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菲菲 宋璐形
摘要:為了解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現狀與培育需求,本研究對杭州市某高教園區6所高校在校大學生開展網絡安全問卷調查。通過對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缺乏的現狀分析,本研究從政府、高校、大學生三個方面提出了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培育的對策和建議,以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和教育工作。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培育
據我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6月,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達到8.0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7.7%;中國網民中學生人數最多,占24.8%,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然而當網絡安全產業快速發展時,各種網絡安全問題變得愈加復雜。據統計,2017年通過自主捕獲和廠商交換,移動互聯網上的惡意程序數量為253萬,同比增長23.4%,其中數據泄露事件數量較近幾年來有增無減,且泄露的數據總量創歷史新高。大數據時代大學生的個人信息安全面臨著諸多挑戰,網絡數據泄露嚴重影響大學生的信息安全權益甚至威脅到大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讓大學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因此,在網絡環境下,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培育尤為迫切。
以往有研究表明,大學生網絡信息保護意識的缺乏與網絡環境及高校因素有關。大學生是網絡使用中最大的主體,也是網絡受害的高風險群體。因此,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分析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缺乏的現狀,了解大學生網絡安全培育的需求,為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培育工作提供參考。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一)調查對象及基本情況
研究對象是杭州某高教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茖W校、職業院校等6所高校在校大學生,輸入數據分析收集來的問卷,共發放5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85份。從基本情況來看,調查樣本男女比例約為2:3,其中男性占比40.6%;通過線上線下以問卷的形式向高教園區6所學校隨機發放,調查對象分別為38名大一學生,97名大二學生,272名大三學生,30名大四學生和48名大五學生及以上。由于線上調查對象相對比較集中,本次調查的大三學生所占比例較大,具有一定的樣本誤差。
(二)方法
調查于2017年10月一12月,采用調查小組成員實地發放填寫問卷,以及線上通過問卷星發送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調查問卷包括被調查大學生個人基本情況、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現狀、網絡安全意識培育需求以及網絡信息泄漏情況4個方面,整理匯總有效收回的問卷,統計分析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錄人數據并分析,統計檢驗的顯著性水平取0.05。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現狀
調查表明,多數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安全知識停留在大概了解的階段,仍有部分大學生表現出絲毫不了解網絡信息安全,反映出高校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較弱。
(1)大多數被調查大學生客觀評價了自己對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的了解程度,認為自己對網絡信息的安全知識“非常了解”或“了解”的被調查大學生分別占9.1%和19.6%,有16:8%的調查對象選擇了“不知道”,另有54.5%的調查對象選擇了“大概了解”。在網絡背景下,多數大學生自認為對網絡信息的安全知識有較好的理解,但一些大學生仍然不了解網絡安全知識。它反映了大學生對網絡信息安全缺乏認識,因而有必要大力宣傳網絡信息安全的知識內容,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
(2)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研究性別與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的相關性。結果表明,性別與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的相關系數為0.187,顯著水平為0.05。說明性別與網絡信息安全知識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因此,高??舍槍Υ髮W生的心理特點,側重于女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培育工作,提高女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
(二)大學生網絡信息泄露情況
調查發現,網絡背景下,有不少大學生曾經歷過個人信息泄漏事件,僅有少數大學生選擇法律維權,多數大學生選擇不采取任何措施。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大學生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明顯存在不足,應加大措施保障大學生個人信息安全。
(1)根據調查結果,大學生個人信息被泄露或被嚴重泄露過的占一半以上,而近90%的人在個人信息被泄露后不會選擇維權。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薄弱,當個人信息遭到泄露后缺乏維權意識。
(2)為深入了解大學生網絡信息泄露情況,調查進一步研究其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徑。以辦理/注冊購物會員卡、網絡購物、下載app并填寫個人資料、使用公共Wifi這四項大學生中較常見的網絡行為作為選項,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可多選來選擇較容易導致網絡信息泄露的途徑。有68.5%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網絡購物容易導致個人信息泄露,選擇使用公共Wifi作為容易導致網絡信息泄露的人數超過5成,而有79.8%的大學生認為下載app并填寫個人資料注冊容易導致個人信息的泄露。
(3)利用卡方檢驗(交叉分析)去研究不同年級對于辦理/注冊購物會員卡,網上購物,下載叩p并填寫個人資料注冊,使用公共Wifi共4項的差異關系,表明不同年級樣本對于辦理/注冊購物會員卡,下載app并填寫個人資料注冊,使用公共Wifi這3項不會表現出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年級樣本對于網絡購物這1項呈現顯著性差異。通過分析可知不同年級對于掃商家二維碼以換取禮物呈現出水平的顯著性(Chi=9.98,P=0,04<0,05)大五及以上的大學生未選擇網絡購物的比例為72.73%,會明顯高于平均水平31.47%。大一學生選擇網絡購物作為信息泄漏主要途徑的比例78.57%,會明顯高于平均水平68.53%。因此,高??舍槍Υ髮W生的網絡購物,需要更注重大一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培育,增強大一學生網絡購物的安全防范意識。
三、對策與建議
針對當代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缺失的現狀,為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培育,筆者提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建議:
(一)政府方面
政府應建立有利于大學生網絡安全的社會環境,為大學生營造安全純凈的網絡環境。首先,政府要切實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建設,促進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培育。明確規定大學生網絡安全的相關內容,制定和頒布適用于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法律相關規定,增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其次,政府應利用社會的輿論監督,借助媒體大力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在網站上公布網絡犯罪的典型案例,通過媒體的傳播增強大學生對網絡犯罪的認識,提高大學生在日常網絡行為中的警惕與防范。最后,政府應積極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活動,維護和實現網絡信息安全。加強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堅持正確的網絡思政教育方向,提升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
(二)高校方面
高校應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網絡信息安全觀。首先,高校應提高校園網絡安全的管理工作,建立網絡安全教育制度。加強建設高校網絡安全意識培育的教師隊伍,充分認識到師資隊伍在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培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應建設一支強大政治,有良好工作作風的網絡安全教育教師團隊。二是高校應開展多樣化網絡安全課程及講座,豐富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培育內容。用情景式教學的授課方式,增強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提高對網絡行為的防范警惕意識。三是高校應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定期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心理素質在某些方面較為脆弱,而高校應當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及時疏導學生心理問題,并幫助大學生合理使用網絡。
(三)大學生方面
大學生應主動學習網絡安全知識,自覺提升網絡安全素養。首先,大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參與網絡安全教育活動,提高網絡信息的識別能力。當大學生使用社交網絡時,應首先徹底檢查該網站的相關信息,并積極了解其收集個人信息的目的和用途,便于正確判斷該網站的可信度。其次,大學生應積極學習網絡安全教育課程,提高自身網絡風險防范意識。主動學習與網絡安全相關的理論知識,培養對網絡規范化應用的興趣,構建網絡安全合理化體系。最后,大學生應努力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有研究發現,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并且由于網絡環境的影響,一些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發生負面變化。
四、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13年8月19日講話中就提出,“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合理應用,充分發揮網絡優勢不斷提升宣傳思想工作。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培育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化工程,需要跟隨新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地開展培育工作,普及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加快推進工作進程。在這項系統化工程中,大學生應堅定理想信念,全面提高自身網絡安全保護意識,高校需要關注多種因素,聯合政府共同努力,合力推動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培育的實施與成效。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2018-8-20.
[2]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綜述[EB/OL].https://www.sohu.com/a/229920921_288520,2018-04-28.
[3]陳婭鋒,王遠,張蕾蕾等.大數據時代大學生個人信息安全意識及保護的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27):34-35.
[4]吳凱麗.當代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存在問題的原因探析[J].教育時空,016(22):157-159.
[5]張藝璇,張春柳,周建芳.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研究—以江蘇省南京市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7(15):62-64.
[6]劉曉霞.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思考[J].江南論壇,2017(10):49-50.
[7]周深,王璐.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知識經濟2018(15):153.155.
[8]梁榕尹.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