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靜
從去年開始,在文登教研中心崔秀花老師的指導下,習作教學被鄭重納入到我們的語文教學工作中,并以此為基點,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聽、說、寫、評、改的語文素養。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寫作的重點就是寫話,而能夠寫出一句通順、標點符號正確、意思表達清楚的句子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從開始學寫字時,我就鼓勵學生用筆去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每天用拼音寫一、兩句話,把能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把句子寫通順就好。
本學期我們學校各年級的語文教研組也進行了寫作課例大教研,我們一年級語文組以語文園地里的口語交際“我們身邊的垃圾”為例進行研討,教研組的每位老師潛心投入,細心鉆研,總結了一些對提高一年級學生寫作水平有效的方法。“我們身邊的垃圾”是人教版一年級小學語文第二冊“語文園地三”里的一個口語交際訓練的主題,因為有了《美麗的小路》《失物招領》兩篇課文學習作鋪墊,學生對身邊的垃圾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而且在生活中,學生從學校到家里,從家里到校外,他們每天都可以接觸到垃圾。因而,“垃圾”這個話題對他們而言并不陌生,課堂效果也比較不錯。如今,由此課進行拓展,對寫話、口語進行課堂教學,我有了以下幾點認識:
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只有仔細觀察的同學才能知道垃圾是從哪里來的。低年級的孩子缺乏生活經驗,觀察能力差,不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如:校園中的花草樹木,同學們天天看到,卻很少有同學能說出它們的樣子。如果教師不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在以后的習作中同學們就會覺得無話可說。在教授“我們身邊的垃圾”一課的課堂上,教師通過問題、課件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到校園里、街道上、商場里、游樂場里……讓我們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聞一聞、用手摸一摸等方法,了解垃圾的來源。這實際上是對學生提出了觀察的任務,同時也教給了學生觀察的方法,即“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等。引導自然,不露痕跡。然后,讓學生把他們的發現說給小伙伴聽一聽,這是在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進入一種真實的交際情境,把自己觀察的所感所想清楚地說出來。
二、糾正學生表達不清的觀點
學生對于自己要表達的觀點表達不夠清楚。這一問題主要集中在讓學生說一說處理垃圾的辦法的時候,學生總結的辦法說不清楚。一個原因是學生生活經驗的缺乏,學生平時只見過垃圾,而沒有了解過垃圾的處理辦法,對于會發生化學反應的垃圾的處理辦法不理解,所以不能夠清楚地敘述;另一個原因是語言習慣,很多學生在生活中說話不規范,家長沒有重視也沒有及時給予糾正,導致其在交流時說話不通順、表達不清楚。對于表達錯誤的語句,教師課堂上應該及時糾正并引導學生說正確,如:“如果……你會怎么樣呢”“能說得再詳細一點嗎”“別著急,慢慢說,好嗎”等問題引導,或者讓小伙伴幫忙糾正,通過同學的幫助和老師的糾正,學生的表達能力一定會慢慢提高。
三、鼓勵發言,給予積極評價
在課堂上,我大多用表揚的方法來鼓勵每位學生,激發他們說話的積極性。我沒有期望他們能說得多好,只是希望他們能喜歡寫話,不把說話寫話當作一種負擔。學生愛說什么,想說什么,正是教師以“說”導“寫”的前提條件。教師要盡量找出他們的優點,并大力鼓勵。口語交際課是培養學生會說話、善說話的課堂。在課堂上,孩子們認真地聽,積極地說,學會規范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只要把這些話組織并記錄下來,就完成了一個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轉化過程,是一次很好的訓練寫話的機會。當然,寫話的要求不能等同于說話,內容可以適當選擇。在口語交際“我們身邊的垃圾”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我們設置了一個小練筆,讓同學們把你喜歡的垃圾處理方法寫下來。對于寫話不順的學生,我不加以追究,只是對寫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并在班上作為優秀文章進行朗讀。漸漸地,學生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和朗讀的機會,都會試著寫話了??粗鴮W生稚嫩單純的文字,即使寥寥幾筆,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們點點情感彌漫其間。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靈活多樣、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口語訓練和寫作訓練的內容,從簡單到復雜,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抓好作文起步。
這個學期已經過去了,回首幾個月的教學工作,總是幾多感慨。一年級是一個學生學習生涯的起點,我們一年級的老師責任重大,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喜歡學習,還要給孩子們一個歡樂的童年。但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無論是對于教材的解讀還是對教案的設計,無論是對課堂的調控還是對學生的把握都不夠成熟,因此,我其實正與孩子們一起成長。一年級二班42個人,每個學生都是一朵嬌艷的花朵,我要甘于做一片綠葉,讓花朵快樂地綻放,這是我應該做的,我也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