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東欽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作文是進行語文學習和語言表達能力形成的一個重要環節,作文教學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的基本素質之一, 對于學生自我表達能力和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集中地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上作文課時,許多老師都倍感苦惱。因為現在不少學生害怕寫作文,提起寫作文,一些小學生往往唉聲嘆氣,視作文為畏途,不會寫,不愛寫,就像是“老鼠見了貓”;還有不少學生對作文“敬而遠之”。學生長此下去,不僅影響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約了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小學作文的教學實踐證明,要使學生愛寫作文,寫好作文,首先必須要求他們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而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培養產生的。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包括作文心理)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創造著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然而在作文教學中,有的教師卻只注重作文技能的訓練與指導,忽視創設和優化小學生作文的心理環境,以至出現學生越寫越怕、越寫越厭的現象。因此,我認為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作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質量,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愉快的心理環境。
一、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學
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興趣是一種最大的力量”。是的,學生如果對作文產生興趣,他們就會腳踏實地,孜孜以求。要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就必須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教學,豐富作文訓練形式,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二、在作文指導評改中,注意建立起情感融洽、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作為整個語文教學(包括作文教學)重要紐帶的情感,在促進兒童的學習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注意用尊重、平等、愛護等情感去感染學生,以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學生,建立起一種情感交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滿足學生作文的心理需要,帶著寬容態度激勵他,從而激發學生內部的寫作動機和興趣,調動他們作文的積極性。教師要能親自“下水”,教學相長。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多寫些“下水”作文,要求學生怎么寫教師就怎么寫,注意和學生建立起一種同思考,共同寫作的情感關系,感染和帶動學生寫作的熱情。教師是作文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調節者,學生的作文情緒會因教師的調節得當而自然高漲,教師保持良好的指導講評態度和情緒是給予學生良好作文情感心理的開端。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氛圍下,能產生濃厚的作文興趣以及靈活敏捷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寫作文,寫出的文章一般都能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在作文評改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應一視同仁、公平相待,不能有任何偏心,評語要切合實際,評分要客觀公正。評語看似簡單,卻馬虎不得。評語是教師和學生心靈溝通,感情交流的過程,應表達真知灼見,而且要情真意切。因文而異,有的放矢。自然千姿百態,社會豐富多彩。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個性有差異,作文也各有特色,水平也會參差不齊。批改時就要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從學生實際出發,對不同對象,應從不同角度不同尺度寫不同評語。學生不善敏銳感受生活,文章內容貧乏,就啟發他觀察和開拓寫作源泉;學生知識面窄,就要求他多讀書看報,積累、豐富知識,提高素養;學生構思,表達基礎差,則應降低要求,指導他寫好一件事,寫清一段話,打好作文基礎。對較差學生,則要不拘一格,雪中送炭。這樣,避免同一指揮棒下眾口一聲,千篇一律的弊病。寫評語,要力求準確中肯,有針對性、啟發性和指導性;評分宜用彈性評分原則,對作文基礎好的用橫向比較評分,鼓勵競爭;對作文基礎差的則用縱向評分,與其前次作文比,比出進步、樹立信心。不打不及格的作文分。多鼓勵,少批評。學生的習作,是逐步練習提高的,理應多看優點,多鼓勵。哪怕有點滴進步,教師也應倍加愛護,分享喜悅。
三、作文訓練中,注意創造健康向上、合作友好的同學關系
健康的同學感情,有助于造成積極向上的作文氛圍;而同學間的情感是通過互相接觸、交往、了解逐漸產生的。因此在作文訓練中,教師要注意為他們創設一個友愛團結、合作、相互關心和共同進步的良好心理環境。消除“作文相輕”現象。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以形成一個互敬互愛、真誠信任、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良好作文環境。鼓勵和指導學生互相輔導、評改。在作文訓練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互教互幫、互評互改活動,以形成一種互相交流、共同促進的良好作文氛圍。在作文訓練中,教師在尊重學生的作文個性,發揚每個學生的作文優點的同時,還要教育學生珍惜同學之間的情誼,在作文中提倡相互合作,做到在作文上有困難大家幫。此外,還要注意引入競爭機制,在作文上鼓勵學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以激發作文熱情、促進作文質量的提高。
四、在開展課外活動中,注意創設和優化學生作文的外部環境
讓作文與生活相結合,生活是一切創作的源泉。一切的創作有賴于人的思維能力的發達和創新意識的產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奕生輝。良好的校內外環境對激發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要從作文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各種有益的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作文環境和堅實的生活基礎,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積極寫作的優良外部環境,增強學生的作文沖擊波,激發學生寫好作文。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但是只要教學中掌握了方法,讓學生學會了作文技巧,作文就不再成為學生的重點和難點,也就會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從而全面提升小學生作文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