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學勇
摘 要:文章的結構層次對于文章的閱讀和理解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清晰的文章結構便于讀者的閱讀。
關鍵詞:文章;結構層次;劃分方法
什么是文章結構?文章結構是指文章內容的內在聯系,其目的在于合理、有序、層次清晰地表達文章的內容。抓住了文章的結構層次,也就能夠很好地把握住文章的內容。
如果用一個人來比喻,段落只是外在的一些具象,如同人的頭發、眼睛、鼻子、肚子、大腿等。他們只是文章結構的組成部分,還不能完全等同于文章結構。段落和結構的關系就如同人的頭發、眼睛、鼻子對于頭部,肚子對于身子,臀部、大小腿、腳對于腿部。文章結構其實已經上升到了一種思維方式,它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一些具象,而且是已經把這些具象做了一些歸類,這樣的歸類要更為簡潔、更為有序,可以讓我們一目了然地感覺整體。
弄懂結構和段落的關系之后我們來說一說材料和段落之間的聯系。
材料和段落是我們一眼看上去就一目了然的文章的外在形象。材料分布在段落之中。如果還是用人來比喻,材料要更為細小、更為具體,比如說眼睛是頭部結構的一個段落,那么材料就包括了眼珠(黑、白部分)、眼眶、眼睫毛等部分。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弄明白材料、段落、結構、內容之間的關系了。材料是最原始的、更為細小、更為具體的、相對雜亂的具象;段落是對材料的一個歸類,已經屬于思維的范疇,但仍然表現為具象;而結構層次又是對段落的一種歸類,是一種思維模式,它仍然可以表現為一種具象,但必須在思維的框架內;內容其實也就是材料,但在段落、結構的作用下,它已經變得很有規律、很有序、很有條理。它們之間的邏輯順序是:內容決定結構、結構決定段落、段落決定材料;反過來則是:材料反映段落、段落反映結構、結構反映內容。如果再加上內容和主題的關系,一篇文章就可以弄明白了,即主題決定內容,內容反映主題。
主題、內容、結構、段落、材料,再加上語言這一特定表現載體,我們就可以看到一篇文章了。而弄懂了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我們就可以來講文章結構的劃分了。
那么,怎么樣才可以做到正確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呢?
有這樣一則故事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人,她和配偶吵完架,心里非常生氣,于是就把結婚戒指扔出了窗戶。可是后來冷靜下來一想,沒必要拿戒指生氣,于是準備把戒指找回來,怎么辦呢?沒什么辦法,她只得從窗下的草皮慢慢找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有些事情,不要試圖找捷徑,你必須老老實實地從頭開始。文章結構的劃分也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也必須老老實實地從頭開始。所以,我的做法是,在劃分文章結構之前,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文章使用的材料有哪些,文章的段落如何安排,接下來才是考慮文章的結構層次,這是不可逾越的過程。
以上是劃分文章結構層次最一般,也是最有效的劃分方法。但文章有短有長,有各種文體,我們是不是還要考慮更多的要素呢?
的確如此。
人的思維真的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但它其實并沒有天馬行空,它是有規律可循的。
如同我們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是有開始、有過程、有結束一樣,我們在一件具體的事物、一篇具體的文章里的思維過程仍然是開始、過程,結束,我們在寫一篇作文的時候考慮的其實還是開始(怎么開始)、過程(怎么展開)、結束(怎么收攏)。
所以,我的理解是,文章結構就是開始、過程、結束的思維過程。一篇文章我們要考慮的是怎么開始、怎么展開、怎么收攏。具體來講,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開始有什么目的?用了什么樣的技巧?展開的方式是什么?有哪些技巧?收攏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技巧?循著這樣的思路,一篇文章的結構、內容、特色一切盡在眼底。
開頭其實就是話引子。所以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尤其是在劃分文章結構的時候,一定不要拘泥于那些技巧,最核心的東西是,話題引出來了沒有,這是判定文章開頭的重要因素。
其次,思考怎么展開。
僅就結構來講,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陷在浩瀚的內容和繚亂的技巧里,我們要關注內容的轉換,尤其是具有總結性的句子,因為這意味著展開的結束。
最后,想想怎么收攏。
對于劃分結構層次來講,展開的結束意味著收攏的開始,技巧固然重要,但思維必須止于結束,否則永遠沒有結局。
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課《為你打開一扇門》,教參上結構的劃分是這樣的:第一部分1、2段,用門引出對象;第二部分3、4段,描寫文學;第三部分,總結文學的重要作用。如果按照這樣的劃分,學生很難理解,甚至連老師都沒辦法理解。開頭的目的是什么,引出話題。本文的話題不是“門”,而是“文學”,作者確實是通過“門”來引,但直到第三段它才點到文學,所以文章的第一部分我認為應該是1、2、3段,而不是1、2段。
至此,我們明白了,文章結構的劃分原則上就是考慮開頭、過程和結尾。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批判說這樣的思維是一種八股思維,認為這樣的思維會毀了文學藝術。但我以為,就中學生來講,告訴他們這樣的思維沒有什么錯,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大師的技巧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特殊情況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但一切特殊源于一般。只要你掌握住了一般的思維模式,那么請記住:萬變不離其宗。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