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雁如
摘要:通過對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歷程回顧和現狀分析,以古鑒今,立足于新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取得的新進展和新成效,重點分析當前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頂層設計,以確保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高效推進、有效完善的進行,明確制度治黨作為政黨治理的關鍵,這對于引領我國國家治理及治理體現的現代化都有著十分深遠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理論意義;現實意義
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當代價值,即其歷史貢獻與經驗啟示研究學者陳志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紀律建設的歷史實踐與經驗啟示》中指出,革命年代中共看重紀律意識的培育,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貫穿于我黨、我軍紀律意識培育的全過程。中國工農紅軍是由無產階級政黨組建的軍隊,與其他軍隊有著不同的使命,肩負著消滅敵人,打土豪籌款子,密切聯系群眾等任務。
文章采用文獻分析法,閱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著作、以及其他學者有關著作,并運用互聯網搜集相關資料、論文,了解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分析、歸納出本課題的理論框架。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內容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黨內法規整體上呈現出極其鮮明的革命黨的特征,并且當時主要是由國民黨掌握國家政權,中國共產黨其實無法通過現有的法律體系來實現黨內法規的合法性。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作為一種特殊的歷史產物其內容主要包括黨章性法規、黨的組織性法規、黨的紀律法規以及黨員干部性法規等。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處于起步探索時期,在這一時期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發展呈現出與國家法律銜接機制不足、即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之間邊界模糊化,法規競合處理不協調;缺乏對于程序問題的重視、缺少制定黨內法規制度經驗和整體進程滯后的問題。盡管存在著種種的不足,但是黨內法規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就一直在不斷完善和進步。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歷史貢獻與經驗啟示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我國、我黨發展中重要的一個時期,從共產黨的誕生到發展與擴大,無不體現著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同樣對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今天進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時間也有著深刻的實踐意義。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歷史貢獻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對于今天起著不可比擬的作用。所以要分析在這一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歷史貢獻來探尋背后的實質。黨內法規的制定為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供制度保障,也是毛澤東法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1)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馬克思主義政黨與其他政黨最大的區別也在于此。想要完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最關鍵的還是一句話,只要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社會公平正義、最大限度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制度,一定就是最好的制度。我們應該積極探索、認真推進、努力制定一些好的黨內法規制度,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來幫助我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實現。
(2)是毛澤東法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官僚主義在中國具有很深的歷史,貪污腐敗問題始終貫穿于我們的歷史中,使得毛澤東法治思想也應運而生。我黨在毛澤東法治思想的指導下先后頒布了《中央節約委員會關于處理貪污、浪費、及官僚主義錯誤的若干規定》,《中央節約委員會關于追繳貪污分子贓款贓物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這三個法律文件,這些法律文件對如何處理貪污分子都做出了詳細而又明確地規定。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經驗啟示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歷史實踐對于當前從嚴治黨有著深刻的借鑒作用,為我黨的發展提供著寶貴的經驗。
(1)增加系統協調性。為了實現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之間全面協調,應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方面綜合構建增加其系統的協調性。宏觀層面上,加強國家法對黨內法規的指導作用,實現黨內法規與國家法之間的體系化建設。中觀層面上,實現國家法與黨內法規之間的基本制度的相互銜接。微觀層面上,實現國家法律與黨內法規在執法過程中的聯系和銜接并建立沖突解決機制。
(2)實現法規體系化。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過程就是針對不同時期黨的建設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制定、修訂和完善黨內法規制度的過程。中共十四大以后,黨注意到要從體系化的高度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如在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方面,江澤民強調要做到“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中共十六大之后,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強調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指出要:“構建內容協調、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更加注重完善黨內法規制度,總共制定和修訂了80部黨內法規制度。
(3)創新黨內法規制度。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過程中,制度是基礎,“失去了制度規范,執政黨的組織整合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連組織自身的穩定性都難以保證。”自十八大以來,我黨開始高度重視對巡視制度的創新發展,也慢慢在摸索出了經驗和啟示,要想增加法律體系的協調性,就要避免法律與黨內法規之間產生沖突,這也同樣需要黨內法規體系逐漸完善,提升其自身的操作性,要做到寬嚴相濟,要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為落腳點,以創新黨內法規制度為根本點。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寧全集(第22;&)[M].北京二人民出版社,1958.
[3]毛澤東選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澤東文集(第1-8卷)[M].北京二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