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欣
【摘 要】電視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新聞傳播信息渠道。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來,人類越來越進步,進而造成了更多的新媒體。在這種背景下,傳播信息渠道出現了新變化。先進科技應用以及人們對信息需求出現的新媒體。新媒體形式對電視新聞制作方式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對電視新聞采編業務的進行以及傳統理念都發揮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在對媒體融合概念以及內容進行介紹的基礎上,從五個方面分析了媒體融合對電視新聞采編業務的影響。
【關鍵詞】媒體融合;電視新聞采編業務;影響
目前,媒體融合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其也推動了新聞業務發展,特別是對新聞采編工作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它主要目的是對信息進行傳播,通過網絡建立傳播信息平臺。融合各類媒介的過程也稱媒體融合[1]。媒體融合加快了傳媒市場的一體化進程,并且造成了跨平臺自由流動和傳統媒體界限不斷淡化。媒體融合對人們收看電視新聞習慣以及生活方式進行改變,通過不斷對媒介進行改革以及創新,推出人們所喜愛的作品,讓電視新聞以及觀眾視線了全方位的對接,促進社會持續健康的發展[2]。本文在對媒體融合概念以及內容進行介紹的基礎上,從媒介融合讓新聞采編業務外部環境向著一體化方面發展,媒介融合使新聞采編業務的內部主體向多元化過渡,電視新聞采編業務的流程發生變革,電視新聞報道挖掘模式更有深度與廣度等五個方面分析了媒體融合對電視新聞采編業務的影響。
一、媒介融合含義以及內容
1.媒介融合含義
媒介融合是利用不一樣形式的媒介融合到一起。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為因為目前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應用相似或者形同的傳播技術,進而實現不同媒體之間融合,其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3]。
2.媒介融合內容
新聞媒介融合主要的內容含有下面幾個方面:首先,表達融合,不同新聞媒體編輯、記者等工作人員在呈現真實新聞事件過程當中能夠對融合媒體進行應用。這類新聞表達方式能夠給廣大觀眾帶來比較震撼的視覺效果。
其次,結構融合。它是新聞分配和采集基礎當中發生的。例如:電視和報紙兩個新梅媒體,兩者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電視臺在對新聞報道節目進行制作的時候,能夠邀請報紙媒體記者以及編輯。報紙媒體為了通過電視媒體傳播自身的新聞事件,邀請電視臺內部工作人員進行制作和電視臺需求相同的新聞產品。
二、媒介融合對電視新聞采編業務的影響
1.媒介融合讓新聞采編業務外部環境向著一體化方面發展
媒介融合最早來源美國,其主要指各種媒體相互之間融合形成的一個整體。國家法律法規直接對新聞媒體趨勢以及動向進行影響。隨著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影響不斷顯現。新傳播媒體和方式也對傳統媒體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和威脅。媒介融合讓各類媒介形成新的共同競爭市場,這就推動了媒介一體化進程。但是,這個新市場包含了許多媒介主體,其中有電視、報紙、新聞、數字媒體以及廣播等等。他們一同構成了市場的主體。但是,隨著主體越來越多,電視新聞競爭也受到比較大的威脅。和傳統媒介發展方式相對比,媒介融合背景當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另外也推動了信息資源共享以及變革。所以,電視新聞媒介傳播主體競爭不斷加大,進而加速了媒介融合一體化發展進程。
2.媒介融合使新聞采編業務的內部主體向多元化過渡
目前,媒介融合不斷加速,新聞電視主題逐漸出現了改變,從過去單一的主體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來,電子信息產業也面臨新的載體。廣大觀眾對日常生活內所能夠接收到的新能也可以實時的進行傳播。著對電視新聞采編業務在空間以及時間方面的限制起到了一定的改變。廣大觀眾可以通過手機以及網絡來實時的傳播和分享新聞信息,進而減小了新聞準入的門檻。普通大眾能夠利用手中的設備加入新聞采編過程中去,甚至可以利用手機或筆記本等移動設備在微博、微信等平臺挖掘或搜索新聞并分享至網絡上,這給新聞采編工作帶來了便利。它充實了信息來源,彌補了在傳統新聞采編工作過程中的缺陷,也使新聞采編信息量更為全面、詳細、具體,準確把握外部市場信息,緊跟觀眾眼球,緊抓大眾心理特點,從而可以不斷提升電視新聞的競爭力。
3.電視新聞采編業務的流程發生變革
傳統新聞采編工作以單一媒體作為依托,從而實現采編工作。在當前媒介融合的情況下,新聞采編工作能夠依托網路信息平臺采集新聞信息,從而實現信息的共享與交流。然而由于各類媒介對于新聞信息的敘述風格存在差異,因此各類媒體要想獲得觀眾關注就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所以只有創新新聞采編工作、創立獨特風格才能夠在龐大的新聞信息中凸顯出來。通過各媒介間的相互融合整合生產新聞的流程利用獨特風格與方式,并傳播與共享新聞信息,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滿足當前觀眾對信息的需求。
4.電視新聞報道挖掘模式更有深度與廣度
媒介融合的新環境導致傳統的新聞報道已無法滿足大眾對新聞的要求,因此變革新聞報道模式已刻不容緩。利用多層次、多角度挖掘新聞信息,并從結構與形式方面對新聞信息進行改革,深度挖掘信息成為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重要內容。媒介融合使得新聞報道向全局化、多視角的報道形式發展,從而不斷實現其多樣化、多角度、多層次的報道,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聞報道全面剖析了新聞的價值,深度剖析與整合了和新聞相關的資源信息,也深入剖析了新聞產生的原因及過程,讓受眾充分了解此新聞的起因與過程,避免大眾斷章取義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全方位報道新聞也引發受眾的思考,從而對其產生積極的影響。
5.在電視新聞采編過程中整合優化信息,完善業務進程
傳統采編業務主要是將新聞信息,如視頻、音頻、圖像、文字資料等進行加工與整合,而電視新聞則以音頻、視頻、圖像資料為主,讓電視受眾獲取更直觀的視覺信息。媒介融合把手機、筆記本、電視機有效地聯系了起來,通過無線網絡、寬帶網絡、機頂盒等方式實現數字化電視、移動化電視和互動化電視。網絡的特點是資源共享性與互動性,而且龐大的數據庫資源成為它最明顯的優勢,同時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采集與選擇新聞類信息內容。因此信息傳播方式對電視新聞采編業務人員也有新的要求,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需具備較高的素質與能力,主要是信息的采集和后期的制作,而對駐外記者要求就更加嚴格,他們會同時被安排做前期與后期的信息采集工作,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三、結語
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意識到傳媒環境的變化和傳播信息的模式的變革。要對電視新聞進行準確而合理的定位,利用新媒體與受眾互動,讓新聞信息不斷增值,只有這樣才能讓新聞作品產生更大的影響,同時實現資源共享和提升媒介的品牌影響力。準確把握與利用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技巧與特點,對電視新聞進行深化改革與創新,從而滿足觀眾對信息的需求,提高媒介的競爭力,也增強電視新聞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沈丹洪,吳瑤,范天怡.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電視媒體與新媒體互聯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6(04):51.
[2]王庚年.順應時代要求走融合發展之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媒體融合實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11):21-22.
[3]王向君.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探析[J].傳播與版權,2016(0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