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芳
一、自讀課文的新定位
在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中,為了改變課程混淆的情況,將“精讀”改為了“教讀”,將“略讀”改為了“自讀”。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更加強調了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必要條件就是獨立閱讀的時間和空間。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敢于放手,充分放手,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如此才能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豐富學生閱讀積累,開闊學生閱讀視野。但僅靠課堂的教科書教學,是無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因此拓展閱讀教學也就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通過挖掘、利用自讀課文的教學資源來開展拓展閱讀教學。
二、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
拓展閱讀,就是以課文為中心,拓展到閱讀有關作品。筆者認為初中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可用以下三種形式開展:一是以課本的文本作為出發點進行拓展。由自讀課文的教授帶動閱讀與此課文相關的作品或觀看相關的影視作品;二是基于授課環節的拓展。即在課前引導學生對作者生平、相關寫作背景或人物等資料進行收集,由此激發學生興趣,使得學生對文本有初步認識,有助于課堂教學時拓展環節的順利開展;三是基于課程資源進行拓展。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工具性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的時候,必然要借助語文這個必不可少的工具。接下來,筆者以自讀課文《再塑生命的人》為例,淺談如何利用自讀課文開展拓展閱讀教學。
三、利用自讀課文開展拓展閱讀教學
《再塑生命的人》是部編本教材七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經典自讀課文,此文節選自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課文透過第一人稱的敘述,通過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敘述了一個盲聾啞兒童在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重新認識身邊的事物,走進大自然,體驗人間真情,從黑暗、迷茫走入愛的光明之中,重拾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的故事。筆者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重點學習目標:研讀課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深入體會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通過本文的學習拓展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或觀看電影《奇跡的締造者》。
因為海倫·凱勒是一位特殊的作家,她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并且還不能講話,因此筆者首先設置了一個課前情景,讓學生更能體會人在看、聽、說方面同時受到阻礙時的困難。課前游戲被命名為“勇敢者游戲”,游戲規則如下:在指定地方蒙眼后自由轉兩圈,再走到黑板前,然后在方框內寫“再塑生命的人”這幾個字,同時臺下同學要保持絕對的安靜。課堂中隨機選取一名“勇敢者”進行挑戰,挑戰后的一名同學分享了她的感受:剛才這樣的情況真的讓人很不知所措,如果一輩子都這樣,我真的無法想象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在學生描述了如此的困難之后,筆者適時引出了這位偉大的作家:海倫·凱勒,美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并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她是怎樣做到的呢?并引導學生讀了第10課《再塑生命的人》,就會有一定的了解。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在部編本教材中,自讀課文的助讀系統改革力度很大,而在此篇課文后添了一段“閱讀提示”,這體現了課標要求的獨立閱讀、自助閱讀理念,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自讀課文的資源。于是筆者要求學生先齊讀課文后面的閱讀提示,以掌握自讀課文的閱讀技巧。為了達到以學生自我閱讀實踐為主線,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題意識,引導他們自求自得的教學目標,筆者注重在自讀課文教授前先引導學生進行自學,在課前先讓學生思考了導學案上的三個問題:
1.海倫·凱勒在接受教育之前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
2.莎莉文老師來到之后,海倫·凱勒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你怎樣理解課文的題目“再塑生命的人”?
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運用自主探究教學法。筆者除了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還給予了他們學習自讀課文的思考方向,學生能快速地閱讀課文并且進行積極思考。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以上三個問題后,要求學生按照課前分組合作交流并完善答案,最后向全班同學分享小組的答案。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答案進行適時的點評以及答題規范的強調。在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筆者在課文相關問題探究后,請一些學生分享這節課的感受以及收獲。并在本篇課文學習后自然切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作者能看見的第一天”的情景片段,要求學生完成兩個思考題:
1.分析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首先,我想長時間地凝視著我親愛的教師安妮·莎莉文·麥西夫人的臉,當我還是孩稚時,她就來到我家,是她給我打開了外部世界。
2.在海倫·凱勒心中,莎莉文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
對于拓展閱讀文段問題的設置,筆者非常注重聯系中考考綱的要求以及當堂所教授自讀課文的內容以及情感進一步拓展延伸。在本課最后,筆者引出了本篇自讀課文的拓展方向:拓展選段是海倫·凱勒第一天所看見的事物,那第二天、第三天她又看見了什么呢?若想知道答案,請大家去閱讀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作品還被拍成電影,大家搜索《海倫·凱勒》或《奇跡的締造者》就可以找到。電影名字中的奇跡指的就是海倫·凱勒,她到底成為了怎樣了不起的奇跡呢,隨后筆者出示了莎莉文老師對海倫·凱勒起關鍵幫助的相關拓展內容,以引發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目標中的拓展內容進行拓展學習。
四、結束語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教師要積極開展閱讀教學,讓學生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3]在自讀課文的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自讀課文所有的資源進行拓展閱讀教學,有助于教師施行自主探究教學法,才能讓學生開闊閱讀視野,真正的去接觸更廣闊的課外世界,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