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談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性問題的設計策略。一要遵循教材模式,建立主要問題加輔助性問題的設計框架;二要抓住教材三個階段的核心作用,設計主要問題;三要結合主要問題、教材內容、學生實際設計輔助性問題;四要根據課堂教學需求,提問的方式要靈活多樣。
關鍵詞:引導性問題;設計;核心作用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課堂教學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絕大多數數學老師雖然在課堂上有很強的用問題來推動教學的意識,但設計出的問題常缺乏科學合理性,并沒有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本文從引導性問題的設計入手,談談課堂提問的設計策略。
一、遵循教材模式,建立設計框架
數學課堂上的所有問題都應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而教學目標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情確定出來的。那我們在設計問題時就必須抓住這兩個方面,在教材內容展開的各個階段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掌握新知。
我們北師大版教材注重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每一節教學內容教材都力圖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因此,教師就應在這個模式的每一階段提出與之相應的主要問題,形成主線來逐步引導學生經歷 “做數學”和“用數學”的過程。但三個階段的主要問題之間常跳躍性較大,需要一些輔助性問題既把主要問題有機地聯系起來完成自然過渡,又為各個主要問題做一些鋪墊和延伸,所以每個主要問題的下面常設計一些輔助性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加強學生的認知。
如:有理數的減法教材就是創設城市天氣預報情境—建立有理數減法法則—法則應用例題講解。創設情境中的主要問題設計是從求城市溫差進行引入,它的輔助性問題是溫差是什么含義等?在建立模型中的主要問題是有理數法則是什么?它的輔助性問題是怎樣求城市最高溫度為4攝氏度,最低溫度為零下3攝氏度的溫差?你有幾種算法?等等;在法則應用中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使用法則解題?輔助性問題就是每道例題的審題分析。
二、抓住核心作用,設計主要問題
“問題情境”階段的主要問題要起到“激趣導入”的作用。在這一階段借助創設的情境通過“問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問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問新舊知識的銜接”等來設計主要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導入新課。
“建立模型”就是“建構新知”的過程,這一階段的主要問題要起到“引導探究”的作用。通過“問知識的重點內容”“問學生認知的難點內容”“問新知生成的關鍵內容”“問獲得新知的思想方法”等來引導學生思考,使其主動參與學習,從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滲透學科思想,建構新知。
“應用拓展”階段就是例題講解和課堂練習,是對已學新知的綜合應用。通過“問知識間的聯系”“問題目的解決策略”“問解題時易錯易混的內容”“問變式拓展的內容”來引導學生審題、分析題、解題,并進行適當的變式,完成“解題反思”促思維發展的作用。
三、結合實際情形,設計輔助性問題
輔助性問題是為主要問題做鋪墊和延伸的,必須從學生的實情出發,結合教材內容把主要問題分成若干個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小問題,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積極思考,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在“激趣導入”主要問題下面設計輔助性問題時要具有趣味性、指向性和啟發性。這時設計的輔助性問題要緊緊圍繞主要問題,思考學生解答這一問題可能存在的困難,適當啟發,并用有趣的語言、方式提出來,只有這樣先引導學生掃除這些認知障礙,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入下一步學習。
“引導探究”是學生構建新知的關鍵。在這一階段的主要問題下面設計輔助性問題時要做到針對性、探究性、層次性。針對性要考慮學生的認識水平、接受能力、教材內容、主要解決的問題等,提問要有的放矢,切忌指向不明。探究性是指提出的引導性問題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思維深度,不要提一些顯而易見沒有思維難度的問題,要提一些學生經過觀察、思考、歸納、推理,甚至與學生合作交流后才能回答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引導性最強,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很能起到作用。層次性是指這些輔助性問題的設計要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一環扣一環地解決主要問題,進而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引導學生掌握新知。
“解題反思”中的輔助性問題是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干、尋找解題方法的問題。這些引導性問題具有剖析性、梯度性、發散性。通過設計的輔助性問題剖析題意、設置梯度、進行重組變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四、根據需求,提問的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
有了主要問題和輔助性問題的設計思路后,還需根據課堂上師生交流的氛圍、學生思維的活躍度、預設問題和生成問題之間的差距、學生回答的反饋等等來調整輔助性問題。這時用輔助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要在提問的方式方法上做到靈活多樣,要根據課堂上的實際情況把握時機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提問的語言要簡潔、準確、盡量帶有鼓勵的語氣,多提一些開放性問題,多激勵學生提問,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最終形成學生能自主提問。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性問題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通過主要問題加輔助性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經歷知識形成和應用的過程,不斷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
作者簡介:杜漢菊:女,1978年出生,陜西南鄭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