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琨
【摘 要】當前,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區不斷建設發展的背景下,無錫市美湖社區在建設和治理智慧社區方面有著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發展模式。為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對社區服務的滿意度,美湖社區已率先將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應用到維護社區公共安全、豐富居民日常生活、保障居民合法權益等方面。社區運用數據互聯、平臺構建、服務驅動與運營監控等治理技術,逐步將社區的治理推向智慧化、高效化、網格化、系統化。先進技術下的良好治理成果也不斷推進了智慧社區的建設和發展,提高了社區內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度。
【關鍵詞】美湖社區;治理技術;成果
我國智慧社區建設指南中,對“智慧社區”的定義解釋為: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區域信息,統籌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等資源,以智慧社區信息服務平臺為支撐,提升治理和管理現代化,促進公共服務和民眾服務智能化的一種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創新模式。[1] 無錫市美湖社區在智慧社區建設和治理方面起步早,基礎好。是目前為止在無錫市范圍內治理技術較為成熟和領先的社區。社區的治理理念也緊跟時代要求和發展,積極響應政府政策,率先將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應用技術引入到社區建設和治理當中,不斷摸索出新的治理模式,積極落實并取得一定成果。社區居民較高的滿意度和社區技術的推廣,也讓美湖社區的治理模式獲得了政府支持,并以此形成了示范效應。
到目前為止,美湖社區的智慧治理技術主要涵蓋了公共安全、養老、醫療和便民服務等方面。其主要的治理技術包括數據互聯、平臺構建、服務驅動與運營監控等核心工程。隨著智慧社區的建設不斷完善,美湖社區引進或建設了多種信息系統,如社區公共安全系統、養老系統、便民醫療系統、政務系統、信息推送系統、智能家居系統、志愿服務系統等。其治理技術的核心就是對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充分利用。智慧治理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能更好地實現信息記錄去紙質化、社區服務快捷化、設施配備便民化、居民娛樂多樣化等。
一、社區的公共安全管理技術及成果
智慧社區的公共安全管理是以信息化驅動的垂直管理加上以橫向塊狀管理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治理模式。有利于調動城市與社區的力量,有效的綜合性減輕包括自然與人為災害以及各類突發事件給社區安全帶來的影響。[2]
美湖社區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治理技術,主要是使用互聯網+技術,云信息平臺,云監控和公安部門的網上報警系統。在管控社區內外部人員出入、社區安保、緊急情況報警燈方面有著強大作用。居民享受安保服務只需安裝“一號社區APP”即可。該軟件是由第三方公司研制開發的,內容設置和應用操作是由社區服務站的人員進行管理的。它的便捷之處在于,使用的業主可以通過手機軟件遠程操控門禁系統。若有社區外部人員來訪,業主還可通過手機操作,與安置攝像頭的單元門外的訪客進行視頻通話。在訪客進入小區前先,小區大門門禁上方的攝像頭會將訪客照片發給小區業主,業主若拒絕訪客來訪,可通過手機端關閉社區門禁。而社區工作站的后臺,也會全程監控進出社區大門的人員情況,如有公安系統公開通報的危險人員進入,社區的安保系統會預先識別他的體態外貌,一旦符合危險人員的身份,社區內的報警裝置會自動鳴笛。此外,社區物業大樓的一層為公開云監控大廳,大廳的墻壁和墻頂鋪滿了電子顯示屏,大廳每天有六到七位工作人員會在崗監控顯示屏中的社區情況,確保社區各個角落的公共安全。
此外,為確保安全軟件的信息不泄露,在“一號社區”安保軟件使用的安全隱私方面,美湖社區也進行嚴格把關,實現公共安全管理的層次化。“一號社區”的用戶,在注冊前首先需要在社區安保平臺向物業發出申請,進行備案。并且要說明其居住的具體地址并上傳本人照片。社區工作人員在收到申請后,會先上門進行核實,若情況屬實則在管理后臺通過;情況虛假的就會駁回申請,以避免社區無關人員隨意進出社區。業主的軟件賬號注冊成功后,APP就會自動匹配該業主所在的房屋信息并開通用戶功能,當業主的注冊手機號碼與預留物業中心的手機號碼一致時,用戶在“我家”,“我的房屋”中就可看到其對應的房屋信息并體驗門禁服務了。但其他相關家屬、租客等就需要手動填寫軟件申請信息,待物業中心審核通過后才能注冊使用。
二、社區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和成果
美湖社區便民服務包括社區養老、醫療、環保、政務信息查詢、法律援助、黨員服務、就業服務等方面。社區在便民服務方面的管理主要也是依賴互聯網和物聯網科技,將管理對象網格化、層次化、系統化。
“智慧美湖”是美湖社區自主開發的智慧化管理系統。它是由第三方軟件公司開發的“智慧美湖APP”、“中慧大數據”、“濱湖e網通”、“公益智圖”、“智慧云平臺”等數據平臺組成的。其搭載的“社區網格化管理”、“社區醫療”、“黨員服務”、“就業服務”、“志愿服務”、“辦事指南”、“信息咨詢”等社區必備的基礎功能平臺,應用也十分廣泛。
在社區醫療和養老方面,社區治理也更多依靠互聯網和物聯網的便捷和高效,為居民提供快捷滿意的服務。社區工作人員為不使用智能手機或習慣于傳統刷卡開門方式的老年居民發放一張“社區一卡通”。它可以起到門禁控制、居民信息存儲、就診信息記錄等功能。每一位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都有自己獨立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其問診情況等均由醫生負責記錄。
在養老方面,美湖社區為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均提供不同的服務。在家庭養老方面,社區鼓勵養老家庭安裝“智慧美湖APP”。通過手機軟件,社區工作人員可以及時獲取老年人的實時需求,如網上訂餐、上門照護等。同時,“社區全要素網格通”與“智慧美湖系統”的聯合使用也使美湖社區的智慧養老服務如虎添翼。“社區網格員”在定期走訪時,不僅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老年群體生活的現狀和家庭情況,還可對其需求進行記錄和反饋。軟件的應用對于社區掌握老年人居家生活及人際關系、興趣愛好、近期需求及長期需求等數據的獲得提供了極大的支持。更加便利了對老年群體的信息管理及養老服務的完善和發展。
在社區養老方面,美湖目前建有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其目的在于幫助社區內的老年人增進代際溝通,關注老人身心狀態,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與家庭疏導服務,以減輕家庭養老負擔。美湖社區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包含老人日間照護室、理發室、老人食堂、健身房、棋牌娛樂室、心理疏導小屋、醫養結合中心等基礎設施,涵蓋了老人日常基本需求。此外還專門設有社區食堂,每份售價6元。菜品標準按照市場上30元一份的標準進行營養搭配,飯后還有水果粗糧等健康食品供應。該食堂只面向社區居民開放,而能進入其中就餐的居民更是需要符合各類條件,其主要目的是為方便社區內的老年人、殘疾人及貧困戶等弱勢群體的生活。此外,餐廳的出入口都裝有攝像頭,通過相關平臺可計算出每日客流量和就餐時間。以充分利用資源,進行進一步的硬件設備改造,更好的發掘和滿足居民的飲食需求。
美湖社區的養老模式,除了“智慧養老”外還采用了“互助養老”模式。互助養老的參與者多為五十至六十歲左右的低齡老人,由他們自愿組成社區服務志愿者隊伍,組成照護高齡老人的服務志愿者團。服務開展進程統一由美湖社區志愿者平臺記錄管理。該志愿者平臺與美湖社區的智慧數據平臺連接。“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內的所有活動房間,均需刷卡進入,志愿者每一次刷卡即可記入照護工作時數。這樣,社區內參與過志愿服務的低齡老年人即可根據工作時數相應的福利政策,免費享受需刷卡對應的社區服務。社區養老除志愿服務外,社區還于2018年8月,引入了專業的營利性養老機構,為社區內老人提供專業化照護服務。養老機構的工作主要包括進入社區走訪調研,來統計社區內患病、重癥等老人的情況并對其提供照護服務。每一位走訪的工作人員都會使用其機構特定的APP,該APP具有定位功能,并且能實時將工作人員的服務狀態反饋到社區的相應監控大屏上。共有“走訪路上、正在走訪、服務中、已服務完成、已評價完成”五種相應狀態的顏色符號在監控大屏上顯示。美湖社區以此來管理第三方服務機構的服務狀態及質量。
在個人服務方面,美湖社區還設立了“無人律所”。該“無人律所”由當地司法局引入,主要提供一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等服務。有需求的居民可進入“無人律所”與當地律師進行網絡面對面視頻咨詢。“無人律所”的設立不僅提供了便捷性,還有一定的隱私性,為那些不方便與律師實地見面的居民提供了便捷服務。而在社區環保方面,社區引入了一批智能垃圾桶——“小黃狗”垃圾分類機。它可以自動將居民丟棄的垃圾進行分類,減少了垃圾回收站的工作量。
三、總結
“美湖社區”在實現全方位“智慧化”管理的同時,也顯現出特定群體享用“智慧化”服務的弊端,特別是對智能手機操作不熟的部分老年群體。對于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來說,智慧化服務很難普及和推廣。而目前社區在此方面也沒有詳細的解決措施。建議社區可為老年群體定量研制操作便捷的智能化服務系統和對應的操作產品,解決自主養老的老年群體對享受養老服務的剛性需求。
美湖社區的社區治理模式更為層次化、智能化、網格化。這種以“居民至上,一切以居民的利益為優先,努力打造一個服務完善、功能先進、智慧便捷的社區”的工作理念,也讓美湖社區的居民有著較高的生活幸福感。這也使得美湖社區的治理能在居民的積極配合和推動下,不斷順利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周馨.智慧社區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分析[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7(10):100-102.
[2]丁雷,薛斌.智慧城市社區公共安全防控體系建設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0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