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圣龍
摘 要:近年來,網貸平臺頻頻“爆雷”,引發社會極大反響。網貸監管新規的適時出臺、中國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逐步成熟給廣大投資者點燃了一盞明燈。但在新規實施的背景下,網貸平臺信息披露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因此,以某網貸平臺為主要研究對象,試圖厘清當前網貸平臺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投資者;網貸平臺;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F83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6-0134-02
引言
我國P2P網絡貸款平臺發展迅速,根據網貸天眼的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7月,我國累計網絡借貸平臺共6 581家。但是,2016年初網貸平臺已有5 500家;同時,大量網貸平臺“爆雷”,截至2019年已有五千多家平臺倒閉,網貸行業遭遇瓶頸已成不爭的事實。
網貸平臺大面積“爆雷”給廣大投資者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失,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等監管部門對此高度重視。2016年9月9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開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2017年,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服務平臺上線;2018年12月19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的意見》,文件指出,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并利用好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服務平臺進行集中信息披露。
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服務平臺可謂是給廣大投資者的一盞明燈。但是,信息披露問題仍然是懸在投資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主要存在兩個方面問題,一是信用披露平臺本身存在一定瑕疵,二是網貸平臺在整治工作進行時的特殊階段成為信用披露的漏網之魚,蒙蔽投資者的雙眼。本文以某網貸平臺為切入點,試圖反映網貸監管新規實施背景下,網貸平臺信息披露的問題及改進辦法。
一、網貸平臺信息披露問題——以A平臺為例
(一)A平臺簡介
A平臺于2013年上線,平臺創始人、董事長履歷光鮮,大學畢業后曾在花旗銀行投資銀行部以及資產管理公司任職,其他高管也具有深厚的金融從業經驗。官網首頁標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會員單位”。
2015年和2016年公司分別獲得知名風投和上市系集團的A、B輪融資。2018年平臺上線5周年之際累計交易額超450億元。公司同年宣布正式啟動IPO計劃,擬融資1億—1.5億美元。另外,平臺創始人出任某上市公司法人代表,疑似計劃A股上市。然而,利好宣布不到一個月,平臺即出現逾期,此后便一發不可收拾。截至2019年7月1日,平臺逾期107億,逾期三個月以上借貸金額65億元。
(二)A平臺暴露的信息披露問題
1.平臺披露自身風險事項不及時
平臺已披露2016年和2017年運營報告,包括半年報和年報。但是2018年和2019年沒有任何運營報告,也沒有對未披露的原因進行說明。大量逾期情況在“重大事項”中也沒有任何公示和說明,網傳公司被立案調查,公司也沒有進行澄清,直到今年6月中旬,和公司有一定關聯關系的某上市公司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才水落石出。
2.沒有披露同一債務人的借款次數
2018年5月至6月一個月時間內,平臺在某P2B業務中陸續上線同一借款人(債務人)的借款項目,項目總數67個,平均每個項目額度為86.36萬元,共計5 786萬元。對于為何將如此大數額的項目進行拆分沒有說明,更沒有披露這些項目背后是同一借款人。
3.債務人的實際借款用途披露不足
接上例,實際上該借款人當時面臨多項債務即將逾期的情況,多項資產面臨被凍結的風險,償付能力堪憂,大額借款疑似用于償還舊有債務,平臺未予以公示,疑似幫助該公司包裝粉飾借款用途。
4.對債務人信用評級不披露或披露不準確
平臺幾乎所有借款項目評級均為最高級別。截至2019年6月,A平臺仍有10個標的可投資,共計25 477.07元,風險評估均為最安全等級、小額優質資產。另外,對于信用等級的劃分也僅有AA、A、B、C、D五個等級,且各個等級的說明都較為模糊,和國際上專業的評級有較大差距。
5.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服務平臺
在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服務平臺不但可以查閱A平臺的運營信息,通過下載還能查閱每年度的審計報告。但是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信息專業性較強,直觀度有待加強。
二、對網貸監管新規實施工作的若干啟示
A平臺的問題并不是個案,它暴露出網貸行業存在的問題,給進一步落實執行網貸監管新規提供了若干線索和啟示。
(一)對網貸平臺信用風險評估能力嚴格把關
網絡借貸的主要風險是信用風險,隱蔽性和突發性是信用風險的特點。平臺要防范借款人通過網貸平臺“借新債還舊債”,事前風控尤為重要,監管層對于一些風險評估能力不足或對于風險不作為的網貸平臺要堅決整改。另外,對于信用等級的評定應當更加細分化。
(二)對網貸平臺信息披露的標準應當適當提高
一些網貸平臺對于信息披露不嚴格,疑似鉆監管的漏洞。一些監管沒有要求但非常重要、又不涉及商業機密的信息能不公布就不公布,諸如同一借款人的累計借款次數、累計借款額度、借款用途等跟蹤情況應當予以公示。
(三)把信息披露的程度納入網貸平臺的分類標準
新規要求對借貸機構風險摸排檢查,按照風險狀況進行分類。可將摸排檢查掌握的信息和網貸機構已披露信息進行核對,差異較大或有重大事項應公示未公示的,責令整改。
(四)加快落實網貸平臺分類工作
A平臺在如此高風險情況下仍有極少量投資者進行“理財投資”,應當加快落實平臺分類工作,讓投資者明確平臺風險。監管層可以和口碑較好、社會責任感較高的網貸情報平臺展開合作,共享數據,提升工作效率。
(五)加強建設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服務平臺
主要從兩個方面加強建設:一是加強服務平臺的直觀性;二是加強服務平臺的互動性,即除公示信息外,設置投資者互動版塊,加強公眾監督,強化信息披露。
三、給投資者的建議
信用風險是網貸投資理財的最大風險,它的隱蔽性極強,作為普通投資者是很難識別的;同時,信用風險還具有突發性、傳遞性和擴散性,一旦借款人違約給社會造成的影響的巨大的。因此,作為投資者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網貸投資不存在“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經典的投資組合理論,但是前提是投資者能確定手里的“雞蛋”都是有價值的,否則去計算組合的收益是沒有意義的,而信用風險又具有不易測定的特點。
(二)不要被網貸產品的高收益誘惑
沃倫·巴菲特認為,投資一項標的之前,應當同時了解投資的理由和不投資的理由,也就是說,既要認識風險標的給我們帶來的收益,更要了解風險。網貸產品動輒10%甚至更高的利率,是它高風險的特性所決定的。
(三)通過各種渠道認識網貸平臺的運營情況
現在了解網貸平臺的渠道很多,如水滴信用、網貸天眼和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服務平臺等,投資者在投資前要通過可靠渠道,密切關注網貸平臺的規模、經營戰略、信息披露程度、口碑等方面情況,不可輕信營銷人員或廣告的“一言堂”。
參考文獻:
[1]? 衷鳳英,杜朝運.P2B網貸平臺中的信息不對稱風險研究[J].會計之友,2019,(11):22-26.
[2]? 祁讓坤,馮兵兵.英雄須問出處?網絡借貸市場中的信息披露質量與身份歧視[J].經濟管理,2018,40(11):174-190.
[3]? 陳倫.P2P網貸投資人的投資行為——基于信息不對稱與投資心理視角[J].經濟研究導刊,2018,(21):88,96.
[4]? 高秀屏,趙迎東,汪宇瀚.企業信用管理[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