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艷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極具個性化,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有個性的見解。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個性,激活創造力的需要?!蹦敲矗鯓硬拍苁箤W生從接受作者知識、經驗,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從而獲得新知識,培養他們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呢?則需要教師用智慧去啟迪和引領。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的積極性,營造自由、民主、活潑的課堂氣氛,挖掘教材在閱讀中思考和寫作,回歸語文教學的原點,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還要注重優秀文化對學生的熏陶,使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
一、課前預習,獨立質疑,營造自主閱讀氛圍
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學習目的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一篇文章,首要的任務是讓學生自由地讀,整體感悟文章的線索,領悟作者的情感。在預習中,首先要教會學生預習方法,初讀課文時,按導語提示自學,深入理解課文時圍繞思考練習自學。在預習中畫出重點詞句,尋找出不理解之處,進行質疑。如在預習《孔明借箭》一課時,有的學生提出:為什么周瑜說 “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有的學生提出,根據你的問題還可以提出:從哪里可以看出孔明神機妙算?還有的學生問︰周瑜說“吾不如也”時,有著怎樣的心理活動?這些問題一下子激起學生的“頭腦風暴”,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對課文進行自主研讀,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學生對文本信息進行重建,得出很多有創意的回答,真正讀出了文本的未盡之意。課前預習,促進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叉吸引,設疑答疑,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自主探索,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激發閱讀興趣,從導入開始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的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如教學《月光曲》一課時,我讓學生欣賞貝多芬的《月光曲》,孩子們完全沉浸在音樂的熏陶之中。緊接著問“剛才的音樂好聽嗎?”“你們想知道是誰創作的樂曲嗎?”然后神秘地說:“關于《月光曲》的創作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呢,你們想了解嗎?”優美的音樂,親切的語言一下子把學生拉到課文中的情境,使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學習課文。
三、明確目標,創設自學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在學習每一篇課文之前,學習目標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心中有數,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學生就能很主動地進入自主探索學習之中,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自學的教學情境,使其自主學習的氣氛活躍。
四、學生質疑,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庇幸蓡枺庞袑W習的內驅力。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啟發想象,鼓勵學生敢想、敢疑、敢問,重視質疑能力的培養,激勵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記得我在講完《麻雀》一課后,小結時說︰“讀了這篇課文,從老麻雀奮不顧身搶救小麻雀的記敘中,我們感到了那種偉大的母愛?!痹捯魟偮?,一個學生立刻舉手,大聲而認真地說︰“老師,我不同意是母愛,因為課文從頭到尾都沒寫老麻雀是公還是母。”我聽后馬上笑著說︰“你讀得很認真,想得也合理?!弊詈?,同學們總結出︰這篇課文表現了一種親子之情。學生在寬松和諧氛圍中,主動探索精神自然而然被激發出來,同時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五、讀與練同行,促進語言表達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依據他們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審美情趣,去研究那些未定性的層面,進行語言表達訓練。如《將相和》中學到“負荊請罪”的故事時,廉頗靜心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于是,他脫下戰袍,背負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這段話無疑給學生留下練習表達的空間。到藺相如府上,廉頗說些什么,藺相如說些什么,他們又做了什么,可以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
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最好的辦法是仿寫。仿寫就是讓學生模仿范文的體例、結構、表達等,以相同或相近的題材進行寫作。它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結構的組織能力。
六、拓展延伸課堂,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語文教學中有一些課文與傳統文化有關,此類文章應該不局限于講解課文內容,而是倡導多種方式多元化來閱讀,讓學生感受優秀文化的魅力與傳承。在學習《皇帝》《端午節的來歷》《孔子學琴》 等此類課文時,要注意傳統文化對學生的熏陶,注重孩子們對于中華文化的理解與感悟。
七、引導自主合作,提高閱讀質量
《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教師在課堂上變教師講為引導學生讀書、質疑,組織學生合作學習。要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心理傾向、認知結構、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層次,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分成多個小組。其次是分工合理,內容恰當。每個成員在小組里都要擔任一個具體的角色,使他們都在合作學習中得到鍛煉。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體會自己的進步。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合作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與態度。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的“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語文課堂一定能煥發生命的活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