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風
【摘 要】宿州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在安徽實現中部崛起目標和宿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搬掉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個絆腳石,實現宿州可持續發展,助力安徽中部崛起,擬采取以下對策: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善于因勢利導,精準聚焦風險戰場;做足功夫實現摘帽,精心謀劃扶貧戰術;防治結合提升質量,精確把脈污染戰局,務求實效,為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宿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關鍵詞】宿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從現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如何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深刻認識,正確面對新時代背景下的現實問題、精準把握工作重點,必須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8年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就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強調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全局、人民財產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精準脫貧攻堅戰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只能打贏打好,環境問題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得到人民認可的一個關鍵,要堅決打好打勝這場攻堅戰。2018年12月2O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式上強調:“今后3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范化解重大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當下,宿州市在防范化解重大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風險隱患依然存在。在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把防范化解風險列為未來3年三大任務之首,并且明確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可見高層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視程度之高,這類風險對于欠發達的宿州市而言同樣存在,作為安徽的欠發達地區宿州市此類風險尤為突出;脫貧攻堅迫在眉睫。2018年宿州市實施了“春夏秋冬”四季攻勢,脫貧攻堅考核成功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出列貧困村達到115個,成功實現脫貧人口9.33萬人的年度目標,使得宿州市的貧困發生率降至1.22%,泗縣、靈璧、碭山、埇橋摘帽有望,如何實現穩定的高質量脫貧摘帽尚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存在,是當下宿州市面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生態環保事關大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宿州在發展的進程,環境污染問題依然突出,尤其是在全省質空氣質檢測中排名靠后,整體生活環境和安徽其他地市相比不盡如人意,群眾對此意見頗多,這也給我們的攻堅戰提出更高的要求。
宿州市打好三大攻堅戰,是對標黨中央部署的看齊之戰,是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口之戰。宿州市在2019年年初吹響了打好三大攻堅戰的嘹亮沖鋒號,在安徽實現中部崛起目標和宿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必須抓主要矛盾,解決關鍵問題,務必打好三大攻堅戰,必須搬掉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個絆腳石,實現宿州可持續發展,助力安徽中部崛起。鑒于以上宿州市三大攻堅戰面臨的問題,為打贏三大攻堅戰需要采取以下舉措:
一、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宿州人民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堅持黨的領導。在思想上,“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要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又為世界謀大同,其執政既符合規律性又富有創造性;在政治上,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動上,既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打贏三大攻堅戰上,又要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徹底打贏三大攻堅戰。
二、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必須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和升華,必須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和要求落細、落實好相關工作,就一定能夠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
三、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防范化解風險被列為未來3年三大任務之首,并且明確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由此可以看出高層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視程度。按照中央要求,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樹立風險意識,加強風險監管,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穩中求進,抓住主要矛盾。當前,我國金融形勢總體良好,但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不可忽視,尤其是像宿州這樣經濟欠發達地區,更要優化地方政府融資結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特別是宏觀杠桿率偏高、金融監管體制不完善、違法集資等問題不容忽視。防范金融風險,關鍵在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緊緊圍繞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金融服務宿州市實體經濟的效率,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四、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有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脫貧攻堅越往后越難,越往后任務越艱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咬定總攻目標,構建有效外生精準扶貧機制,構建高效的扶貧資源籌集和傳遞機制,嚴格堅持現行扶貧標準,不能擅自拔高標準,也不能降低標準,堅持重在精準、貴在務實。要整合創新扶持政策,引導資源要素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精準施策,有效幫扶特殊貧困群體,構建長效內生精準扶貧機制,將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實現精神脫貧。做好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形成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良好導向。還要完善督戰機制,壓實責任,完善精準扶貧目標、監督和考核機制,改進考核監督,整頓脫貧攻堅作風,加強一線力量,做好風險防范,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五、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宿州市縣區各級政府之間建立有效的聯防聯治機制,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環境治理力度明顯加大,環境狀況得到很大改善,但生態環境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構建政府、社會和公眾三方協同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中的作用,鼓勵公眾參與環保監督。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運用多種調控手段防治污染,要抓住癥結所在,從源頭進行治理,緊盯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運輸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有效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六、在打好三大攻堅戰實踐中,還要注意以下問題。善于因勢利導,大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聚焦風險戰場。宿州市做到居安思危,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我們黨維護政治安全、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期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時常告誡全黨同志,務必堅持底線思維,既善于補齊短板,更注重加固底板,為我們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敲響了警鐘。尤為重要的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全局、人民財產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宿州市四縣一區要立足宿州事情相機而動,當下風險主要集中在互聯網金融和民間金融領域。如何把危機轉化為機遇,需要密切關注經濟、政治、科技、社會等領域的風險隱患,從思想上重視各種負面效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各種風險對宿州市的影響,運用辯證思維看問題點面俱到,透過顯性問題看隱性實質,才能有效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堅固屏障,為實現宿州健康發展掃清障礙。
做足功夫實現摘帽,全面提升精準脫貧成效,精心謀劃扶貧戰術。守望相助、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筑牢全面小康社會奠基石。宿州市各縣區要做到盡銳出戰、扛責沖鋒,圍繞“一標準、兩不愁、三保障”,持續實施“春夏秋冬”四大行動,抓幫扶、抓脫貧、抓整改、抓提升,確保實現縣區高質量摘帽退出。深入實施打贏脫貧攻堅戰,因地制宜綜合施策,確保實現宿州市4.51萬貧困人口脫貧,蕭縣高質量脫貧退出,三縣一區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縣區脫貧摘帽后,脫貧攻堅將轉入鄉村振興階段,必須結合本地實際超前謀劃、及早安排,健全穩定脫貧、防范返貧長效機制,堅持產業扶貧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環境整治與生態宜居有效銜接、扶貧扶智與移風易俗有效銜接、群眾增收與共同富裕有效銜接、五級書記抓扶貧與推進鄉村治理有效銜接,逐步實現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防治結合提升質量,堅持抓好污染防治工作,精確把脈污染戰局。結合宿州市環境實際,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扎實踐行落實“兩山論”。習近平總書記時常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加強宿州市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整治完成“散亂污”企業及集群。大力改善煤炭消費方式,推進機動車污染治理,完善機動車遙感監測網絡。對宿州境內的道路揚塵、露天礦山、餐飲油煙做到有效管控,持續強化煙花爆竹禁售禁放,做好農村秸稈禁燒工作,開展大氣測量基站建設,確保完成年度空氣質量目標,力爭擺脫宿州在全省空氣質量評比中的落后面貌;推進宿州市境內污水治理以及河流綜合治理,推動污水處理設施、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備用水源建設;持續加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當前,宿州生態環保工作已經開始步入良性治理軌道,必須堅定不移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處理好生態環保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聚焦大氣、水、土壤等重點領域,鞏固成果、寸步不讓,全力以赴打一場環境保護的“淮海戰役”,讓宿州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促進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
三大攻堅戰每場都是硬仗,必修做足功課下真功夫投入其中,不僅是檢兵驗將的關鍵戰役,還是破釜沉舟的沖鋒戰役。打贏三大攻堅戰不但事關宿州經濟社會穩定,也是事關宿州發展的重大政治問題,宿州人民務必保持扎實肯干的奮斗態度,還要大力弘揚改革精神,只有堅持善作善成的毅力與恒心,壯大三大攻堅戰的聲威,打出三大攻堅戰的強大氣勢,務求實效,為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宿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
2、凝心聚力打好三大攻堅戰——二論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會議精神[N].拂曉報,2019-02-14
3、賈華強、李英東 打好三大攻堅戰需要現代化地方治理,《國家治理》周刊[J],201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