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儀賢
摘 要:教育,自古以來就應該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期間,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薄弱導致教育投入資金不足,義務教育和素質化教育只能在廣大城市和部分地區進行開展,經濟條件下只能有部分學生接受教育,根本無法提及教育的公平性。直到二十一世紀,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帶來了產業結構的變革,國家對于教育的資金投入也加大了力度,可以說,幾乎中國國內的每一位孩子都能走入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可是,在中國,每年還有一部分人無法像正常人那樣行走、生活,他們有著肢體上或是身體上的各種殘疾,對于這一部分群體,就涉及一個名詞:特殊教育。
關鍵詞:特殊教育;送教上門;自理能力
在中國,有一部分兒童,只能接受特殊教育,而在我國,雖然各地都有特殊學校的建立,但相關的師資力量配備以及教學設施環境實在是難以達到辦學標準。另外,還有一部分殘疾較為嚴重的兒童無法行走,對于他們來說,接受教育的形式就只剩下一種:送教上門。針對這種教育方式,普通的民眾對此了解比較少,筆者今天就以本文來探究這種特殊的教育形式:送教上門以及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自理能力培養方法的探究。
一、送教上門的基本含義
什么是送教上門呢?簡而言之,送教上門是特殊教育中,針對有重度殘疾的學生進行的一種上門教育的教學方式。說的具體一些,送教上門就是由特殊教育專業的教師針對某一個需要接受送教上門特殊教育的學生,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和學習內容,并且將這些計劃和內容帶到學生的家里,在學生家中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和評估這樣的一個過程。
事實上,在中國,送教上門這一形態很早就已經有了,只不過這種名稱和施行的對象、手段上有所不同。這種形式我們叫做“家教”,但深究起來,送教上門與家教又有本質的區別。首先,家教指的是針對某一門或某幾科成績偏差的學生,家長以雇傭形式聘請相關的老師來到家中為孩子補習功課,開展教學計劃提升孩子的成績,事后,根據事先談好的價格付給教師相應的補習費用,本質來說,這是一種商業性、私人化的教學活動。而“送教上門”則指的是針對患有重度殘疾,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專業教師上門開展的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活動是免費的、無償的,所承擔的教學費用應該由政府部門承擔,本質上是一種公益的、大眾化的教育,這就是兩者之間的一個本質差別。
二、送教上門學生自理能力狀況的研究
1.教師需要以人為本,德育為主
針對這一部分受教育的群體,教師一定要有耐心和愛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一旦遇到學生的情緒狀況不對,立馬暫停教學活動。總而言之,面對這樣一部分群體,一定要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德育人,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精神文明建設,對于書本上的教學理論知識,則盡力而為,不得像對待普通學生一樣,要求過高,只有這樣,送教上門工作才能有效開展下去。
2.注重學生自我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不得過分干預
雖說接受送教上門的學生需要教師給予最大限度的幫助和關懷,但始終還是要記住:注重學生自我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不要事事包辦,更不要親力親為,畢竟將來這群學生還是要獨自面對成長,走入社會,靠自我能力謀生。而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數學學科的教學,如果關于算術題和計算題,教師最多給一些引導和提示,千萬不要把完整的解題思路甚至整個解題過程寫下,不然學生自己動手去操作,這樣下去,學生不僅會喪失自己的思考能力,還會因此喪失自己的動手能力,這樣下去就勢不是在幫助學生,反而是害了學生了。所以說,在這種教學形勢下,要充分注重學生自我動手能力和自我獨立的培養,這樣下去,才有利于學生真正的成長成才。
3.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鼓勵學生展現自我、鍛煉自我
在當今科學技術水平飛速發展的今天,教育領域有許多新的產品出現,在這種情況下,特殊教育的管理部門就需要努力為學生配備這樣的教學設備,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耐心教學生如何使用這些設備,除此之外,想要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還需要多多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比如說,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不僅會思考后給出答復,更會提出自己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這樣一來,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加主動去思考,去動手操作,這樣下去,對于學生自理能力的培養也會很有
幫助。
在特殊教育下,送教上門這種教育形式需要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學生在這種形勢下暴露出來的問題,例如自理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養這些問題也需要上級教育部門和相關領域的教學專家不斷研究和探討,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送教上門這種教育形式會變得更具專業化和人性化,也能給那些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一個更加美好的成長平臺。
參考文獻:
[1]劉慶思,陳康.關于送教上門特殊教育發展的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1):1-5.
[2]王初明.關于送教上門特殊教育發展的研究[J].外語界,2015(2):42-48.
[3]殷志勇.關于特殊教育下學生自理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8(8).
[4]鐘志賢,陳春生.關于特殊教育下學生自理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6(4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