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龍 李招娣
【摘 要】本文闡述了《飛機系統與附件》的主要任務和教學內容,針對目前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課程內容、實訓資源、教學方式、考核機制、教師專業水平等五個方面問題著手,提出了教學改革的思路和建議。通過教學改革,將機務素養、機務作風和民航精神貫徹其中,滿足飛機維修工作的崗位需求,培養合格的民航維修人才。
【關鍵詞】教學內容;課程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V22-4;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4-0158-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4.061
Teaching Reform of Aircraft Systems and Accessor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IAO Long1* LI Zhao-di2
(1.Guangzhou Civil Aviation College,Guangzhou 510403,China;
2.Guangzhou Panyu District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Guangzhou 51140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tasks and teaching contents of Aircraft Systems and Accessories.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ourse teaching,it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reform from five aspects:course content,training resources,teaching methods,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level.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we will carry out the quality,style and spirit of aircraft maintenance to meet the needs of aircraft maintenance posts and train qualified personnel for civil aviation maintenance.
【Key words】Teaching content;Course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飛機系統與附件》這門課是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電子設備維修、結構維修、發動機維修的必修課程和主干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課程在我校安排在大三的上學期講授。本課程的先修課程包括《簡明空氣動力學》、《飛機構造基礎》,后續課程有校內實訓和企業實習。該課程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典型機型(波音737NG)系統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分析一般性故障的能力,培養扎實的機務素養、嚴謹的機務作風和內化與踐行民航精神。該課程是基于行業標準、民航機務職業規劃和工作過程的,主要的任務是講授波音737NG飛機的燃油系統、液壓系統、起落架系統、飛行操縱系統、氣源系統、空調系統、氧氣系統、防火防冰排雨系統、艙門及機上設施等內容。本文試著根據我校的辦學實際出發,就教學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探討《飛機系統與附件》課程在課程內容、實訓資源、教學方式、考核機制、教師專業水平等五個方面的改革。
1 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內容
本校采用的教材是航空工業出版社的《波音737NG飛機系統》,教材共有十一章。本校各專業的學生使用的教材是一樣的,只是在課時安排上略有刪減,但是授課主要內容基本上都是前七章的內容。《飛機系統與附件》課程是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課程。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非常多,特別是飛機系統部分,但是授課課時有限,再加上有些學生在先前課程的學習不扎實,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覺授課內容枯燥,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
1.2 實訓資源
民航業是高技術、高投入的行業,購買教具建立校內實訓基地是一筆巨大的投入。因此,建立與理論教學相對應的實訓項目是不太容易實現的。目前在我校,飛機系統類的實訓沒有了,重點突出在基本技能的實訓。而對于飛機系統類的知識光靠教師課堂上的講授并不能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學生對于課堂上的講解無法做到理解原理,就更談不上對于飛機維修排故的掌握了。
1.3 教學方式
目前,在我校,對于《飛機系統與附件》的講授主要是進行課堂理論教學,屬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這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主要依靠ppt進行講解,對于飛機系統方面,老師對于理論和原理方面的講解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接受,教學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1.4 考核機制
目前的考核機制主要是平時分和期末考試兩種,兩者各占總評的40%和60%,平時分主要跟考核、作業、期中考試、課堂表現等相關,期末考試主要是單選題,并且題目大都出自規模較小的題庫。目前的考核機制過于單一,現有的考核機制使得大部分學生在考前突擊背題庫,并不適合教學實踐。在現有的教學實踐中,使用單一的考核內容、簡單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標準不能夠對于學生的學習行為做出全面的評價。
1.5 教師專業水平
《飛機系統與附件》的授課需要教師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同時需要對于737NG飛機機型有深入的研究?!讹w機系統與附件》的授課教師大都是研究生及以上學歷,雖然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但是行業經驗和具體飛機機型方面的知識是缺乏的。因此,在理論與實訓結合方面無法做到一體化。
2 教學改革方向探索
針對在《飛機系統與附件》教學實踐中出現的若干問題,有以下幾點小建議:
2.1 各專業差異優化課程內容
《飛機系統與附件》課程在我校是專業必修課程,各個專業都需要學習,但是有些專業前期學過《飛機構造基礎》課程,有一定的學習基礎,有些專業則不然。因此,教師必須針對所教授的專業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充分結合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認真分析各專業學生的不同需求,適時適量地引入737系列飛機最新的改進成果,讓學生在學校就可以了解到以后維修對象的相關信息,以實現更好地就業。
2.2 信息化助力教學方式變革
近些年,在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下,MOOC、SPOC等新型教育方式方興未艾,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革新。信息化教學可以極大地節約教師的備課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目前,我校正在建設國家級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資源庫(現為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資源庫備選庫),利用智慧職教和職教云課堂助力翻轉課堂,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3 校企協作助力教學模式突破
民航業中飛機機型多,系統復雜。加強飛機維修企業專家與教師協作,精煉授課內容,開發教學資源?;谛袠I標準、企業實踐、學校實際,將教材進一步優化,將知識點細化、碎片化,將細化、碎片化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視頻和速課或者將其放到微信公眾號上,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自己規劃自己的時間學習。
2.4 創設情景助力理實一體
使用3D模擬機,給學生創設虛擬的飛機維修情景,將理論知識和維修對象深度融合,使學生感受真實的工作對象。利用3D模擬機學習飛機構造與系統相關的知識,并且用其設置故障,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的排故學習。由學校出面協調,與維修企業緊密聯系,錄制一系列的工作視頻,幫助學生實現從虛擬到真實的轉換。
2.5 教師團隊教學能力提升培訓
針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參差不足,缺乏實踐經驗的問題,首先,可以選擇一批中青年教師進行147基本技能培訓、機型學習、下企業進修等,持續開展教師再培訓;其次,積極拓展和國內外民航企業或院校的合作,共同豐富資源庫建設;最后,鼓勵教師使用信息化技術提升教學水平。
2.6 優化學習材料適應行業發展和學生個體成長
教材是學習材料的主要部分,在目前互聯網時代,將學習材料進行有序地整合是十分必要的。針對目前學習材料的問題,學校應該鼓勵教師建立新形態一體化教材,或者將傳統教材中的知識點碎片化放在智慧職教平臺,并且配合職教云APP使用方便學生移動學習。同時,碎片化的知識點方便日后根據行業的發展更新、修改、增加相關的知識點。這樣,可以做到學習材料緊跟行業的發展。再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相關的知識點學習,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7 多重反饋和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學生的有效反饋是檢驗教案實施和教學方法的重要途徑之一。建立有效的及時的便捷的反饋通道是十分必要的。在職教云上,教師可以看到學生的學習動態和學習效果,學生也可以透過該平臺了解教師的教學內容,使得教與學形成良性互動。在職教云上的課堂教學板塊可以清楚地記錄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還可以布置習題,組織考試等等,在該平臺上可以形成對學生的多重反饋和評價機制。除了這個,還有微信公眾號、速課等,實現師生實時反饋。
對于學生的評價應該覆蓋學生學習全過程的行為,做到過程性評價與結論性評價相結合,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機務素養,具體的方案如下:
1)增加課堂表現部分。課堂表現包括課堂提問、考勤、課堂紀律三個部分。課堂提問可以幫助學生回顧上次課的內容,盡快進入本次課的學習??记诤驼n堂紀律方面主要體現的是對于學習態度的體現,嚴格的考勤和課堂紀律(主要指的是玩手機)有助于培養嚴謹的機務作風。
2)增加階段隨堂測試部分。階段性隨堂測試在每章課程結束之后在課堂上進行,測試的時間是有限制的,這個測試可以利用職教云平臺,學生答好題,提交后可以自動批改。每次隨堂測試的分數列入考核評價。
3)增加線下出題部分。線下出題指的是讓學生學習完一章后由學生自己根據學習情況自己出題。出題之后由教師進行審核整理,將其放在職教云平臺上,作為測試題、練習題和復習題用。
4)增加小組協作部分。小組協作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5人左右,以《空中浩劫》紀錄片為藍本,將其中講述的空難重新講述,加入學生自己的理解,達到專業性與故事性的統一。每個小組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教師對其進行綜合評價,計入考核。
5)調整期末考試的比重。現有的方案中期末考試占總評的60%,比例過大,應該調整其比例達到一定合適的比例,關于這點下面有個表格表示以上描述各項的比例分布情況。
3 結語
《飛機系統與附件》課程通過編寫基于CCAR-147標準和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培養標準,改進教學方式,以申請建設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資源庫為契機,建設了一批優質的學習資源,引入智慧職教和職教云平臺到教學實踐中等等,極大地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當然,至于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專業教師的培訓、理實一體等等,仍然是我們后續教學和研究工作的探索方向。
【參考文獻】
[1]李佳麗.基于行業標準的《飛機系統與附件》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248-249).
[2]李佳麗.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飛機系統與附件課程開發[J].教育教學論壇,2015(26).
[3]劉傳生,田巨,吳成寶,李慎蘭,劉晨.《飛機構造基礎》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