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可云 黎曉鳳
摘要:黨風廉政建設是強化反腐敗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民辦高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內容,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重要保障。但是當前民辦高校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兩個責任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本主要就民辦高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應的解決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民辦高校? ?黨風廉政建設? ?兩個責任
一、民辦高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中存在的問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首次提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簡稱為“兩個責任”)。在民辦高校中,在落實“兩個責任”時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當前,很多民辦高校領導認為教學科研才是主業,并非是反腐倡廉的重要領域,因此對于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采取的相關措施力度不夠,其貫徹實施仍然停留在召開會議、制定文件等層面上,未能根據自身的實際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進而制定可行性的有效對策。還有一些領導對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相關內容和內涵不予研究,疏于學習,對其相關規定和要求不是十分了解,其貫徹執行更多的流于形式[1]。另外,很多領導認為黨風廉政建設是紀委的工作,與自己沒有任何的關系,黨委往往“只掛帥不出征”,主體責任落入虛化空轉。一些基層干部認為本單位業務單一,只需要潔身自好、廉潔自律,不違法違紀,就是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二)工作職責不明確
民辦高校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之間的界限不明確,各自的權責不清晰,很多民辦高校雖然制定了相關的辦法措施來貫徹落實“兩個責任”,通過任務分解等方式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行安排,但是由于責任內容過于空泛、責任條款過于籠統、簽訂的責任書過于“標準化”,未能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不同的層次級別、不同的工作崗位等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責任清單,因此落實效果并不理想[2]。一些領導對自身的職責內容、工作目標、工作內容等不是十分清楚,因此不能有效的各負其責,阻礙著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還存在一些職能部門和干部敷衍應付,總想等著上級出文件,提辦法,然后生硬的照搬照抄,沒有將其與自身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提出具體的實施辦法,因此缺乏可操作性和針對性。
(三)考核制度不完善
要想提高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學性,完善的考核制度是十分重要的。當前很多民辦高校的考核制度都不完善:一是一些民辦高校的責任考核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是根據自身經驗以及歷史傳統制定,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缺乏大眾的認同,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比較差;二是部分民辦高校的責任考核制度不健全,更多是進行定性規定,而有關定量規定的內容相對比較少[3];三是考核形式比較單一,很多民辦高校在對相關的工作進行考核時,多是年頭年尾抓一抓,并且以看資料和聽匯報為主。
(四)責任監督力度不夠
首先,責任監督隊伍力量薄弱,作為民辦高校的主要監督機構,民辦高校的紀委部門當前存在知識、經驗以及能力等方面不足的問題,無法根據“兩個責任”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嚴格進行監督工作,滿足新形勢的要求。其次,民辦高校的監督機構獨立性相對比較低,需要接受民辦高校黨委以及上一級紀委部門的領導,在實施監督責任時,其權力行使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后,群眾監督基礎不扎實。一些民辦高校不重視廣大師生在監督中的重要作用,僅僅依靠紀檢、審計等部門實施監督,很難實現黨風廉政建設目的。
二、民辦高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有效對策
(一)增強責任意識
提高思想認識是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基礎,因此應當強化思想認識。具體來說,首先,應當增強黨委主體責任意識。黨風廉政建設的成敗與黨委落實主體責任的好壞有著直接的關系,黨委要想很好的落實主體責任,應當強化自身在黨風廉政建設上的領導責任,統一部署學校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和整體規劃建設工作,并在這一過程中始終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黨風廉政建設的實踐工作中,黨委需要親自過問其中的重大問題,并且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及時解決工作中的障礙和阻力,便于紀委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4]。其次,增強紀委監督責任意識。紀委應當認真檢查反腐倡廉工作的完成情況,正風肅紀,緊扣監督主題,兢兢業業的做好本職工作,對于不該管的事務絕不插手,不斷增強自身的監督意識,勇于擔當監督責任,不要畏懼權力,善于監督并且敢于進行監督,嚴格考核、嚴格追責、嚴格監督,嚴厲的懲治相關的腐敗行為,避免出現監督缺位現象。
(二)健全責任體系
首先,分解細化責任,聚焦主責。黨委的主體責任主要包括糾正責任、用人責任、支持責任、強化監督責任,這是進行責任追究和考核的前提。而紀委的監督責任指的是執紀主體、監督主體、管理主體以及問責主體,做好“三轉”工作以及“五項經常性工作”。民辦高校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的相關責任進行細化和分解,形成一種“一把手”負總責,下屬各部門、各學院簽訂責任狀,下一級對上一級負責的領導責任體系,使每個部門以及個人可以明白自身的職責,進而各盡其責[5]。其次,明確責任要求。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應當明確各領導干部和職能部門工作目標,也就是要對中央的宏觀指導進行細化和量化。對相關任務的完成效果、完成時間進行一定的限制,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應當追究其責任,同時明確責任的相關要求,確保相關工作可以被高質量的完成。只有這樣,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才能正常的實現有章可循。
(三)健全責任機制
首先,加強廉潔教育,健全預警機制。民辦高校應當加強校園廉潔教育,這樣做可以促進廉潔理念、知識的傳播,培養廉潔精神和崇尚廉潔的風氣。民辦高校應當通過強化廉潔教育,在全校范圍內培育廉潔文化,使其得到全校領導重視、廣大師生的認同,促進責任主體自覺廉潔意識的形成,對其形成一種無形的約束,從源頭深處降低腐敗的可能性。其次,推進制度建廉,形成落實合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是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這同時也是深化黨風廉政建設的根本途徑。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在推進制度建廉的過程中,必須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整體的規劃,增強落實責任制的合力。
(四)完善責任考核監督體系
首先,依法行使權力,促進責任考核監督體系的完善。從考核方面上來看,相關的考核標準應當合理,保證責任追究的可操作性。構建科學的考核體系,對考察對象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察,將平時考核、定期考核、定性考核、定量考核結合在一起。保證考核方法的公正性,將其與科研、教學、管理等工作結合起來,與年度考核結合起來,使廉潔奉公可以成為自愿、自律的行為。及時公開考核結果,對表現突出者給予獎勵,反之則給予追責。其次,嚴格追究責任,堅固責任保障體系。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最后一道防火墻,責任追究必須做好有責必究,依法追責[6]。為此,一是要客觀應用考核結果,對于工作成績優秀的單位及個人給予相對應的表彰獎勵,而對于敷衍應付,不履行自身職責的單位及個人實施責任追究。針對群眾反應比較熱烈的,適當的給予提醒和警告。二是應用“一案雙查”甚至是“一案三查”的方式,層層倒逼,追究主體責任。三是堅決杜絕追責不到位、不追究的行為,對于違反相關規定的工作人員,嚴格追究其責任,并且在追求責任的過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據,通過這種嚴格的責任追究的實行,促進制度執行剛性的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民辦高校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不同程度的影響著其工作的順利開展。民辦高校應當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進而制定出有效的解決對策,推動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鐘慧容,蔣曉俊.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兩個責任”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2):12-14.
[2]魯曉峰,謝平.高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工作機制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0):102-103.
[3]羅文劍,于天姿.黨風廉政建設的“兩個責任”:內涵、關系與傳承[J].攀登(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6):26-30.
[4]孫偉義,姜琦,王興銘.高校黨員領導干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工作保障機制研究[J].吉林教育,2018,(07).
[5]周小舟,葛佳.新形勢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實踐淺探[J].青年時代,2017,(16).
[6]白一彤.淺議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在基層落實的有效途徑[J].現代企業文化,2017,(27):82-82.
(本文是2014年度廣西教育規劃專項課題,名稱:創新工作方式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編號:2014ZJ099;作者單位:廣西外國語學院;作者簡介:[1]賴可云,研究生,講師,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主要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2]黎曉鳳,研究生,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主要研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