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是一種新型教育思想,也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它已成為數學教育改革的核心。數學教學的內容抽象,推理嚴謹,應用也比較廣泛,它的學科特點有利于教師加以利用。因此,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探索,利用有利的教學資源、教育優勢,切實將素質教育落實到數學教學工作中,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素質教育;培養
數學教學作為一門基礎教學學科,長期以來它一直是以“知識傳授”為中心,但是新課標中已經明確提出,數學教學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技能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更應該重視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素質教育是一種新型教育思想,也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它已成為數學教育改革的核心。數學教學的內容抽象,推理嚴謹,應用也比較廣泛,它的學科特點有利于教師加以利用。因此,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探索,利用有利的教學資源、教育優勢,切實將素質教育落實到數學教學工作中,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一、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現狀
新觀念、新事物在誕生之初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阻撓,素質教育的開展也是如此。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基礎上大膽提出素質教育的口號,雖然很多地方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以及“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影響下,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也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傳統教學思想生存時間較長,大部分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已經形成了穩固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他們的思想很難發生改變,這對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傳統教育也并非一無是處,但是如果能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教學中,那么學生的興趣便能得到應有的開發,自主意識也會被強烈激發出來,學生就能積極的投入到自己學習能力的培養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
“應試教育”是當今我國的主要教育模式,這種教育觀念落后,重“智力”,輕“品質”,教學完全是“注入式”教學、“填鴨式”教學,這種教育模式是導致學生死記硬背知識,與社會嚴重脫節的根本原因。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學校注重的是升學率,學生期望的是通過成績走向更好的學校,成績成了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這樣嚴重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嚴重阻礙了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應成為當代教育的重中之重,面對這一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教師該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呢?
首先,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期的教育工作中,我體會到一個教學真諦,那就是學生的興趣。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很快的參與到課堂,推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全神貫注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一個對數學沒有興趣的學生,根本無法培養其數學能力,更談不上在數學教學中貫穿素質教 保證素質教育真正落實的前提,因此,優秀的教師并不是學富五車,而是你是否擁有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能力。教師要充分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在學習每一個新知識的同時都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分析、統籌、思維能力,真正的培養自身的整體素質。
其次,教師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可以塑造的個體,他們每個人的頭腦中都有著無窮無盡的創新,這種創新意識只要得到積極的培養和開發,學生就會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實施方法,這些直接主宰著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程度。在教學目標上,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設計適合每個人的學習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突破教材的束縛,讓自己的思路變的寬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在小組模式、競賽模式中進行知識的學習和題目的分析,這樣學生在娛樂中學習,既學到了知識又充分的開發了自己的創新能力。
最后,教師要激勵學生,引導學生敢于質疑。
小學生涉世未深,他們的心理處在成長的階段,這時候的心理防線很脆弱,也很容易受到搖擺,教師的鼓勵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一次小小的認可,一次小小的夸獎,都可能讓學生的內心產生極大的愉快感和信息感,這對素質教育的實施起著重要的依托作用。因此教師要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情感。
除了激勵教育,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提問的精神。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習慣于主宰課堂,甚至迫于教學進度,強加于學生過多的知識輸入,這時候得到的學生反饋就少之又少,學生一味的接受、再接受,有些問題難以消化,又礙于啟齒詢問,終將不利自身的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摒棄自己的教師身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不畏提問,不懼質疑。讓學生之間共同探討、共同探究問題的答案并慢慢引出新知,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問題、提出問題并共同解決,這樣學生既學習了新知又倍感愉快,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教師要切實新課標的要求,合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有興趣、有意愿的投入到培養自己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助于學生全面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孟大軍.學習生活化:提升學生數學素養[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9(02):56-58.
[2]許燕頻.小學教育師范生數學素養的構成及培養途徑[J].教育探究,2017,12(06):52-55.
[3]戴園園.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J].新智慧,2018(31):131.
作者簡介:史攀攀(1985.01.09)女,籍貫:吉林省,民族:漢族,學歷:本科,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