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
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是教師的一個人主權,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聽得多,記的東西多,練得少,實踐少,學生學得很被動,總是習慣性地接受經過“咀嚼”的無味的教學內容,厭學情緒從一張張呆滯、無神的臉上可以“讀”出來。語文教師們要懂得關心學生,不要總是說學生還是聽不懂,不喜歡聽,這堂課上得真沒勁。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全面發展學生的觀察、創作表演能力,動腦提高能力,使學生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我充分發揮課本情境的作用,讓這一極具吸引力的學習形式成為學生樂于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感,讓長期沉悶的語文老師和學生感受到了情境教學的無窮魅力。
一、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
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心理因素收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那么我們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新的活動領域。以吸引數以百萬計的紅。他們可以學習和創新知識,成為課堂的主人,因而他們都懷著迫切、興奮的心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索中去。
例如,在教學《將相和》這一課,我采用了課本情境這一教學方式.學生們積極參與,就連一些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也異常的活躍。特別是《完璧歸趙》這幕情境,同學們為了演好藺相如這個角色,集思廣益,紛紛提出意見,特別是演的時候,無論是從制作和氏璧這個道具上,還是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方面,他們都用心揣摩。特別是他們覺得從正面演好藺相如似乎還不夠,還特別加入了兩個奸詐狡猾的官員來反襯。整個課堂氣氛活躍高漲,同學們的創新火焰不斷閃爍。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教學中利用課本情境表演,可以激發學生在積極的情緒下,自主的學習知識,發展能力。
二、積極開拓思維,誘發各方面能力
熱愛表演是孩子們的天性。為了演好角色,他們對情境本要認真研讀,細細揣摩,反復錘煉。這使他們在舞臺上激動和情緒化,文本中的美麗句子不僅被記憶。而且深入體會到句子的語境。表演之后,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沖動,他們會情不自禁地談自己的表演體會。課本情境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使他們有話可說,表現出了豐富的想象力和驚人的創造力。如在表演完之后,讓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讓學生從臺詞、動作、表情、語氣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并用“我覺得”開頭來說,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如課本情境《窮人》之后,我讓學生自己評價,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自己的評價,有的甚至還自己上臺示范自己從同學身上所啟示的動作、神態和語氣。我還讓他們回去續編故事,一篇篇想象豐富,形式多樣的習作脫穎而出,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習作水平。
三、培養基本素質,提高綜合技能
學生的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形成需要我們教師的積極引導。具有較好的思維活躍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和課外活動來進一步完成。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形成不能只靠教師的講解。在新課程標準中有這樣的要求:“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的去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綜合素質,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語文課開展課本情境活動,決不是教師的講解課,相反,學生需要對課文有正確的認識,對課文有深刻的理解,對情境有大膽的表現和強烈的記憶。它可以幫助學生將書面文字轉化為適合舞臺的口頭語言和肢體動作。將枯燥的教科書知識轉化為活生生的表演實踐。在實踐中,我們獲得了語言知識的直接經驗,從而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在熟練的基礎上,高度遷移,形成語言能力。
例如,在演獨幕情境《斯巴達克》中,學生們穿上自己用報紙裁剪出來的“破衣裳”扮演奴隸,用掃帚當奴隸的武器,用雨傘當伯爵的拐杖,班上一個魁梧的同學當斯巴達克,一個比較富態的女同學扮演貴婦人。初看叫人捧腹大笑,但看同學們嚴肅認真投入的表演,聽他們稚嫩卻又熟練的臺詞,不禁令人拍案叫絕!原來,學生是那么富有想象力、創造力,他們讀、說、聽、寫的基本能力、個人的綜合素質,在課本情境表演中收到了一次很好的鍛煉和檢驗。
不難看出,課本情境的表演,不但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感悟再現出來,使臺上臺下學生又一次受到教育。這可以說是一種知識再創造的過程,而且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培養了基本技能,使語文教學達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四、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語文大綱》指出:要通過語文學習,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培養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課本情境表演這一語文實踐活動,正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正如“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作用一樣,一出好戲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想象,它不僅使學生學會求知,還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科書的情境表現使得中文課堂不再是一個無聊的單詞和句子,也不是一個消息靈通的聽,說,讀,寫,而是一個充滿審美情趣和生活的人文大廳。
每一篇課文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課本情境就是讓同學們把抽象的課本語言轉化成具體形象,再讓學生們通過具體、活生生的形象去感知課本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們陶冶情操,受到審美教育。如課本情境《秋天的懷念》,在同學們揣摩人物情感時,真正懂得了母愛的無私偉大,應該用感恩的心對待父母。孔子說:“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樂”。
五、結語
課文情境是一種教得容易,學者快樂,充滿“音樂”的教學形式。使語文課堂從簡單的知識轉移變成滿足學生求知欲的精神天堂。這是漢語教學的一個清泉。我們的課堂和教室經常回蕩著笑聲和掌聲,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表現出了一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