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三恒
作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一項基本能力,注意力的高低可以說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都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邏輯性、抽象性都較強的數學課程而言,更需要學生在課堂中要有相當集中的注意力。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于處于好奇、多動階段的小學生而言,其注意力往往很難集中。因此,加強對小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培養可以是相當重要和必要的,其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對于高效課堂的建立也是至關重要的。
一、有關課堂注意力培養策略的分析
就小學生而言,由于其正處于心智發展的初級階段,好奇、多動是其最主要的特征。當然,也正是如此,也就使得其注意力持久性通常較短,如此一來也對其學習效率和效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對于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筆者認為可以從課前、課中、課后這三方面著手,具體而言可以這樣做:
(一)通過課前創設相關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將注意力集中起來
在課前,由于剛經歷了課間休息,很多學生對課間的游戲或活動還“念念不忘”,因此就這一階段而言,可以說是學生注意力最不集中的階段。因此,想要讓學生盡快進入角色,我們可以在這一階段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創設相關教學情境時,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小學生的想法和特征后,創設與時俱進的情境;同時,還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猜謎語等各種形式來開啟數學課堂教學,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二)通過課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就課中教學而言,如果教師長期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往往會使得學生感到沉悶,進而使其注意力不夠集中,影響其學習積極性和效率。因此,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嘗試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具體而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使教學方法多樣化:
1.通過使用幽默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就教師而言,在課堂中的語言表達是否準確、動作及表情是否豐富,都對學生注意力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那么,在課堂上應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進而來吸引和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呢?對此,筆者認為,首先,教師應博覽群書,只有有了豐富的知識積累和儲備,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使得語言更加生動、邏輯條理更加清晰,同時也能對內容做到精益求精。其次,我們都知道語言除了口頭語言外,還有肢體語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相應肢體語言的表達,通過這些有意識的動作,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以此來達到“此生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
2.通過直觀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注意力。想要使小學生的注意力能得到充分的集中,除了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幽默的語言外,還可以通過直觀的教具以及相關的動作表演等直觀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學習。同時,正如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言,抽象概念的掌握往往都是從動作開始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也可以采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來得出相關原理和概念的教學方式,來使其注意力集中在學習活動中。
3.通過借助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注意力。隨著當前科技的發展,在教學活動中,借助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可以說已經是相當普遍了。在實際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采用展示相關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圖文聲并茂的形式,來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內容上。
4.通過采用表揚的形式來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對小學生而言,大多都好表現,喜歡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表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對回答問題好、上課專心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在受到鼓勵后,學生在以后的課堂表現中會更加積極和出色,其注意力自然也是較高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為出色的同學拍手鼓勵,通過這一動作讓學生將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
5.通過游戲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上文筆者已提過,小學生所在的階段正是好動、好玩、好奇的時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些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因勢利導,創設相關的游戲環節,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通過停頓休整來提升學生注意力。在教學中,當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還可以嘗試停頓休整法,通過停止講課,對學生形成無形的刺激,進而使“分心”的學生因感受不到教師的聲音而恢復學習注意力。
7.通過巧妙的暗示來提升學生注意力。針對愛上課講話、好做小動作的學生,教師還可以通過眼神、手勢等巧妙的暗示動作來提醒并加強學生的注意力。
8.通過個別提醒的方式來加強學生注意力。當遇到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但暗示法又起不到作用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走到學生身邊,或整體其課本,或倚在其課桌旁等方式,來提醒其加強學習注意力。
(三)通過課后反思,為今后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基礎
對于教師而言,在課后要經常對課堂質量不高、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等教學現象進行反思,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思考。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糾正不良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進而為今后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在課后,教師還應反思師生關系是否到位,值得注意的是,對小學生而言,教師應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熱情,通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來構建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進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二、注意力培養的一些具體做法
作為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就如何提高學生數學課堂注意力談談自我的做法:
(一)直觀演示、集中注意有些知識能運用直觀教具的盡量采用直觀演示,并且多讓學生親手摸摸做做,讓學生親身感受。因為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好奇心、好動,直觀操作能給學生吸引力,這樣各種抽象的數學知識也就自然易學能懂,使之印象深刻。如在“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借助小棒這一學習工具來進行動手操作,在實際的操作中加強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先拿出29根小棒放在左邊,再拿6根放在右邊,問學生共有幾根小棒?學生回答35根,然后問你是怎樣得到35根的?學生有的說是數出來的;有的說從6根里拿出1根和9根放在一起,左邊是30根,30加5得35根;有的說先把9根和6根合起來是15根,20根加15根得35根。教師然后歸納出: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先算幾加幾得十幾,再算幾十加十幾得幾十幾。通過直觀操作,學生印象深刻,“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自然而然顯現在學生頭腦當中,學生也就更加注意課堂了。
(二)運用比喻,促進注意在教學中恰如其分地運用比喻能使抽象知識形象地、具體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注意力,喚起學生興趣,而且還可以引起學生聯想、啟迪學生思維。例如:教學“平方分米”后,要學生閉眼想一平方分米有多大。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舉出許多例子。一位學生說:“昨晚我沒有好好做作業,爸爸非常生氣,叭!叭!給我幾個耳光。爸爸一巴掌的大小相當于一平方分米”。我補充一句:“我想你到死也忘不了平方分米的大小了”。全班活躍起來了,學生的課堂氛圍不僅輕松愉快,還牢牢地記住了所學的知識。
(三)一題多解,引起注意中高年級的應用題教學,是數學教學的難點,特別是有字時,要做到“一對、二端、三美觀”。“一對”就是寫的字要正確,嚴格按筆順規則來書寫漢字;“二端”就是把字寫端正,字型要規范;“三美觀”就是要把字寫勻稱、美觀,要筆筆到位、字字落實。老師寫好了范字,學生看了也會從心里產生一種“老師寫的字多好啊!”的感受,即使老師的字寫的不好,也應當重視寫字,同時要求學生更進一步努力。只有長期堅持練寫,才能使學生掌握書寫技巧,實現葉圣陶先生講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從而提高書寫水平。
(四)通過創設多樣化的競賽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對于小學生而言,單一的灌輸式教學往往會使其覺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對于如何把“玩”字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在作業中鼓勵學生。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可以對完成質量好的學生進行相應的鼓勵,比如可以在作業本中畫小紅旗、小愛心,在學期結束后根據得到的小紅旗、小愛心數量評比出星級作業,并對此給予一定的獎勵。如此一來,也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可以在學生之間形成對比,在其在競爭中更好的學習。
2.分組進行激烈賽。教師可以將班級分成不同的組別,再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諸如坐姿是否端正、小手是否放好等比賽,再對獲勝的小組進行相應的獎勵。通過讓學生在同組同學的監督下嚴格自己的行為,進而達到培養其注意力的目的。
3.個人搶占大風頭比賽。教師可以定時在班級舉行數學作業比賽,對于這個比賽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獲獎,并將寫得最好的作業張貼在教師供同學觀賞,在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同時,也為激發其他同學的競爭意識,讓班級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確立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把握其心理特點,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和競爭意識,引導其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通過采用多種教學活動,才有可能使其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當然,小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主要途徑在課堂,只有在有限的三四十分鐘的課堂時間里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注意力的培養和提高必須從細節抓起,并長期不懈的訓練,才能形成良好學習習慣與能力。
(作者單位:廣西凌云縣下甲鎮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