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海
摘 要:英語在初中階段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中考考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分數,若學生的英語學科中出現“缺腿”,將會對學生整體成績產生消極影響。現階段初中生在英語學習時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出現英語學習困難的現象。概述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以及教學策略研究,希望能在研究初中英語學困生教學方法的同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困生;教學策略;研究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出現中途掉隊的現象十分常見,所以教師、學生、家長需要三方共同努力,使用各類有效的方法開展教學的引入,進而增大教學密度,深化教學難度,以避免學困生中途掉隊。
一、指導方法,明確教學目標
英語學困生中最難解決的問題是單詞的背誦問題,由于單詞是其他模塊學習的基礎所在,若學生單詞背誦有問題,單詞累積量必然會減少,必然對學生的閱讀、寫作、聽力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帶來消極影響。音標是小學和初中銜接階段學生要牢固掌握的固定學習環節,對于學困生而言,使用音標牢記單詞是解決學生單詞困境的最佳方式。所以教師要帶領初中階段的學生重新進行單詞和音標的學習,在初中階段教師最好找出一堂課帶領學生進行音標系統化歸納,通過歸納了解學生的音標掌握情況,補充學生語音學習上的問題,并指導學生掌握發音規律,進而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把好音標關,解決學生在背誦時遇到的問題,讓學生養成按音標拼讀記憶單詞的良好習慣,這樣不但能增進學生的單詞記憶能力,更能提高單詞記憶的效率[1]。
另外,部分學困生在學習的時候由于主動學生意識偏差,所以在預習和復習的時候主動意識不夠,沒有明確的預習核心。教師為能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在課堂教學前充當小老師,教師為學生準備8~10道判斷題或者5個問題,與同伴互答互問。教師在課前需要給學生提出兩三個問題,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并讓學生嚴格按照布置的內容進行細致的回答,若發現學生沒能按照要求完成,需要以打掃衛生為懲罰。長此以往,部分學困生會養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和學生習慣,這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言有積極的影響。
二、更新教學觀念,改進課堂教學
成功的教學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而并非對學生進行強制性地學習。新課改中,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開展素質教育,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教師可以創設情境,為學困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使學困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從訓練中加強英語體驗,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課堂教學的設計上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降低教學難度,提高學生的理解效率,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基于教材內容加強教學創新,激發學困生的積極性,提高學困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習慣使用演示法,學生只能跟隨教師進行模仿性學習,學習過程十分乏味。教師應當積極使用啟發式教學等先進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英語、掌握新知識。
教學中,教師還應當在學習方法上加強滲透,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得到更好的效果。但在學生的成績有所進步時,教師要給予積極地表揚和肯定,使學生得到成就感,提高學困生的信心。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Great”“Wonderful”等語言,通過這樣的語言幫助學生鞏固學習信心[2]。
三、創設語言環境,做好家校教育
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需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開展訓練。雖然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才是他們進行學習的主要陣地,但是學生每天在課堂上僅有1~2節課堂學習時間,僅依靠課堂時間學習英語時間遠遠不夠,所以學生回到家中,家庭更是學生進行英語知識鞏固和學生的關鍵場地。對于學困生而言,若家長不能勤加督促,學生很難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特別是教師布置的口頭英語朗讀作業,教師可以通過與家長微信留言或者電話溝通的方式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名學困生英語語感較差,教師讓學生每天回家將所學課文朗讀20遍,要求家長每日監督,并督促學生完成朗讀,學生初期朗讀積極性較低,需要家長反復督促才能開始朗讀,但隨著時間推移學生發現自己的口語能力有所提高,且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短語和語法都能在短時間內消化,所以學生放學回家完成作業后開始主動進行朗讀訓練,這就說明在學困生主觀意識偏弱的情況下,家長的監督與管理必不可少。總之,家長的監督能讓學生安心學習,也能保障學生的學習時間,更能在長期堅持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
學困生轉換過程中,教師為能更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需要嚴格要求每位學生,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教學步驟進行教學跟進,若學生自主學生能力偏差,教師需要尋求家長的幫助,在家長與學校兩方的配合下,鼓勵學生不間斷學習,這對強化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有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吳宇華.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及教學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1):93-94.
[2]蔣清盛.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16(91):91-92.
[3]陳子維.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4(36):35-3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