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 要】中國工筆花鳥畫發展歷史悠久,千百年來,中國工筆花鳥畫有過輝煌時期,也有過平淡期。但總體來說,中國工筆花鳥畫是不斷發展進步的,并且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關鍵詞】中國工筆花鳥畫;歷史;發展
中國工筆花鳥畫源遠流長,在新石器時期的陶器上、商周青銅器上、戰國的帛畫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審美的提高,工筆花鳥畫不斷改進和創新,時至今日,工筆花鳥畫發展的更具有趣味性和觀賞性。
一、中國工筆花鳥畫發展歷程
中國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歷程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工筆花鳥畫作品《人物龍鳳圖》,秦漢時期的工筆花鳥畫加入了賦色技巧,內容上也能反映當時生活形態。魏晉南北朝時期,工筆花鳥畫有了相對獨立的主題。宋代的工筆花鳥畫達到了巔峰時期,以其精細的風格在中國工筆花鳥畫發展歷程中獨樹一幟,推動了中國工筆花鳥畫領域的探索。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工筆花鳥畫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進行了不斷的發展和創新,煥發生機和活力,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近代中國工筆花鳥畫名家
金鴻鈞,別名愛新覺金鴻鈞,滿族愛新覺羅氏后裔,1937年9月生于北京,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名譽會長,中國中國文聯牡丹書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等。他的工筆重彩花鳥畫已完成了傳統型到現代型的轉變。在他筆下,狀物傳神的要求已經不是難事了,而是更高境界的抒情,通過花鳥畫來抒發時代之情,人民之情,則還是要窮畢生之力來追求的大目標。代表作品有《生生不已》、《榕根》、《石壁榕根》、《幽谷玉妝》、《葉落歸根》、《枝繁花盛》、《南國春早》、《萬紫千紅》等。出版有《牡丹畫譜》、《工筆花鳥畫技法》、《金鴻鈞畫集》、《金鴻鈞花鳥畫集》等。
喻繼高,別署云嶺堂,1932年7月生于江蘇銅山。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牡丹書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當代工筆重彩畫學會副會長等。他的作品既吸收了宋院體畫的風格,也吸收了民間藝術的特色,擅長工筆重彩花鳥,畫風典雅秀麗,雍容豁達,富有時代氣息。1959年應邀為北京人民大會堂作《孔雀圖》(合作),為釣魚臺國賓館作《牡丹群鶴》。代表作品有《牡丹銀雉》、《芭蕉丹柿》、《葡萄小鳥》、《櫻花小鳥》、《玉蘭錦雞》、《荷香鴨肥》。出版《喻繼高工筆畫畫集》。
張桂枝,1947年10月生于河北鹽山,師從金鴻鈞、漙佐,現為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中國畫院院士、一級美術師,中國畫院副院長等。繪畫和書法有著深厚的底蘊,擅長動物、花鳥工筆畫,,代表作品有《春韻》、《戲貓圖》、《華夏雄風》、《百虎圖》、《百貓圖》、《群芳圖》等,岀版有《張桂枝畫集》、《張桂枝工筆畫集》、《中國工筆名家——張桂枝畫集》。
龔文楨,1945年生于北京,師承著名畫家田世光教授,現為中國畫研究院一級畫家。自幼研習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尤為注重寫生,追求嚴謹大方、清麗典雅的藝術風格。代表作品有《山里紅》、《霜重色愈濃》、《山茶》等,著有《龔文楨、工筆花鳥畫集》。
賈廣健,別名大涵,1964年1月生于河北省永清縣。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研究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教授,國家一級畫家。出版專著專集十余種,代表作品有《秋籟無聲》《藕花秋雨》《寒河晴晚》《冷月》《雪》。
三、中國工筆花鳥畫的繪畫方法
中國工筆花鳥畫以花卉、禽鳥、蔬果、蟲魚、走獸為題材,采用勾線、設色等手段進行繪畫。勾線是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命脈,是工筆畫的基礎,線條的長短、粗細、流暢度、墨色的濃淡都是表現線條的有力手段。要學會去分析物體的結構,根據物體的轉折變化勾勒出線條本身的節奏和韻律。勾勒花瓣時要勾成飽滿、有彈性的弧形,表現出花的柔美。勾勒枝干時用筆要渾厚有力,表現出枝干的遒勁。設色的方法有平涂、統染、點染、分染、提染、罩染、烘染、醒染等,通過顏色強調整體明暗與色彩關系,讓畫面更加飽滿、生動。
現代工筆畫的繪畫技法在三礬九染的基礎上,運用各種繪畫新觀念、新材料,借鑒油畫、水彩、版畫的繪畫方法,大膽探索出一些特殊的繪畫技法,創作了許多富有強烈時代特征和藝術感染力的全新工筆畫,拓寬了現代工筆畫創作的路徑和視野,有沖彩法、揉紙法、拓印法、撒鹽法等。沖彩法:現代工筆常用肌理手法。在熟宣上先涂上某種顏色,在底色還沒有干的時候趁濕潤沖入別的色彩或清水或膠礬等。利用水和色的交融,產生一種斑駁無序的自然肌理美感。繪制老干、坡石等處常用。“撞粉法”、“灑鹽法”所運用的原理皆和沖彩法類似。揉紙法就是根據需要,將紙揉成規則或不規則紋路,展平后處理,可得出特別的肌理效果。拓印法就是運用樹葉、繩子、麻批子、松針、席子、蠅拍、木板花紋等以顯示墨色之形跡與深淺變化,巧妙的借助實物的紋理。撒鹽法就是在鋪好底色后,直接趁濕度在畫面需要的位置撒上食鹽,隨其自然滲入融化,會產生雪花似肌理效果。
四、結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和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中國工筆花鳥畫不斷探索,力爭在潮流中與時俱進,同時又保存優秀的傳統畫法。
【參考文獻】
[1]徐曉潔.現代工筆畫制作性技法探析[D].贛南師范學院,2011.
[2]吳曉華.當代工筆花鳥畫多元構圖形態研究[D].河北大學,2017.
[3]呂龍.當代工筆花鳥畫對宋代寫實之風的繼承和發展[D].西安美術學院,2013.
[4]王嬋.淺談中國工筆花鳥畫藝術的發展[J].戲劇之家,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