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秉南 王偉韜
【摘 要】能源是當今整個世界發展的基本動力,隨著人類社會的進程,傳統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已經逐漸枯竭,無法滿足人類目前的需求。而且使用傳統能源所造成的生態破壞,也成為了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個重大危機!所以對于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的戰略核心。
【關鍵詞】能源工程;新能源;傳統能源
一、新能源的定義
什么是新能源?新能源(NE):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等。
二、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優劣勢
傳統能源一般指常規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多為不可再生能源,且儲存量有限。現階段的傳統能源在當今的科技條件下,已被人們廣泛使用,相對應的技術已經成熟,但缺點也不可忽視,傳統能源對于環境的污染較大,如溫室效應,酸雨,水質,空氣污染等,同時傳統能源的儲量有限,最終終會用耗盡的一天。
而相對新能源來說,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儲量巨大,并且更為環保,大大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但相對的,新能源的開發要比傳統能源困難得多,相對應的技術上未成熟,開發所需要的資金龐大。
三、傳統能源的局限性
就現階段而言,常用的傳統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氣,核能(如核裂變能,核裂變能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就已經被人類開發使用,在當時來說是一種新能源,但到了80年代,核裂變能已被世界上多數國家認定為傳統能源,相應的技術也已經趨近完善)。
上述的傳統能源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在使用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會加劇溫室效應。
其中煤炭使用,會產生或釋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粉塵,如SO2等。SO2不僅污染空氣,還會造成影響礦區植物的生長,更會導致酸雨的產生。酸雨不僅能大規模破壞森林與農作物,更會導致水質酸化,從而使大部分水生生物死亡。
石油的污染更不可忽視。石油除了在使用過程中釋放有毒有害氣體外,它本身就屬于一種污染源。石油本身的污染可分為三個方向:一是大氣污染,表現為油氣揮發物與其它有害氣體被太陽紫外線照射后,發生的理化反應污染。產生致癌物質和溫室效應,破話臭氧層等。二是污染土地,石油物質進入土壤后,會引起土壤理化特性的變化,主要為淤堵土壤孔隙結構,使其被破壞,使之鹽堿化,瀝青化,板結化,使土壤的透水性降低;石油物質富含反應基,能夠與土壤中的無機氮,磷結合并限制硝化作用和脫磷酸作用,從而使土地的有效氮,磷含量減少,導致土地的碳氮比和碳磷比的變化,大大降低了土壤中的養分,使植被死亡。三是污染水體,土壤中的石油向下滲透會污染地下水,或被雨水攜帶污染地表水,或海上溢油,有研究表明,長期使用被含有石油的污水灌溉農作物,會導致農作物減產,生長受阻,康蟲害性降低,甚至導致作物死亡。若人類長期食用這類污水會大大提高癌癥的幾率。石油對大海的危害也很大,石油在海上大規模泄露時,會在海面覆蓋一層油膜,隔絕海面與大氣的接觸,妨礙大氣中的氧溶如海水中,使海水含氧量降低,從而導致海中的魚類和其他生物的死亡。
核能,核能作為上個世紀中葉的新能源,在當今乃至未來的數十年內將會成為世界能源的主體,核能的效率遠高于其他傳統能源,1千克鈾-235全部裂變放出的能量相當于2700噸標準煤燃燒放出的能量。但在高效率的同時,核能的危險性也遠高于其他傳統能源,核電站在運行的時候,的確不排放二氧化碳及其它化學污染物,但并不代表核電沒有排放,核電站常規運行中,會排放反射性物質氚,乏燃料中有巨量的放射性物質,如銫137,銫135,鍶90,锝99,氪85,鈾,钚和其它放射性錒系元素等。這些放射性元素量大,輻射強,對生物圈和人類都有巨大的危害。這些放射性污染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比化學污染長得多,而且無法處理,只能等它們在幾百到幾百萬,乃至幾億年的時間尺度內慢慢衰減。而且就目前而言,核廢料的處理方法多為陸地深埋法或送人太空,并沒有一個經濟,有效,環保的處理方法。
四、新能源的開發現狀
(一)風能
全球風能的蘊量巨大,相比于可開發使用的水能總量都要大10倍!2016 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為 54,642MW,過去 15 年復合增長率為 15.25%;截至 2016 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86,790MW,過去 15 年復合增長率為 22.25%。而同期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49.53%,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23,328MW(臨時數據),占當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42.7%,位居全球第一。在風能急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挑戰性的問題,如棄風限電,風力不穩定等問題。
“棄風限電”是指在風電機組設備狀態正常、風況良好的情況下,由于種種原因風電場被迫暫停部分機組發電的現象。如欠發展地區擁有充足的風力,消耗的電力遠低于生產的電力,多出來的電力遠距離運輸困難,便會出現棄風限電。
(二)太陽能
盡管太陽輻射到地球大氣層的能量僅為其總輻射能量的22億分之一,但已高達173,000TW,也就是說太陽每秒鐘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于500萬噸煤,每秒照射到地球的能量則為1.465×10^14焦。若能充分開發太陽能,能源危機的問題解決迎刃而解了。
就目前來說,開發太陽能有著以下幾大難題:
1.不穩定性,由于受到晝夜、季節、地理緯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晴、陰、云、雨等隨機因素的影響,所以,到達某一地面的太陽輻照度既是間斷的,又是極不穩定的,這給太陽能的大規模應用增加了難度。
2.效率低和成本高:太陽能利用的發展水平,有些方面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技術上也是成熟的。但有的太陽能利用裝置,因為效率偏低,成本較高,現在的實驗室利用效率也不超過30%,總的來說,經濟性還不能與常規能源相競爭。
3.太陽能板污染:現階段,太陽能板是有一定壽命的,一般最多3-5年就需要換一次太陽能板,而換下來的太陽能板則非常難被大自然分解,從而造成相當大的污染。要想開發太陽能,這些問題必須要解決。
五、能源工程及自動化
能源工程及自動化專業順應國家節能減排和發展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政策需要,培養能源工業急需掌握清潔能源(特別是太陽能、風能的大規模利用)、發電技術、節能技術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能源工程及自動化包括能源工程、能源自動化及清潔能源的利用,研究能源的轉換、傳輸與利用及與之相關的系統與設備,研究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是與新興能源、清潔能源的發展密切相關的科學。
【參考文獻】
[1]楊彬.新能源企業工程建設造價分析[J].知識經濟,2017(22):85-86.
[2]賈晨光.新能源工程機械特點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35(09):96-98.
[3]杜志發,吳華平.探究企業戰略發展環境的邏輯[J].中國石油企業,2016(Z1):99-101.
[4]陳學俊.能源工程的發展與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