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寒秋
摘要:財務管理工作一直是國有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對于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有著重要的關系,因此只有將財務管理工作做好,才可以維持國有企業的正常運行。隨著信息網絡時代的來臨,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相關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為此如何優化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成了熱議的話題。
關鍵詞:國有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優化路徑
在現代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資金運作,而資本運作的活動都離不開財務管理的開展。財務管理體制的有效選擇決定了國有企業發展的方向,成為國有企業發展成敗的關鍵問題。
1 財務管理的概念
財務管理是服務于企業整個管理體系的一個模塊,企業管理目標實現的重要途徑,是一種綜合的服務于企業的管理行為,在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目標下,對企業在主要經營事項的運作流程里,對其所產生的所有與財務相關的財務管理行為的總稱貫穿著企業生產和運營的整個流程。
2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財務和會計職能劃分不明確
部分國有企業未站在一個戰略性的高度思考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問題,還沒有樹立全方位的財務管理理念。部分國有企業沒有明確劃分財務工作和會計工作。財務工作主要承擔資金籌劃和財務管理的任務;而會計工作更多地承擔了會計信息收集、處理和報告的核算工作,工作任務彈性較弱,程序與時間要求比較嚴格。兩者的工作任務有著本質的區別,并且不能混為一談,相提并論。財務工作和會計工作未明確劃分使得財務業務處理不及時、業務處理不規范。有的業務部門之間及與參建項目、客戶往來對賬滯后;有的對下計價結算、撥付資金不及時、不到位;有的物資業務與會計核算不一致,財務信息流通不暢。
2.2 國有企業監督實施機制不完善,內部審計獨立性較低
部分國有企業未健全財務監督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和監管制度不足,對國有企業經營者的監督力量較為有限。雖然大部分國有企業都會組織不同形式的審計,但是由于審計制度不夠健全,使得審計出的財務問題不能深入研究,在后續處理上也缺乏制度性的整改力度和處罰機制,久而久之內部審計流于形式。
2.3 考核獎懲機制不健全,責任成本管理未落到實處
一方面,部分國有企業有的領導對責任成本管理的重視不夠。沒有重視經濟活動分析,缺乏深度廣度,對“一項目一推進,一推進六交底”落實不到位。有的分管領導和部門主管沒有親自組織責任成本管理;有的迫于國有企業的要求和應付檢查,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未取得責任成本的實效。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考核機制不健全。考核指標缺乏量化標準,考核措施缺乏可操作性;或者考核不及時,兌現獎懲滯后;有的考核結果是只獎不罰或懲罰力度很小,不能調動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積極性。
3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效率提升的優化路徑
3.1 國有企業領導應樹立現代財務管理的新理念
觀念變革是改革的前提條件。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和制度的變革也離不開管理觀念的改變,尤其是國有企業管理層的觀念的更新。觀念變革就是打破過去的慣性思維模式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以現代的管理理念去思考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革新。在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應收賬款、存貨管理等財務管理短板上,積極思考,吸收現代先進的管理知識和理論,為財務管理的變革提供扎實的理論基礎,為財務風險的規避和財務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國有企業領導層應該在財務工作中,重視新理念和新人才的引進,以便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保證公司在財務核算等業務的水平上走向規范化,保證財務信息在國有企業發展和國有企業決策中的重要參考作用。另外國有企業在財務信息管理方面,也要與時俱進,更新財務觀念,使財務信息在國有企業的投融資計劃、資本運作等方面真正發揮作用。
3.2 轉變觀念,重視財務管理的核心作用
國有企業的高層應重新審視財務管理在企業運營中的作用,應該把財務管理作為基礎管理的核心。在財務管理中,重視選人用人,尊重專業知識,尊重專業人才,根據具體的財務業務,選擇正確的人。高質量的財務人才對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財務風險的防控、財務業務操作流程的規范和操作質量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保證國有企業財務工作與時代接軌。國有企業可以公開招聘具備財務專業水平的職業財務總監。把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在財務人員培養上專業化。對待財務人員堅持以人為本,關心員工的身心健康,為員工的職業發展做規劃,設立員工自我實現的發展平臺。建立獎懲分明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財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3.3 夯實業務基礎,規范審計工作流程
審計工作對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關鍵的制約性作用,實行有效的審計能夠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國有企業的規模一般較大,如保證國有企業最高領導層能夠全面及時準確地獲得會計信息,就必須規范審計監管機制,充分發揮財務共享中心的監督作用。財務共享中心在國有企業高層領導者的直接領導下工作,嚴格按照企業的有關制度要求,監督成員單位的經濟行為,代表企業對成員單位履行監督職能。財務共享中心對不合規不合法行為一律拒絕辦理,并要求其改正,對重大違規事項及時告知其上級公司進行處理。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要在企業及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強基固本、控制風險,轉型升級、保值增值,做優做強、科學發展”的管理提升主題,全面推進內部審計“免疫系統”功能建設,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預防、揭露和抵御功能作用,積極開展審計服務和審計監督工作。
結束語:
國有企業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恰當地對國有企業的實際財權關系進行有效分析,及時制定切實有效的財務管理模式,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財務管理模式,進一步構建起一個權責分明的層級組織結構,不斷健全完善財務控制體系和相關的約束激勵制度,強化對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控制工作,實現國有企業的提質創效,并最終為社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魚詩春.工業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01:184-197.
[2].孫玉芹.我國國有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信息化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國有企業家,2014,15:69-70.
(作者單位:南京南瑞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