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 肖志盛
摘要:百香果在我國被廣泛種植,由于其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因此深受人們的青睞,為了進一步提高百香果的種植水平,本文在此分析百香果的生長特性,并對百香果栽培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百香果;栽培;果樹;種植
百香果是一種熱帶藤本常綠果樹,壽命長達8—10年。果皮厚而堅硬,可作飼料和提取果膠,果實球形或長圓球形,內有黃色果汁和黑色種子,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及氨基酸等,營養豐富,酸甜可口,有石榴、香蕉、草莓、檸檬、芒果、酸梅等多種水果的香味,風味濃郁,芳香怡人,可鮮食和加工,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露、果醬、果凍、口含片,主要以加工成果汁食用為主。果實非常耐貯藏和運輸。
一、百香果生長特性
百香果適應性廣,粗生易長,抗寒耐熱,能抵御去年我市遇到的低溫霜凍天氣,病蟲極少,當年種植,當年收獲。百香果根系淺,水平根發達,要求土壤疏松、濕潤、通氣、不積水。枝蔓生長具有連續生長特性,只要條件適宜,如溫暖、水分充足,一年四季都可連續開花、結果。百香果的花朵,直徑為5—7厘米,枝蔓基部上每一節可形成一朵花,生產上可連續形成4—8朵正常花,以后每隔2—3節能形成正常發育的花朵。花蕾20—25天開放,一般在上午11時開花。由于花型大,柱頭大而頂立,與雄蕊距離有2—4厘米遠,需要人工輔助授粉,才能提高結實率,果實成熟所需的時間因開花季節的不同而異,一般5—6月開的花,花后40—60天成熟,7—8月開的花需60—80天成熟,9月開的花需要80—90天成熟,10月或以后開的花則需要90天以上,果實才能成熟。百香果結果后如圖1所示。
二、百香果栽培技術
百香果一年四季均可種植,2017年2月,新鋪農業站在獅山村曾榮家庭農場進行了30畝的示范種植,當年就取得了800多公斤的產量,每畝產值達到4000多元,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畝栽25—30株,單行單株棚架式種植,株行距5x4米。
(二)在定植前2個月,按一定的株行距,挖深0.6米,長寬各1.2米的定植穴,定植前一個月回穴,施基肥。每穴施農家肥20公斤,鈣鎂磷肥0.5公斤,花生麩1公斤,基肥必須與表土充分混勻,回入穴三分之二的深度。
(三)百香果的棚架以天棚架式為主。
(四)當幼苗定植成活后,留1—2條主蔓上架,剪去過多側枝,短期內枝蔓就可長滿棚架。近主蔓枝條先結果,當果實成熟掉落后,及時剪至2—3節,從其基部每萌發的芽可以形成新的結果母枝,冬季最后一批果實采收后,所有結果枝都從基部剪去。百香果一級蔓是主要營養枝,二、三級蔓是主要結果枝,所以培育健壯的二、三級蔓是提高產量的重要一環。百香果忌重剪,過度修剪會降低產量,主枝枯萎,嚴重時整株死亡。
(五)百香果前期以氮肥為主,混合花生麩水淋施,每次株淋0.2%尿素和15%的花生麩水或人糞尿15公斤,每株每月兩次,施肥量隨苗木長大而增加,并配合葉面肥噴施。進入產期后,應增施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每株施0.5斤復合肥加0.1斤鉀肥。采果后施冬肥,以農家肥為主,每株施農家肥20公斤,鈣鎂磷肥0.5公斤。生長良好的百香果如圖2所示。
(六)百香果每天上午11時左右開花,開花后及時人工授粉,在下午4時前完成授粉工作。人工授粉有兩種方法:(1)、用毛筆將花粉均勻抹到雌蕊的三個柱頭上;(2)、用鑷子采集花粉囊放到平均干凈杯中,然后加水,使花粉溶到水中,再用噴霧器把花粉水噴到雌蕊柱頭上。進行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結實率。
(七)百香果成熟后,自然落地,應及時撿拾,拾落地果時間最好不超過三天時間,否則果實被日曬雨淋,腐爛快。成熟后的百香果如圖3所示。
總結:
曾榮家庭農場百香果采取顧客到園采摘的方法銷售為主,也制成果汁。其果實比較大,肉多味美,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局面。該示范點的舉辦成功,2017年底,百香果種植項目已成為新鋪鎮4個省定貧困村農業產業扶持主導項目。本文在此對百香果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本文內容可以為相關工作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黃志. 百香果栽培技術分析與管理要點闡釋[J]. 農業與技術,2018,38(07):111-112.
[2]蘇朝麗. 百香果栽培技術與管理要點[J]. 鄉村科技,2018(22):94-95.
[3]游衍安. 百香果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8(16):71-72.
(作者單位:蕉嶺縣農業局新鋪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