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佩麗
摘 要: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建設統一的信息化平臺,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工程施工的建設成本。文章簡述了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架構以工程管理信息化在現實過程的使用價值、分析了工程管理信息化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徑。在落實工程管理的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能實現信息之間的及時高效傳遞,確保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能有效的解決。
關鍵詞:工程管理;信息化;應用
目前,為提高我國建設工程的施工建設質量,需要引進新的信息技術,優化工程管理技術,全面的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信息在傳遞中出現失真的可能性,有效的解決實際施工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建設工程的施工進度,確保優良的施工質量。在工程管理中融入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讓管理信息的存儲更加的方便快捷,提高信息的執行力。在施工建筑中融入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能有效的解決傳統的管理方式帶來的各項建設資源的浪費,保證信息的完整真實性,避免了工程資源的浪費,節約了大量的建設成本。在工程管理信息化具體落實過程中,要依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科學的調整和改正,確保信息化進程的有效進行。
1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架構
建設工程要想在實際施工中落實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一般需要四層架構來實現。一般主要是基礎設施層、資源層、應用以及服務層。四層構架建設的原則主要是建立在基礎設施層的基礎上,設施層的主要功能主要是對網絡進行整合還有涵蓋設備共同使用的方面。資源層的主要功能是對數據信息進行集中傳遞和備份。應用層的主要功能各項系統在具體使用過程的應用。服務層的主要功能是對不同系統的數據進行交換和實現各數據之間的信息傳遞。基礎設施層、資源層、應用層以及服務層,以上四種架構是一種通用的架構,有效的實現系統應用的一體化功能,基于IP的統一化的網絡,同時在數據存儲上較為集中。在安全機制上具備全面攝入的功能,在管理模式上也具備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構建,可以以此四層架構作為依據,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應用、集成的目標[1]。
2 工程管理信息化現實使用價值
工程管理信息化在實際使用中滿足了工程管理多樣化的需求,新媒體時代,信息化產業不斷的成為我國的經濟產業,更多的企業在實際工作中,使用信息化技術,為了更好的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建立企業自身的信息化的管理平臺。對于復雜的建設管理過程而言,各個工程的現實情況是不同的,就是相同分施工項目,施工地點、施工方式等存在的差異性,造成施工過程哦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系列的因素,會造成施工建設的手法大相徑庭,嚴重的差異性阻礙了工程建設的進度,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難度,然而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將工程各個環節的具體數據,轉變為安全可靠的電子信息進行存儲,這樣,管理人員就能掌握全面的施工進度,能及時的向相關的管理部門反映實際問題,方便及時的解決建設過程遇到的各種問題,在一定的程度上,縮短了數據傳輸的時間、提高了數據的真實性,避免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人力資源的浪費。
3 工程管理信息化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工程管理信息化意識。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實現信息化管理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施工的各過程,進行全面的數據信息化的管理,從而簡化各個管理過程。現階段,在工程管理逐漸實現信息化的過程中,我國多數的建設工程企業,相應的管理人員,并未意識到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忽視了使用信息化管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絕大多數的企業并沒有在實際的建設中,將信息化建設規劃到企業建設中,使得多數的企業工程管理信息化根本得不到實現,不能為施工建設企業整體管理的決策方式進行優化,不利于企業走向信息化、規范化的發展。
2)工程管理信息化體制不完善。目前,施工建設企業要想應對多變的市場經濟,建筑企業需要對信息化建設作出合理的反饋措施,優化工程的能源資源、人力資源等,降低工程的成本。然而,目前,我國的建筑工程信息化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并沒有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的體系。對于工程管理信息化平臺來說,設施較為落后,并沒有引進先進的工程信息化的管理體制。我國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和國外其他國家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別,即使在工程管理中引進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和目前我國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現狀也有一定的差別[2]。
3)工程管理信息化應用范圍較狹窄。雖然,我國在工程管理信息化進程中,使用大量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或軟件。但是,由于缺乏系統開發的重視力度,多數的工程管理信息化使用范圍較為狹窄,很多的建筑企業工程管理信息化仍處于滯后的階段。對于不同工程的建設階段,可能需要不同的理論體系,工程設置多沒有通用性。也沒有對系統進行優化處理,工程管理信息化缺乏通用性以及層次性,并為建設出在工程設計、建設施工、驗收等不同環節,所需的統一的信息資源設施,缺乏相應的基礎信息平臺。
4 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徑
1)構建統一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平臺。在落實工程管理信息化之前,首先,需要在建設企業的內部設置一體化的工程信息管理平臺,方便對各個工程實施數據的收集、加工、存儲等,建筑項目和建筑工程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兩種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一項建筑工程其中可能含有很多的建筑項目,例如,工程準備、施工、驗收等多個項目。這時,統一化的信息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內容要涵蓋資產投入、在建工程的人員分配、安全施工等全部內容。然后對各個施工環節產生的數據進行搜集以及分析,依據得出的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為施工前期的準備階段設計完備的施工方案,有效的應對各個施工階段出現的問題[3]。
2)建立工程動態管理臺賬。目前,各建設企業很難擺脫傳統工程管理方式產生的弊端,更多的管理人員缺乏信息化認識,在工程管理的過程依舊會使用傳統的方式,在工程管理信息化應用中,落實動態管理臺賬,實現對企業的內部數據的分析、外部環境的預測,及時的調整經營決策。首先,做好臺賬的“任務帳”,企業各個部門都要將工作細節具體事項落實到實處,落實具體實施方法、責任到人。其次,做好“進度帳”要對工程的整體進度進行及時跟進,需要記錄具體的時間、某項措施的實施情況、在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等。最后,做好“成果帳”,施工建設中,要對施工的各項環節要如實的反饋在臺賬中,進行專檔存放,爭取做到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綜合臺賬的評價、考核機制,成為企業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
3)實現工程管理信息的層次化。工程建設涉在各個環節都會涉及到不同的復雜問題,涉及到的管理層次也是不相同的,在工程化管理的過程中,信息化管理需要具備層次性,應對不同的管理層次的不同需求。可以依據工程建設部門不同自身具備的不同特點,進行設計不同的管理方式,在進行層次化管理過程中,要對四層結構進行優化,對基礎信息層進行管理系統的精細化,實現工程的遠程應用。對資源層中央數據庫資料的存儲和備份,要設置災難恢復機制,有效的應對系統出現的問題。對于應用層要提高應用層的工作效率,達到群眾與管理部門信息共享的目的。對于服務層來說要做好各部門之間的公共服務,四層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要求建筑企業做好與當地方的政府部門、施工區域的居民進行協商工作。使用具有層次化的信息管理手段,需要切合建筑企業自身的工程特點,對具體的施工情況,以及各個建筑環節的施工計劃進行調整,便于不同階級不同層次的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和使用[4]。
5 結語
針對信息傳遞過程存在的失真、難以調用工程數據等問題進行解決,工程管理信息化技術的出現,有效的彌補以上的缺陷,使得工程數據更透明、可信,在整體上優化工程、在日益激烈的市場脫穎而出。因此,在工程管理中使用信息技術,能有效的實現企業管理模式的轉型、全面的推動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王哲.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裝飾裝修天地,2019,(1):37.
[2]劉立棟.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房地產導刊,2018,(36):147.
[3]王志英.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應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8,(6):190-191.
[4]王超.信息化應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實踐與發展分析[J].裝飾裝修天地,2018,(2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