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華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完善,財務審計行為日漸規范,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發生違法違規行為。隨著審計工作不斷完善與發展,經濟效益審計會逐漸成為設計工作的重點。本文主要介紹了經濟效益審計與財務審計的關系,研究了二者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做好經濟效益審計和財務審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經濟效益;財務;審計
財務審計是指審計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國有企業財務審計準則》規定的程序和方法,對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損益進行審計監督,依法客觀、公正地評價被審計企業會計報表所反映的會計信息,形成審計報告,發表審計意見。財務審計的目的是揭示和反映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情況,調查并處理企業財務收支中的各種違法違規問題,促進廉政建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國家所有者權益。
經濟效益審計,是指獨立審計機構按照一定的審計準則,采用專門的審計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審查,并收集、整理有關的審計證據,以判斷經營活動的經濟性和有效性。它是一種評價經濟效益開發利用情況及其實現程度的審計行為。
一、經濟效益審計與財務審計的關系
1.經濟效益審計與財務審計的共同點
(1)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兩種審計方式都由審計人員單獨完成,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具有獨立性。
(2)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兩種審計都具有很大的風險,都會發生審計結果與審計實際不符的現象。
(3)產生的基礎相同。兩種審計發生的基礎都是財產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的分離以及管理的多元化。
2.經濟效益審計與財務審計的區別
(1)對象不同。經濟效益審計的對象是各種經濟資料和經營管理活動,而財務審計的對象是財會資料和財務收支活動。
(2)目的不同。經濟效益審計的目的是通過審查各種經濟資料,評價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是否合理并有效益,并對其提出改進意見;而財務審計的目的是檢查財會資料的真實性與準確性,以及財務收支的合法性。
(3)職能不同。兩種審計的職能都是建設性和防護性的,但經濟效益審計的職能以建設性為主,而財務審計的職能以防護性為主。
(4)依據的標準不同。經濟效益審計以有關法律、財經法規和制度、技術經濟指標、同行業同類指標為標準,財務審計以有關法律、財經法規和制度為標準。
(5)方法不同。財務審計通過檢查、調查和分析,以實現會計財務報表的審查,分析財務指標;而經濟效益審計除運用財務審計的方法外,還利用經濟數學方法和現代管理方法。
(6)審計的時間不同。財務審計一般安排在期末,主要是事后審計;而經濟效益審計既可以是事后審計,也可以是事前、事中的審計,以事前審計為主。
(7)審計結論的效力不同。經濟效益審計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但不具有法律效力,被審計單位可以不執行審計結果;但財務審計具有有法律效力,被審計單位必須執行審計結果。
二、經濟效益審計與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效益審計的問題
(1)審計范圍較窄。目前,我國的經濟效益審計范圍還比較窄,效益審計的發展還不太成熟。在企事業單位的經費支出、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等方面的審計力度很小,相對于其他方面而言比較薄弱。隨著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成熟,企業自身對于經濟效益審計越來越重視,反而政府審計對其越來越忽視,導致效益審計幾乎成為企業內部范圍的活動,這不利于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2)實施效率低。由于大多數審計工作都屬于財務審計,而財務審計與經濟效益審計具有一定范圍的重合,導致經濟效益審計單獨實施的效率很低。
2.財務審計的問題
(1)審計方式需要轉變
現階段審計部門的工作大多只是單一的財務審計,審計工作的重點是糾錯,審計方式過于單一,而關于企業經濟效益、生產經營狀況、企業整體面貌的相關審計比較缺乏。因此需要轉變審計方式,發展多樣化的審計方法,能夠對企業經營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從根本上達到財務審計的目的。
(2)審計體制不完善
我國審計制度實行雙重領導制,難以保證審計的獨立性和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地方審計機關在上級審計機關和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工作,審計人員的經費全部由地方政府負責,人事管理權也屬于地方。當查出問題時,地方審計機關要全面考慮地方政府關系,難以真正實現客觀公正的財務審計。
三、如何做好經濟效益審計和財務審計
1.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要想做好經濟效益審計和財務審計,首先需要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審計隊伍。審計部門要對審計人員進行系統化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要有針對性的引進專業人才,提高人才準入標準;要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養,使他們在審計過程中能夠做到公平公正。
2.推行審計機關垂直領導機制
由于雙重領導制嚴重制約著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對審計監督的效用起著阻礙的作用,因此可以推行審計機關垂直領導機制。地方審計機關的財務、人事等都由上級審計機關垂直領導,割裂開地方審計機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實現地方審計機關獨立工作,提高審計工作的透明度和監督力度。
3.完善經濟效益審計體系
要想實現有效的經濟效益審計,就必須建立完善經濟效益審計體系,并以此作為效益審計的依據。要對績效審計、內部控制制度審計進行合理的規定,安排和調整經濟效益審計所涉及的工作機構,針對性設置不同的經濟效益審計工作機構,有效提升經濟效益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四、結束語
經濟效益審計與財務審計都是現代審計工作的重點內容,都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審計部門和企業要正確認識二者之間的關系,綜合采用各種方法,做好經濟效益審計與財務審計。
【參考文獻】
[1]張譯丹.開展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要性及完善途徑分析[J].財經界, 2017(2):118-119.
[2]周珊珊,王婷,方閏梅.關于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 2017(19):96-97.
[3]周琳佳.企業財務審計問題淺析[J].中國商論,2017(1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