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 王宇清
摘要: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上崗即頂崗、專業素養過硬、職業能力突出的高素質人才。為能盡快地適應市場和經濟的發展變化,體現專業特色,我們要充分開發和整合線上、線下課程資源,創新發展,由基礎教育的“因材施教”逐步向職業教育的特點“因崗施教”轉變,使培養出的學生更具有競爭優勢,從而促進學校的發展和壯大,提高高職教育的區域服務能力。
關鍵詞:建筑行業;畢業生;創新研究
1.供熱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應用現狀
“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級示范性職業院校建設規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文件指出,“共享教學資源庫”是發展和促進國家發展的重點。行業支持,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優質服務,借助現代信息,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提供技術支持。據調查,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教育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已成為時代潮流。職業教育要更新教學模式,創造新的“信息能量”。以供熱專業教學資源庫為例,在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平臺上,已經建立了13門暖通空調工程技術課程資源。材料基礎達到12396個,瀏覽資源、報名學習及參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習的學生達15679人。供熱專業的課程改革需要整合互聯網技術,促進專業發展,著力打造未來課程的新模式。在供熱專業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人們充分認識到建設企業的發展給供熱專業職業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隨著行業技術需求的變化,新一輪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放眼全行業,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建筑技術繼續向綠色智能化方向發展。它對未來建筑設備和其他高等職業畢業生的知識儲備、能力結構和專業素質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迫切需要具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上述現狀和特點逐步推動并改變著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在線資源、線下授課、自主學習模式的融合是必然的趨勢。。
2.分析畢業生的典型性工作崗位
近年來,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式十分嚴峻,原因較復雜。經過走訪多個大型建設集團進行調研,對在這些公司工作的學生進行跟蹤,并對企業的就業情況進行詳細研究。目前,有三類人才供不應求。一是具有較強的技術和個人能力的管理人才,二是理論知識扎實的技術人才,三是具有創新意識的技術和管理人才。據調查,我國大部分畢業生都無法在崗位上工作,缺乏職業規劃,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缺乏創新。編寫和解釋工程文件的能力不足,表達具體工程細節的能力較弱。調研顯示,部分學生能夠腳踏實地參與實習工作,真正定崗工作后穩定性不夠,在吃苦耐勞精神、團結協作能力、抗壓抗挫折能力等幾方面素質都有所欠缺。參與調研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一致認為,高職院校畢業生應該達到畢業即就業,上崗即頂崗,達到技術型高級技能人才的要求。
3.構建基于崗位需求的在線課程資源,并創新應用。
從一個核心理念“因崗施教”引領,著力進行施工、設計、監理、造價、建筑設備使用及維護等“五個方向”的職業定位進行建設,從課程資源的靈活應用著手。
3.1基于多崗位需求的課程資源應用的創新研究
知識點碎片化是線上專業課程資源的最大特點,室內供暖工程施工這門在線課程擁有廣大在線學員,有已經實習的、已畢業的、跨專業的、企業員工等。在一個核心理念“因崗施教”的引領下,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群體的不同和區別來將知識點整合、分類,重組《室內供暖工程施工》課程的資源,以此手段來滿足不同學習群體的需要,縮短學習時間,以達到用最短的時間達到想要的效果。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扎實推進企業定點合作。課程模塊化,多課程交叉授課,根據就業方向,企業崗位特點,靈活選擇學習模塊,針對典型性崗位要建立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尤其要針對學生以后的就業崗位類別設置。
3.2整合“室內供暖工程施工”與其他主干課程、輔助課程的課程資源對于供熱專業的良性發展勢在必行且行之有效。我們應該識別和選擇、吸收和分配、激活和整合不同來源、不同層次、不同結構、不同內容的資源,使其更加靈活、有序、系統、有價值,創造新的課程資源。這樣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將使課程資源的價值得到更合理的最大化。
資源整合是未來實現混合教育的必要調整手段。整合就是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整體優化。來實現施工、設計、監理、造價、建筑設備使用及維護等五個方向的職業定位的需求。課程資源整合是課程資源優化配置的決策。根據專業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對相關課程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尋找課程資源配置與用人企業需求之間的最佳結合點。目的是加強的核心競爭優勢主要通過協調課程改革和課程資源的管理和操作,并以有效的學時來提高學生多方面能力,從而達到大多數畢業生能夠滿足企業的上崗需求。
3.3課程資源整合配置后,依托新技術、根據市場需求建立與時俱進的課程體系。職業教育教學的每一次改革創新都離不開技術的轉化、創新和升級。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和變化,技術也在不斷創新。微信開啟的全國自媒體時代正在向前推進。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傳播方式和渠道不斷更新。二維編碼,云概念、虛擬設備等新的技術手段,讓我們進入信息共享,相互溝通,線上和線下互動的時代。我們在建立課程體系,處理在線教學資源時,要借助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建立與時俱進的課程體系,這樣可以滿足網絡學習者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和用戶體驗。以構建施工、設計、監理、造價、建筑設備使用及維護等五個方向的職業定位的課程體系。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定崗定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4、結論
高職教育致力于培養高技能人才,以實現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的第一線需要。企業需求促使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的建設工作不斷革新。基于多崗位需求的在線課程資源的靈活應用組合,能夠更加系統授予學生知識,更加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技能,讓課程以創新的姿態,求新求變。以適應供熱通風和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發展的需要,培養高素質,具備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人才,充分利用各方資源,促進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研究并推廣一套教學資源建設應用模式。促進高質量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共享,提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社會服務能力,為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和學習者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鄭旭東,劉學政.美軍軍官職業軍事教育政策[M].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社,2009.
[2]洪慶根.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模式新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4.
[3]皮洪琴.職業能力評價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 “2017年度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SJGZY041)
(作者單位: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