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豐
摘 要:海明威曾在書中寫道:如果你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巴黎會一生都跟隨你。一個人在年少時的經歷,讀過什么學校,遇到什么樣的老師,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現在的你。
關鍵詞:家庭;人生;起跑線
在中國,我們經常聽到家長說,不要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所以很多兒童從學齡前就開始了各種課程的學習。其實孩子真正的起跑線是家庭,你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決定了給予你什么樣的教育,有智慧的父母會打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教師,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性格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一、營造健康樂觀的家庭氛圍,培養陽光樂觀的孩子
今天世界教科文組織認為健康應該是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據《健康報》報道,我國有超過千萬的少年兒童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一個充滿笑聲的和諧家庭,孩子的臉上不會布滿陰云;一對積極樂觀向上的父母,孩子總會充滿陽光和力量。
作為父母,我們除了滿足子女基本的物質生活,更要關注孩子是否健康,其實心理健康往往比身體健康還重要。作為父母,我們還要帶著孩子做積極健康的事情。比如早晨一起去晨跑,飯后共讀一本書,周末一起去打球,假期一起去旅游等。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讓孩子感到人生是豐富多彩的、是充滿快樂的。
父母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而是積極地想對策去解決;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不要總是責難孩子,而是陪伴孩子度過生命中的低谷,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能夠想辦法解決的,生活中沒有。
二、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培養獨立優秀的孩子
當我們在追問你想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以什么樣的方式度過一生時,其實是在追問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作為家長不能按照生產產品那樣去培養孩子。很多家庭在養男孩時,都比較暴力,因為孩子活潑頑劣。但是對于男孩來說,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對他影響很大,有的時候會促使男孩養成沒有主見不能獨立的性子;還有的時候會讓男孩變本加厲,更加倔強難以馴服。
有智慧的父母,進行的是有智慧的教育。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是適應個體的特殊教育。當孩子膽小羞怯時,父母應該鼓勵和陪伴;當孩子暴躁強硬時,父母應該理智退讓;當孩子盲目自信時,父母應該理智提醒;當孩子小氣自私時,父母應該寬容分享;當孩子懶惰拖延時,父母應該勤快果斷。
三、進行正確的品格教育,提高愛的質量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從小就傳遞給孩子,引導他們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幫助他們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
品格不僅影響著孩子的現在,更決定著孩子的未來。它比所謂的財富、知識,以及其他都重要。我們說的品格主要指誠實守信、勤奮節儉、感恩謙虛、善良寬容、自信堅強等優秀品格。
很多家長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孩子的智力,只要孩子成績好,將來考上好的大學,就是成功的教育。實際上,這是對家庭教育最大的誤解。一些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問題往往被我們忽略,我們要提高對孩子愛的質量。
張××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出生時左臂的缺失對于一個工薪家庭猶如晴天霹靂。這個缺陷,讓張××從小就感到,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她一度被鏡子中那個左右不對稱的自己嚇哭。但是她的父母沒有嫌棄她,更沒有放棄她,為了給張××獨一無二的愛,母親忍痛偷偷打掉了腹中的小弟弟,就在那一刻,張××擦干了所有的眼淚對自己說:“張××,你不能輸!你必須得活出個樣兒來,成為所有愛你的人的驕傲!”于是,她開始嘗試著勇敢地去挑戰生活中的一道道難題。為了鍛煉平衡能力她選擇了速滑這個運動項目。每天5000米的長跑、200個仰臥起坐、100個蹲起、6小時的冰上高強度訓練成為一個身高僅有1.35米小女孩每天的必修課。就這樣她熬過了酷暑與寒冬,這個獨臂的姑娘通過異乎尋常的努力竟然驕傲地站在了吉林省速滑大賽(少兒組)冠軍的領獎臺上!隨后這種堅強的品格伴隨她成長,父母一直是她精神的后盾,正是由于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張××才會成為生活的強者。
孩子的品格教育不是短跑,也不能跨越,而是人生持久的接力賽。如何對孩子進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說教,不需要懲罰,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的教育是潛教育,當孩子意識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時候,教育已經大打折扣,孩子就是在不斷地模仿和學習家長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要讓孩子在潤物無聲中承擔責任,獨立自主,向上向善。
孩子不僅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長的希望,家庭的延續,家庭不只是孩子身體的住處,更是心靈的歸宿。家庭教育作為三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不容忽視,我們一定要重視家庭教育,做有智慧的父母。
參考文獻:
[1]習翼.家規:人生的起跑線[J].家庭服務,2017(9):57.
[2]鄒元永.人生時時處處都是起跑線[J].華夏教師,2016(3):92.
[3]柯云路.人生起跑線[J].金融博覽,2014(8):80.
[4]顧雪林.人生處處是起跑線[J].新湘評論,2010(14):5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