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林
摘 要 外科手術操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與人們的生命緊密相關,其教學方法一直是醫學教育工作者重點關注的話題。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模式是一種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的教學方法,通過分析其內涵,探討多學科聯合PBL教學在外科手術操作教學中的應用,并與傳統教學法進行比較,實驗結果表明,多學科聯合PBL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外科手術操作能力,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 多學科聯合PBL教學 外科手術 操作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1.045
Abstract Surgical operation has certain specialitie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Its teaching methods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medical educators. The multi-disciplinary PBL teaching mode is a teaching method that guides students through problems. By analyzing its connotation, it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PBL teaching in surgical operation teaching, and compares it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any subjects joint PBL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g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multidisciplinary combined PBL teaching; surgery; operation; teaching; application
0 引言
在醫學專業中,外科手術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外科手術的操作過程中需要依靠扎實的理論基礎與豐富的實踐經驗,這就對醫學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也被叫做問題式教學方式,PBL在教學過程中常以問題引入教學內容,在此種教學方式中,學生為學習的中心,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可給予適當指引,學生可分為多個小組進行學習與討論,加深問題的分析程度。[1]傳統教學方式對于外科手術操作教學具有一定局限性,學生常常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對學習缺乏興趣,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方式引入后,這些現象得到了緩解,并且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多外科手術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基于這一現狀,相關醫學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方式進行完善,將多種學科結合起來,以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
1 多學科聯合PBL教學的內涵
多學科聯合PBL教學通常以臨床問題作為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在討論與分析的過程中對問題進行解答,有效提升醫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造力都會有所提升。我國醫學院教學中,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方式應用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較晚,但也已經有十年的歷史。醫學專業與其他專業有很大不同,一種疾病通常涉及到許多方面的內容,需要許多醫學學科進行講解,而很多醫學院對于多學科聯合PBL教學都是較為獨立單一的,往往這種情況對疾病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2]不同學科在對疾病的理解與分析方面有較大不同,每種學科的單獨學習會對醫學生造成一定誤導,對于外科手術操作的學習是沒有好處的。為使我國醫學院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必須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多種學科聯合在一起,根據某種疾病提出問題,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全面分析,使醫學生能夠對臨床問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學習到更多外科手術的操作知識。多學科聯合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尤其是在醫學專業上,很多學科都有著密切聯系,將多種學科進行融合與貫通,使PBL教學方式的應用更加完整,帶動外科手術操作的教學能力。雖然我國許多醫學院在多學科聯合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經驗,但還沒有形成相應的明確標準。根據以往教學方式,可以總結出,所謂多學科聯合教學方式就是打破學科之間的束縛,使某一問題在多種學科的理論基礎上進行分析,同時多種學科在不斷融合滲透的過程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使臨床醫學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也能夠開闊醫學生思維,分析能力與專研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教學水平不斷進步,尤其是在手術操作教學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思考問題更加全面,專業技術得到提升。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方式在我國最先應用的是蘇州某醫學院,自從2010年開始,就對該方法進行研究。自從這種教學方式應用后,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得到了良好的反響,首先這種教學方式,使師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一般情況下,老師與學生的關系都比較疏遠,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高。[3]通過PBL教學方式學生在外科手術的操作過程中,理論基礎與實際操作水平都能夠得到提高。同時醫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擁有自主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為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應將多學科聯合教學方式與PBL教學方式結合在一起。
2 多學科聯合PBL教學的應用
多學科聯合PBL教學在外科手術的操作教學中,首先由老師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資料查找、分組討論等方式,對問題進行探究,得出相應結論,對該種疾病有一個初始的判斷,再由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得出的結論進行糾正,使學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學習到的醫學知識進行靈活應用,各方面能力得到相應提高。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方式的應用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有很大進步,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秀醫學人才。除PBL教學方式以外還有CBL教學方式,這兩種方式雖然都對外科手術教學起到一定作用,但是PBL方式要比CBL方式更加有效,課堂氛圍更好。兩種教學方式都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能夠將多個學科的知識綜合在一起,通過教師設置的問題將病例與外科手術操作結合在一起。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方式學生們獲取知識的來源通常是自主查找,重在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分析能力。而CBL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點教授,對于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是十分不利的。通過相關研究不難發現,通過多學科聯合PBL進行教學的學生各方面能力要優于其他學生。兩種教學方法各有各的優勢,不需要將其分裂開來,可以將兩者有效結合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使醫學生在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扎實的基礎上,擁有創新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見,多學科聯合PBL方式對外科手術操作教學是非常有幫助的。應將這種教學方式合理利用,并不斷拓展,使更多的教學方式融入到外科手術操作教學中。
3 實驗結果與分析
將傳統教學法與多學科聯合PBL 教學法進行比較,將某醫學院學生分為兩組進行測試,測試的內容包括理論考試與實踐操作,對兩組學生的測試成績進行比較。
在醫學院內隨機抽取199名學生進行調查,采用填寫問卷的形式,問卷內容為學生對于教學方法的意見與滿意程度,傳統教學方式學生的滿意程度為72.8%,而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高達92.1%。具體調查數據由表1所示。
外科手術對操作者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有很高要求,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傳統教學方法較為保守,教師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應對我國高校的考試制度,但在學習能力培養上難以起到促進作用,學生們對于理論知識只是簡單的背誦卻不求甚解,對外科手術的實際操作十分不利。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法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對理論知識的記憶進行加深,遇到分析研究的難點,可以向教師提出求助,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而言,課堂重心由教師向學生轉移,打破我國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提高醫學生在外科手術中的操作能力。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動手能力得到加強。如何使學生在理論知識的掌握與操作能力的培養方面更上一層樓,是醫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又一大挑戰。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方式的出現,是醫學教育史上又一重大突破,對臨床醫學做出了重大貢獻。這種教學方法不但能夠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習慣得到培養,為其他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學生觀察能力與動手能力得到增強,能夠更好的解決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多年的發展,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方法雖然已經初具規模但是還沒有明確的執行標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多種問題,相關醫學教育工作者必須引起注意,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教師專業水平過硬能夠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更好的指導。
4 結束語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方法在外科手術操作教學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夠使醫學生對外科手術操作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學生對病情的分析能力得到加強。但多學科聯合PBL教學在應用方面仍然存在許多與實際操作不適應的方面,相關醫學教育工作者要對這一方面引起注意,使教學構架更加完整、教學思路更加清晰,為醫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武文博,顏廷芒,劉海濤.多學科聯合PBL教學在泌尿腫瘤外科研究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7.18(2):80-83.
[2] 成麗婭,趙冬雨,邢惠芝,等.情景模擬與PBL聯合教學法對胸外科術后患者的護理應用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6(b03):468-469.
[3] 鄒兵兵,余昌俊.多學科診療引領模式在胃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安徽醫學,2016.37(3):36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