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成
【摘 要】在國家大力支持下,社會工作行業的建設和發展正如火如荼。然而,行業同時面臨人才流失嚴重、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本文以G市G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G中心”)為例,從雙因素理論視角出發,對其員工激勵機制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雙因素理論;社會工作;員工激勵機制
一、研究背景
雙因素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赫茲伯格于1959年提出,總結了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因素,并將其主要歸類為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兩種。該理論核心在于“只有激勵因素才能夠給人們帶來滿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們的不滿,但不會帶來滿意感”。員工積極性不高、人員流失率高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于社工對機構不滿意,這與機構現有的員工激勵機制不能滿足社工的需求有密切關系。
二、案例分析
(一)G中心的基本情況和人力資源情況
G中心注冊于2011年,為G市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服務覆蓋青少年、長者等11個社會工作服務領域,并發展出家綜、專項、公益創投等多種業務類型,先后承接近10家庭綜合服務中心項目,所提供的社工、義工服務覆蓋珠三角地區超100萬人口。
G中心擁有正式員工180余人,其中專業社工125人,認證督導5人;實習生36名,擁有年輕、專業化程度高的管理團隊,中高層管理人員、中級社工師達到12人,占到所有管理人員的80%。此外,中心還擁有強大的項目管理能力和服務策劃能力,成立了項目部、企劃部等部門,聘請多領域優秀人才對機構的項目進行支持和管理,如人力資源專業人員、財務專業人員等。近三年,中心人員流失率約為21%,且存在管理層人員跳槽現象。
(二)雙因素視角下的機構現狀分析
1.激勵因素的現狀分析
A.工作內容
在G中心中,由于其承接的家綜項目和專項較多,總體工作量是龐大而繁雜的,分配到每位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亦是相當可觀。在這樣的要求下,一些社工曾表達無心工作、提不起熱情等負面情緒,且抱怨工作流水線化,感覺不到激情。旗下某家綜項目主任認為這種情況短時間難以改變,需要社工積極調整。然而,日復一日的茫然勞碌,社工非常容易堆積不滿,消耗熱情,從而產生職業倦怠,甚至另謀出路。
B.成就感
經過多次分別與多位社工談話,筆者總結出G中心社工的工作成就感來源于三方面。其一,工作取得成效,服務對象因為自己的幫助而得到變得更好的機會。其二,自己的工作得到服務對象的認可,這會加大他們的干勁,覺察到自我的價值和作用。其三,專業能力在工作中得到鍛煉和提升,表現在能夠實踐新興技能、接受專業督導的指導等。中心有很多年輕的社工非常重視督導的教學培訓或交流會,即使休假也會抽空參加。
C.社會認可
G中心社工普遍認為,機構和服務對象對自己的工作持認可態度,但社會認可度是相對較低的,甚至認為行業地位、社會地位雙不高。D社工說剛工作那幾年,家庭聚會或者朋友玩樂,自己都要數次解釋自己的職業,最后她都覺得自己像推銷員。
2.保健因素的現狀分析
A.管理制度
G中心在新員工培訓階段,會將本機構的規章制度告知入職員工,因而社工對中心的基本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很多時候,在具體的執行中一般采取因情景而異的彈性管理。這種做法能夠以人為本地去管理中心,滿足社工的工作需求,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與個性。但是,不可避免地,也提高了對管理人員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的要求,彈性的度若把握不好,可能會引起其他員工的不滿,拖累機構的發展。
B.薪資待遇
G中心社工待遇以G市行業指導工資為閾值,中心主任曾表達工資會比指導價高出一定的比例。除此之外,中心為每一位正式員工都統一購買五險一金,每月有一定的補貼,比如節假日補貼、年中補貼等。由于行業的特殊性,中心不能以盈利性收入為工作目標,其資金大部分來自財政項目撥款,且人力成本需嚴格遵守相應規定。在這樣的條件下,盡管G社工的起步工資較其他行業不低,甚至更高,但是隨著年資的增加,薪資漲幅、福利待遇卻相當有限,使得很多資深社工不滿。在G中心亦是這種情況,多位有離職意愿的員工表達若工資有前途,自己是不會離開的。
C.工作質量
整個機構的運行質量具體表現在工作效率、團隊配合度、成果質量上。G中心近期招收數名社工專業畢業生,他們都干勁十足,對工作具有較高期望。但入職一個月后,他們當中有的人認為中心辦事效率過低,比如工作計劃中早已安排的宣傳,遲遲沒有下達背景材料,導致安排一拖再拖,他們甚至空閑下來。又者,G中心某家綜最近一次評估中,殘障部指標不達標,其他部門必須抽調人手去幫忙補齊,引起不少員工的不滿,認為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
(三)小結
目前,G中心實施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雙管齊下的員工激勵機制。在兩種因素中,均有讓員工滿意的亮點,也有讓員工不滿,要求改善的短板。在激勵因素方面,亮點集中表現在工作的成就感和機構、服務對象的認可,短板集中在繁雜的工作類目和較低的社會認可度;在保健因素方面,亮點在于人性化的工作管理制度和舒適的工作條件,滿遭詬病的則是薪酬福利和工作質量。
三、對策及建議
(一)社工機構層面
1.完善員工管理制度,創新提高員工福利
G中心采取人性化的彈性管理制度有利于充分發揮員工的個人特質,但一定要嚴格明確彈性處理的范圍,更要謹記“公平、公正、公開”,照顧其他員工的情緒與態度。針對員工流失率高的問題,中心應當在許可范圍內,建立合理的社工薪資福利體系,可加強績效、年資、能力的參評占比;除物質刺激獎勵外,中心可提供多種職業培訓、能力表彰、晉升機會等非物質刺激,以調動社工積極性,增強機構吸引力,從而留住人才。
2.優化工作內容,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G中心依舊有著行業通病:工作內容冗雜、行政文書工作繁雜、效率低下、工作質量不保證,團隊協作度不高等。針對這些情況,G中心應當想方設法簡化工作程序,比如制定統一模板,引進醫院“交班”模式等;實施責任到個人制,可適當將個人工作成果與績效或其他評比掛鉤;增進團隊凝聚力,定期組織團建,并且要注意選用員工感興趣的形式。
(二)社工個人層面
1.加強專業能力的提升
社工自身的能力是其工作的保證,因此社工要時刻重視自己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社工可以在工作中及時總結,以同事分享學習,自己量身定制一套激勵體系或者“鼓勵工具箱”,以妥善解決自己的職業倦怠等情形。
2.穩固價值觀的根基
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念和服務宗旨對社工的工作開展有導向作用,社工應當在日常工作中堅持秉承社會工作基本原則和倫理道德;當社工自身具備責任感和使命感,其工作的動力也得到增強,也就更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參考文獻】
[1]嚴佳林. 雙因素理論下的社會工作人才激勵機制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
[2]李昀鋆. 社工流失困境下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激勵機制研究——基于雙因素理論視角[J]. 學會,2014,11:11-21+33.
[3]陳婧.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中社會工作者的激勵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14.
[4]李迦利. 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滿意度調查[D].華中農業大學,2013.
[5]雷克斯 斯基德摩爾.社會工作行政:動態管理與人際關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