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香
摘 要:作為一名教師要用自己博大的胸襟去接納曾經做過錯事的學生,容忍學生的一切過錯,用語言甚至眼神告訴學生,“老師相信你能改變”;用自己的誠心去喚起學生的信任,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及時鼓勵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真心做學生的朋友、知己,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學生會由于老師的信任而加倍努力。
關鍵詞:異常生;交流;鼓勵
“老師,你是我們的班主任?”
“是啊。”
“還不錯,至少不會有代溝。”
這是一個非常直接的女孩,對于剛跨出校門,初為人師的我,覺得異常特別。過了一會,我無意經過她的座位,她拉住我的手說:“老師,我們一起去玩吧。”
“老師現在很忙呢。”這是新生報到的第一天,許多學生都是由家長送來的,我忙著安排學生簽到,也積極地接待家長,希望今后的工作也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和信任。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但是我覺得這個名字很俗,老師以后你叫我yy吧。”
“你先在教室坐著,老師現在沒有空和你去玩。”
就這樣簡單的交談后,我一直忙于學生和家長中,每當稍有空隙我就會往她那看看,幾次后發現她已經不在座位上了,心里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孩子肯定待不住,跑哪兒玩去了。”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她回來了。我走過去問她:“你剛才去哪兒了?”
“我去梳頭發啦,你不知道我梳頭發要半個小時的嘛。”
我頓時不知道該說什么,面對這樣一個學生,我該怎樣和她進行交流,這應該就是我工作的第一個挑戰吧。
“你喜歡數學嗎?”我試著轉移話題。
“從初中開始我就不喜歡數學了。”
“那我會讓你漸漸喜歡上數學的。”
這次對話使我對這個學生充滿著好奇,她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她的心理狀態是怎么樣的?她的個性又是怎樣的?帶著這些疑問,開學后我仔細地觀察了她一段時間,我注意到她和其他學生有些不同,或者說是與整個班級安靜友好的氣氛有些格格不入,不愿和同學溝通相處,因為在她眼里,所有的同學都應該服從她;不愿和老師交流,因為她認為老師不可能走進她的內心世界;不愿參與班級活動……盡管我認為學生應該有屬于他們自己的個性,但是這也未免太“個性”了。我得找個機會和她談談了,正在思考如何與她展開談話的時候,地理老師向我反映說她上課的時候回答問題總是不太友好,甚至有些偏激。我想這個談話必須馬上進行了,事不宜遲,當天下午第八節自習課我把她叫到辦
公室。
“最近怎么樣?覺得自己能適應高中生活了嗎?”每次找學生談話,我喜歡先“胡扯”點別的,等待消除掉學生的防備心理之后再切入主題。
“一般般。”
“數學學得怎么樣?”
“還好吧,至少上課的時候能聽懂您講的東西,初中的時候都是一竅不通的。”
“那很不錯哦,相信你的進步一定很大。”
“希望吧,我數學基礎真的很差。”
“沒關系,只要你能堅持,再差也能填補起來。”
……
交談的過程,我發現她還是非常信任和喜歡我的,我也非常注意自己的表達,在提醒的過程盡可能多地給她鼓勵。
“你喜歡我們叫你yy,是因為你想做一個像yy的人嗎?”
“是的。”
“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是最受歡迎的。”
“有魄力、有自信的人。”
“我很贊同你的觀點,但是老師覺得受人歡迎的人除此之外還要有能力和一顆博愛的心。如果一個人遇到事情毫無主見、毫無能力,只想著自己開心而不顧別人的感受,說話總是不尊重別人的辛勞和汗水,你會喜歡他嗎?”
“當然不會啦。”
“那你就要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多參與班級活動,好好提升你的能力,讓身邊的同學以你為榮,向你學習;另外,我們還要博愛,熱情友好地對待身邊的同學、朋友和老師,相互尊重,平時講話的時候不能這么沖動,上課的時候也要尊重老師,我可不喜歡沖動、搗蛋的人,我比較喜歡有內涵而且謙虛的人。”
“呵呵……我明白了。老師,告訴您哦,我今天上地理課的時候就有點沖動了,不過以后我會改的。”我回給了她一個信任的
微笑。
“我期待你的改變和進步,加油哦。”
……
這次談話非常的成功,但是我知道,想通過一次談話就能改變一個學生是不可能的,于是之后在平日的學習生活中,我不斷地給她提供機會和鼓勵,讓她得到更多的表現。她英語成績比較好,我就讓她晚上教內宿同學讀單詞、課文;班委換屆時,鑒于她比較大膽,我就讓她當我們班的消息使者,幫助班主任向同學們傳遞各種通知和消息。她開始積極參加藝術節的各項活動,也積極為班級文藝演出獻計獻策;她也會經常和我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我探討升學和就業的問題……
總之,她的轉變讓我覺得很欣慰,也讓我感想頗深,我想每位老師都需要得到學生的尊重,但是尊重每一位學生也是對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她讓我真切的感受到: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滿著人情味的心靈交融,這樣的老師才會有熱情、有激情、有活力。對于她這樣特殊的學生,我放下架子親近她,敞開心扉和她交流,以關愛之心來觸動她的心弦。
參考文獻:
[1]周琴露.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9,11(s1):44-45.
[2]李國太.教師如何愛學生[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C],201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