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勝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經濟結構的不斷完善,我國已經進入經濟新常態,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結構更加完善,社會政策更加適用,各行各業都迸發出新的市場活力,市場競爭加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利用公允價值進行企業舞弊行為愈發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損害了社會利益,本文正是基于這種背景,首先闡述了公允價值與舞弊的概念,對公允價值與舞弊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其次,闡述了公允價值與舞弊的相關性,闡述公允價值怎樣去影響舞弊行為,最后,闡述了針對公允價值舞弊的現象提出了建議措施,以求通過合理的建議措施對改善公允價值舞弊提供借鑒參考,最終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舞弊;公允價值;相關性;建議措施
一、舞弊與公允價值的相關概念
舞弊主要是指通過財務報告中列示的數字或者財務報表附注進行有意識的錯報或忽略,隱藏其較為重要的財務信息,主要包括在財務報告編制會計記錄的過程中進行操縱,偽造或者更改,對財務報告的交易,事項進行錯誤的薪資提供或者有意識的財務信息忽略,對公允價值進行錯誤的衡量等情況,財務舞弊在目前來講較為廣泛,對社會以及企業的經濟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公允價值主要是指在熟悉的市場情況下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或者自愿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或者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場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目前來講,公允價值計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首先,有價證券是按照當時的可變現凈值來進行確定,應收賬款的公允價值主要是通過未來可以預計的可收取的數額以當時的實際利率折現的價值進行計算,完工產品或者商品存貨是按照估計售價減去變現費用和合理的利潤后的余額進行確定,原材料主要是按照現行的重置成本進行計算,固定資產應該分為不同的情況加以衡量,針對尚可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按照同類別生產能力的固定資產的現行重置成本進行計算,對于將要出售的,或者持有一段時間后再出售的固定資產,按照可變現凈值計算,對于暫停使用一段時間,然后出售的固定資產,在確定將來使用期的折舊之后,按照可變現凈值計價。對于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或者長期借款等負債,按照未來需要支付的數額采用當時的利率折現所得的金額進行確定。可以看出,公允價值是根據目前市場公平交易的數額進行確定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和公開性,其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透明性,這種情況下,公允價值計量保障了交易雙方的經濟利益與合法權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交易的公平進行和經濟的發展。
二、舞弊與公允價值的相關性
雖然在企業經濟交易的過程中,對資產負債等進行公允價值的計量存在一定的公開性與透明性,保障了交易雙方的經濟利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技術,政策,人員等方面的欠缺,導致了一些財務舞弊現象仍然存在,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一)缺乏活躍的市場,公允價值不能準確計量,導致舞弊
在一些資產進行公允價值確定的過程中,需要有活躍的市場作為參考,但是在實際的金融資產確定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缺乏活躍的市場,資產信息不能夠準確收集等情況,如果繼續使用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就會導致一些數目衡量不準確,不能準確反映資產真實價值,并且會計人員缺乏可靠的參考標準,導致一些公允價值在金融工具的確認與計量存在隨意性,容易出現舞弊或者人為操縱利潤的情況,阻礙了社會與企業的發展。
(二)會計人員業務操作不熟練,舞弊現象時有發生
在進行公允價值的確定時,不僅需要有公開的,活躍的市場作為資產或者負債的參考,還需要會計人員專業的業務操作和敏銳的職業判斷,但是在實際的操作流程中,一些會計人員不能夠準確對公允價值進行衡量,或者因為一些職業操守等問題,對公允價值故意做出誤判,導致企業的資產或者負債不能夠準確衡量,出現舞弊現象,影響了企業與社會的經濟利益。
(三)對公允價值確定的內控監督不完善,出現舞弊
由于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內控監督,不能對會計業務進行完善的審計,出現一系列的舞弊,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對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的確定上,由于技術水平受限或者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有限,不能對其進行正確的公允價值計量,而內控監督存在死角或者監管不力,導致舞弊的現象發生,其次,針對一些關聯方交易的行為,一些資產或者負債的確定不能夠正確以公允價值來衡量,而內控監督部門缺乏對其進行完善的審計,導致財務報表出現錯誤,最后,內控監督部門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會計業務進行有效的監督,但是在實際的監督過程中,其審計工作并沒有與會計部門相互獨立,這就導致了一些監督工作不透明,內控工作不獨立,容易出現財務舞弊等現象,最后影響了企業的經濟利益與健康發展。
三、針對改善舞弊現象提出的建議措施
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放緩,企業通過有效的內控審計加強內部管理,提高企業會計處理透明度迫在眉睫,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加強會計業務透明度,減少會計舞弊行為勢在必行,可以從加強企業內部監督管理,提高會計人員處理水平,加強其思想道德意識等方面改善財務舞弊現象。
(一)提升會計人員業務處理水平,加強相關培訓
為了有效提升企業的會計處理水平,加強對公允價值計量的準確與有效性,規避財務舞弊,必須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處理水平,加強相關培訓,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完善,首先,需要提升會計人員的準入門檻,對會計業務進行分析,明確招聘到的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然后進行相應的招聘,為了保證招聘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可以聘請第三方招聘的人員進行相應的招聘,其次,需要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其思想道德培訓,對公允價值的確定等相關業務進行必要的培訓,并且需要及時灌輸相關的國家政策,提升他們的業務處理水平,規避財務舞弊現象的發生,最后,需要制定完善的績效考評體系,對他們的工作進行業績考聘,通過績效考評與績效指標的評估,可以確定他們的工作情況,進行相應的獎懲,避免吃大鍋飯的現象,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學習的能力,最終有效規避財務舞弊風險,促進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建立完善的內控監督體系,對會計業務進行有效審計
為了防止財務舞弊,公允價值不能準確衡量等現象的發生,企業內部必須建立完善的內控監督體系,實行科學審計,提高監督管理力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首先,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制度是一個企業順利運行的有效保障,因此,需要根據企業內部的經營情況建立完善的內控監督制度,使員工在進行財務監督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員工監督無序的情況發生,其次,優化審計監督流程,在對公允價值的衡量進行審計監督時,為了避免監督死角或者審計重復監督的情況,應該對會計業務的審計流程給予優化,對于一些較為重要的核心業務,容易出現舞弊現象的關聯方交易等進行著重審計,定期出具審計報告,規避財務舞弊,有效實行監督控制,最后,建立完善的內控監督管理部門,這個部門的主要工作是對會計業務以及公允價值的衡量等業務進行監督管理,其出具的監督報告要定期提交給領導部門,為了保證其工作獨立性,其監督管理工作必須與財務部門相互分離,提高其工作透明度,通過以上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內控監督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發展與進步。
(三)完善公司政策,建立公允價值信息披露制度
公允價值是通過公開市場交易中確定的價值進行確定的,因此,企業在進行自身的業務或者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確定時,需要根據市場交易的政策建立適合本企業發展的相關會計政策,對會計核算以及公允價值確定等進行細節的完善修訂,以便對會計人員的業務處理提供參考,并且,需要建立公允價值信息披露制度,特別是涉及職業判斷或者利潤操縱空間的會計信息,要定期進行披露,提高會計信息處理的透明度,最后加強會計監管,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沈建國.基于內部控制的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治理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2.
[2]車青玲.上市公司誠信缺失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3]吳靜樺.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4.
[4]何雪平.我國企業管理效益審計與評價聯動機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
[5]孫瀚玥.美國上市中國概念股遭遇做空與反擊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