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路路
【摘 要】本文在總結海內外關于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的世界銀行排名的前10家銀行2014-2016年的財務數據,運用IMD國際競爭力理論評價體系,在競爭力比較的基礎上,對比找出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競爭中的問題與不足。
【關鍵詞】大型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IMD評價體系
一、大型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理論框架
銀行的國際競爭力可以定義為:商業銀行的生存能力和發展能力,即銀行在長期的的競爭市場中形成的抵御風險、獲取盈利并保持持續穩定發展的能力。根據IMD的國際競爭力方程式:國際競爭力=競爭資產×競爭過程,在該式中,競爭資產是硬指標,是可以直接測度的指標,反映現實數據所反映的競爭力;競爭過程是軟指標,是不可以直接測度的指標,反映現實數據不能反映的因素。從定義可知,擁有越多競爭資產的銀行,它的國際競爭力就越強。但是,競爭資產是變化的。因此競爭資產的靜態性不能很好地反映銀行發展的長期優勢,只有競爭過程才是實質的。
所以,本文的理論研究框架將基于IMD評價體系,闡釋為兩大競爭力的分析,即現實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F實競爭力即硬指標,主要體現為商業銀行的資產流動性指標、盈利能力指標、風險抵御能力指標。本文從現實競爭力的角度出發,比較分析我國商業銀行國際化經營的不足及發展策略。
二、大型商業銀行國際現實競爭力現狀分析與綜合評價
(一)數據來源及預處理
為便于考慮十大樣本銀行現期的競爭能力,同時考慮到數據來源的可靠性與相關性,本文選取2014-2016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對比研究。本文原始數據均來源于各大銀行三年公開披露的年度報表。
基于分析競爭力差距來源的需要,本文所選取的樣本銀行為英國《銀行家》雜志2016年世界銀行排名的前10家銀行,包括中國的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分別為工行、建行、中行和農行;美國的JP摩根、美銀、花旗、富國以及英國的匯豐和日本的三菱UFJ共10家銀行進行競爭力的排名對比,并通過對數據預處理以減小誤差和排除規模差異的影響。數據的預處理主要包括數據的調整和匯率折算。
(二)大型商業銀行現實競爭力分析
1.資本流動性指標分析
資產流動性是指銀行持有的資產可以隨時得到償付或者在不貶值的情況下銷售出去,即無損失狀態下迅速變現的能力。
為了國內外樣本銀行比較的需要,本文我們采用流動性比率和存貸比率兩個比率用以衡量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如表1所示。我國的商業銀行監管部門要求流動性比率不得低于25%,上表中我國的商業銀行都已經達到且超過該比率,雖然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流動性不敵國外銀行的匯豐控股和三菱UFJ金融集團,但是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以及花旗銀行和富國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是處于相當的地位,說明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流動性較強,具備足夠的資金儲備以防范市場風險。
存貸比是由凈貸款除以銀行總存款與借款之和得出,它是衡量銀行資產流動性的另一重要指標,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這一指標比較上,我國商業銀行的比率又明顯高于國外銀行,再次說明我國銀行業流動性較差。而在6家國外銀行中,富國銀行的流動性有待提高。
2.盈利能力指標分析
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大小是衡量其效率高低的重要依據。為銀行提供了內部資本積累的途徑,同時是不斷吸引新的投資者進入的必要條件,從而降低銀行的資本成本。
本文采用國際上通用的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標成本收入比、凈利息收益率、平均資產回報率和權益資本收益率這四大指標來計算和分析樣本銀行的盈利能力,如表2所示。
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銀行經營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從表2可以看出,美國的四大銀行的成本收入比均高于一般水平的45%,其中美國銀行最高,高達65.65%,這是因為美國銀行大多是混業經營的模式,以致信用成本較高。與此相對應,我國四大銀行的成本收入比均低于一般水平,間接體現了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較好。
花旗銀行和富國銀行的凈利息收益率最高,經營效率最強。匯豐控股和三菱UFJ金融集團的凈利息收益率較低,低于2%,這警示銀行重新審視負債結構,降低負債成本,尋求新的優質投資途徑。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回報率高于國外銀行,均達到了銀監會所規定的0.6%的要求說明我國銀行業的獲利能力越來越強,銀行競爭力不斷提高。2016年平均資產回報率最低的為匯豐銀行,為0.1%,這與銀行內部戰略轉移有關。
權益資本收益率是銀行凈利潤與平均總資本的比率,根據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的要求,權益資本收益率不應低于11%。從表二可以看出,在我國的四家銀行均符合標準。而除了富國和摩根大通外的其余幾家外資銀行的權益資本收益率較低。這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并購行為降低了總杠桿率和估值溢價。我國銀行業在這一指標上大部分明顯高于國外銀行業,這說明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能力和業務創新能力都有所提高,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增強。
國外銀行在盈利能力方面的下降,主要是受金融大環境的變化以及行業間的激烈競爭的影響,而我國積極開展“一帶一路”戰略以及建立亞投行等舉措,為我國擴張對外投資和吸引海外投資提供了歷史機遇,也推進了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化進程。
3.風險抵御能力指標分析
(1)資產安全性指標
銀行的資產安全性是指在銀行的信貸經營及交易活動中,銀行的信貸資產均正常運轉,借款人也能按照事先信貸合同的相關活動,按時、足額的歸還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在現金流未發生損失的同時,也能獲得一定利益。
如表3所示,本文選取資本充足率和以及資本充足率兩大指標對商業銀行的資產安全性進行比較。10家銀行中,資本充足率最高的為匯豐控股,為20.10%,最低的是中國農業銀行,只有13.04%,其余幾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均在14%-16%之間,處于正常水平。核心資本充足率最高的是摩根大通和花旗銀行,為14.10%,中國的4家商業銀行中農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最低,為11.06%,其余均達到了12%以上??傮w上看,除了農行的資產安全性相對較低外,這10家銀行的資產安全性均達到甚至超過世界平均水平,體現了銀行經營的穩健性。
(2)資產質量指標
商業銀行將資金投入各種盈利性資產,這個過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種風險,一旦風險轉化為現實損失,它將面臨著彌補損失和滿足存款人流動性要求的義務。故而,提高企業資產質量,可以加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本文通過比較樣本銀行近三年的不良貸款率,用以衡量商業銀行的資本質量水平,如表4所示,三年來,我國的四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逐年遞增,尤其是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這說明我國銀行業在建設與發展中,對銀行風險的控制能力較弱,銀行業發展呈現是一種亞健康的運行狀態。匯豐控股的不良貸款率雖然有回落跡象,仍然處于較為不利的水平,這與近期匯豐銀行丑聞頻出和銀行高層戰略偏差相關。相比來說,美國的四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保持較低水平,雖然花旗銀行和匯豐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2015年有升高的趨勢,但在2016年又都有所回落,說明國際先進銀行在面臨國際競爭力的壓力之下能夠及時有效地調整戰略降低風險。
三、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的策略建議
(一)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實現資金優化配置
針對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我國各商業銀行應積極調整資產負債表結構,不斷優化資金配置。
首先,優化儲備資產結構,建立分層次的流動性準備。其次,增加貸款總類,提高貸款的變現能力。要逐步提高票據貼現、質押貸款的比重,增強信貸資產的變現能力。再次,抓住公開市場業務的新機遇。最后,要建立高效、科學的系統內資金調控反饋機制,管理行及時根據各分支機構資金頭寸情況,進行有效的資金調劑,建立起系統內資金預測、統計和分析的管理體制。
(二)健全風險控制體系,加強信息網絡建設
商業銀行應當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和信息網絡系統。我國商業銀行在推進國際化經營進程中,應堅持審慎經營原則,將防范風險放在第一位,加強國別風險研究,建立健全海外機構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機制,減少違規現象的發生。
(三)加快金融產品創新,培養國際專業人才
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利用自身的品牌優勢和科技優勢,結合境外實際情況,加大研發新產品的資源投入,根據現有或預測的客戶需求設計、提供個性化產品。此外,結合境外營銷網上銀行不斷發現新的利潤增長點,利用全球各個市場的區位優勢,如發達國家的成熟資本市場優勢,新興市場的高成長性優勢等,為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水平持續增長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國家體改委,中國人民大學,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課題組.中國國際競爭力發展報告(1997)—產業競爭力主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楊家才.商業銀行競爭力及其評價研究[J].金融研究,2008(12):147~163.
[3]盧峰.“一帶一路”的經濟邏輯[A].NewFinance第317期,2015.
[4]李元旭.國有商業銀行競爭力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1998,(5):35-39.
[7]周培紅.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評級指標的選擇與實證分析[A].金融與經濟,2009,3.
[8]王昌盛.上市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0.
[9]Porter,M.CompetitiveStrategy[M].NewYork:FreePress,1980.
[10]PrahaladC.K.and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