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莉
摘 要:地理空間思維能力,是學生地理學習的核心能力之一。巧用一題多解可以充分發展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關鍵詞:一題多解;地理空間思維能力;案例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有其獨具特色的思維方式。地理思維能力主要包括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其中,地理空間思維能力是最重要、最具特色的能力。
一、一題多解在地理思維教學中的作用
一題多解用于地理教學一方面可以充分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綜合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學習、勇于探索鉆研的優秀品質。
一題多解更是發展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在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自轉方向、極地地區判斷方向和海陸分布、根據比例尺計算實地距離等有關地理空間的問題上都可以用到一題多解。
二、巧用一題多解發展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案例
1.利用經緯線計算或估算距離方面的問題
甲乙兩圖分別為印度和意大利的地理簡圖,從圖中信息可以得出,甲、乙兩國面積較大的是 (填國名)。(2017年內江市初一下地理期末試題)
題中兩圖都沒有比例尺,教師可另辟蹊徑,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方法一:在同一幅《世界政區圖》上找到這兩個國家,通過觀察比較直接得出印度面積大于意大利的結論。這種方法簡單明了,但不具有普遍意義。
方法二:根據經緯線知識來解決問題。通過觀察計算,印度無論是南北跨緯度,還是東西經度跨度都超過意大利,學生很容易做出正確判斷。但這種方法忽略了緯線長度隨緯度增高而遞減這一規律。不過由于印度和意大利兩國緯度位置相差還不算很大,這一規律并不影響結果。在方法二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量化計算。根據緯度相差1°,南北距離大約相差110千米,可以算出印度南北兩端最大距離遠超過2200km,意大利南北兩端最大距離約1100km左右。隨后分析東西距離,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可以發現,夾在兩條經線間的緯線長度隨著緯度升高而減小。印度基本上位于低緯度地區,意大利位于中緯度地區,印度不但經度跨度超過意大利,其東西兩端最大距離更是遠大于意大利。綜上所述,印度的面積大于意大利。
通過此例一題多解,學生收獲的不只是一個試題的解決和分數的提升,更是方法的提升,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拓展。
2.判讀極地地區的海陸分布
判讀極地地區的海陸分布是地理空間教學的難點,尤其是在以極地為中心的地圖上,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方法一:從地球儀北極點上空觀察,換個角度識記大洲分布。該方法簡單明了,但缺乏與以前所學海陸分布知識的聯系。
方法二:將北極上空俯視圖與地球側視圖對比聯系(如下圖所示)。首先找到亞歐分界線之一所在的60°E經線,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向東找到亞洲和北美洲;逆著地球自轉方向向西找到歐洲。通過這種訓練,學生學會了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地理事物,其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發展。
同理,也可以用上述方法在南極地區識別三大洋的分布。
方法一:從地球儀南極點上空觀察,換個角度識記大洋分布。
方法二:將南極上空俯視圖與地球側視圖對比聯系,以南極半島作為突破點,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和逆著自轉方向判斷、識記三大洋。
方法三:根據經線分布判斷三大洋。結合側視圖和南極上空俯視圖(見下圖)判斷,被0°經線穿過的是大西洋,被180°經線穿過的是太平洋,夾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就是印度洋。
方法四:用形象記憶法(見上圖)。把南極大陸看成一只由南美洲游向印度洋的大蝌蚪,或者一只頭朝南美洲、尾巴向著印度洋開屏的孔雀。
在極地地區判讀海陸分布的方法多種多樣,體現出不同的思維層次。
3.在極地地區辨別方向
讀北極地區略圖(見右下圖)。一架飛機從A飛向B,先向東北飛,再向( )。(2016年內江市初一下地理期末試題)
A.西北飛 B.東北飛
C.西南飛 D.東南飛
方法一:用組合方向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該圖,A、B兩點在同一條緯線,從A到B是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向東飛。在A、B連線上找到距北極點最近的點C。在從A到C離北極越來越近,是在向北飛,同向東的方向組合起來就是向東北飛;從C到B則是向東南飛。
方法二: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的原理,過C點沿經緯線標出東南西北方向(如上圖所示),很容易得出準確答案。
方法三:運用轉化的思想,將極地地區的經緯線圖轉化為經緯線均為線段的圖(如下圖所示)。同理,在C點畫出指向標,學生很容易判斷出正確答案。在極地地區判斷方向的方法多種多樣,但都殊途同歸。
總之,地理的一題多解給學生提供了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和平臺,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本文只是在運用一題多解促進學生地理空間思維發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整理,該方法在開發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和地理創新思維能力方面同樣可以大有作為。一題多解可以用于多種課型。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啟發大家對于運用一題多解提升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思考與探究。
參考文獻:
[1]蔣敏.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2):46-48.
[2]程閩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6):75-7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