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燕 張言禮
2017年10月18日是個讓中國人民難忘的日子——這一天迎來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在隨后的日子里,我仔細觀看黨的十九大,在報告中國家領導人提出:少年興則國家興,少年強則國家強。我們的青少年應該成為“有理想抱負、有能力、有擔當的一代”,我們的國家才能有前途,民族才能有希望。而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更是未來的;我們這一代在筑夢的路上,青少年一代才是中國夢的實現者。所以我覺得學生要想將來有所作為,首先要學會感恩、理解、幫助、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它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應盡的義務,更是我們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弘揚中華民族的社會主旋律,就是弘揚中華民孝敬長輩、助人為樂等許多的傳統美德。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形成的道德準則,孝是一首動聽的歌,傳誦千古,孝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根源。“孝”的傳播應該從小學生抓起,是教師和家長應該充分重視的事情。我作為一名教師,平時就非常注重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孝”文化的教育。
在“三八婦女節”這個特殊的日子到來時,我想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媽媽的愛。那天我特地開了以“我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為主題的班會。
上課伊始,我問學生:“你們喜歡聽故事嗎?”“喜歡……”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我看著學生迫不及待的表情,心里特別高興。于是我就給學生講了一個《子路負米》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故事講完我靜靜地看著學生的反應,接著說:“同學們,你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想說的嗎?你們認為子路是個怎樣的孩子呢?”這時候學生開始活躍起來,一雙雙眼睛機靈靈地看著我,一個個小手舉得高高的,生怕我看不到似的。接著我就示意學生自由回答。趙××大聲地回答:“我覺得他是一個好孩子。”“嗯,回答得很好。陳×你再說說你的想法。”我看著陳×一直用渴望的眼神盯著我。“老師,我認為子路是個懂事的孩子。”這時我剛想說話,鎖××又自動站起來聲音很洪亮地說:“我覺他不但懂事,而且很孝順。”這時學生的情緒高漲,我就隨機提出第二個問題:“你們平時有沒有像子路那樣幫助過你的家人呢?”霎時,教室里安靜下來。我把問題重復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靜。這時學生有的望著窗外,有的和同桌相互對視,還有的干脆就低下頭伏在桌面上。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有的學生臉上露出了的笑容,這時張××一邊舉手一邊站起來說:“老師,有一次,媽媽下班回來很累,我幫媽媽端水喝。”“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高興地說。“老師,老師……”孫××也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說:“我曾經幫奶奶掃地。”“我幫助過媽媽洗菜。”彭××站起來大聲地回答說。
我看看學生再也沒有舉手回答的了,于是就找了一位學生:“馮××,你來說說吧!”“我……”他的臉一紅把頭低得更低了。我撫摸著他的頭讓他坐下,然后對我班的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有的沒幫過家人,沒關系的,只要以后我們能像子路和我們班曾經幫助過家人的孩子學習也同樣是好孩子。那么,你們準備將來怎樣幫助你的家人呢?”這時教室里又變得鴉雀無聲了,過了許久,先是一兩聲,繼而就是七嘴八舌了:“我幫媽媽擦桌子。”“我幫爸爸捶背。”“我幫爺爺端飯。”“我幫奶奶洗衣服。”此時教室里又熱鬧起來,只是與沉默前的熱鬧已經不一樣了。
結束這堂課時,我給學生提了個建議:“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希望你們能幫媽媽或者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好嗎?”“好……”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那天晚上,我在四(3)班微信級群里看見學生都紛紛發來圖片,我清楚地看到有的孩子幫媽媽洗碗,有的孩子幫奶奶洗腳,還有的孩子幫媽媽掃地……我看到后別提多高興了。
第二天,許多孩子的家長見到都紛紛說道:“我那小家伙真懂事了呢!”“在家幫我洗菜。”“我家孩子自己能干的事知道自己做了,而且還知道幫我端水喝了。”……聽了這些我打心眼里高興,這些小家伙終于學會感恩了。
父母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們在我們的人生中扮演了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不僅給予了我們生命,還讓我們在溫暖的懷抱中成長!我們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因此“百善孝為先”。德育是智育、美育等各個方面教育之首,德育就是要向社會傳播社會正能量,傳播社會正能量是教育事業應盡的義務,這更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課堂就是我們的陣地。我們要從每篇課文中,從每個故事中,從每一首歌曲中,要從我們和學生接觸的每個細節中影響學生,用我們的行動為學生示范,用我們的語言啟迪學生的智慧。教育學生要懂得尊重別人,懂得關愛別人,懂得孝敬長輩,在這里我迫切希望每一位老師都能行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一位“懂得尊重別人,懂得關愛別人,懂得孝敬長輩”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