高。
(二)全面勘察并仔細選址
在礦山地質探礦工程開始前應當全面勘察礦山周邊的礦山結構、自然環境以及人文環境。全面勘測礦山結構可以了解礦山地質分層的具體情況,使得施工人員在探礦過程中能夠避免不穩定的礦層,減少安全隱患,保證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全面勘測礦山周邊自然環境可以選擇對自然環境影響最小的探礦地址,使得探礦企業在高效開采礦產資源的同時盡可能不危害礦山地區的生態環境。在探礦之前與周邊居民進行友好協商可以保證探礦企業在探礦過程中不干擾周邊居民生活生產,同時也能帶動礦山地區人民的經濟水平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人民經濟發展的速度。
(三)加強安全意識培養
在探礦開始前應當對施工人員進行系統的安全培訓,除了貫徹必要的安全行為之外,還應當培訓給施工人員一些必要的醫療知識以便施工人員應對一些突發情況。同時一些私有探礦企業應當轉變心態,為施工人員提供一些安全護具以保證其在探礦過程中的生命安全。在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以及其施工設備的安全保障性之后,探礦過程中的事故發生率就會無限趨近于零。
三、結束語
政府應當加強對中小型探礦企業的監督力度。規定每個探礦企業在探礦開始之前提交相應的探礦資質以及礦山勘探數據,同時為了維護探礦施工人員的利益以及保障其生命安全,政府應當出臺更為完善的探礦管理措施以規定施工人員在探礦過程中的探礦行動。隨著政府監督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探礦管理措施的不斷完善,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就能得到更為完善的保護。
參考文獻
[1] 劉華龍.探礦工程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西部資源,2018(03)
[2] 龍剛.礦山地質探礦工程安全管理措施[J].世界有色金屬,2017(10)
[3] 孫偉巖.礦山地質探礦工程技術的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7(17)
[4] 許雪峰.礦山地質探礦工程安全問題解決措施[J].低碳世界,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