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霞
摘要:寫作文之前用一、兩分鐘時間編寫提綱尤為重要,編寫提綱沒有固定的格式。由于文體的不同,提綱的寫法也應有所區別。如:記敘文可以按時間、空間的順序或事件發展的過程來編寫;說明文則要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按空間、或時間、或邏輯順序編寫。寫童話提綱也和記敘文的格式差不多,在這里不加詳細贅述。
關鍵詞:完整性;提綱;順序;特點;言之有物
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腦力勞動。一篇文章的寫作,是從思維到表達的過程。正如語文教學的老前輩葉圣陶所說的“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必須“想清楚然后寫”。在教學中要重在引導思路,想清楚為什么要寫,該怎么寫,包括哪些要寫,哪些不用寫,哪些寫在前,哪些寫在后等等。還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盡力幫學生敞開思路。要啟發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寫學生所想的,也正是使學生產生興趣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在學生認真觀察的基礎上,學生就可以產生一個作文的雛形,也就是找到了他想寫的作文的“魂”。
一、高清題目要求
一定要看清題目要求。一般作文題都在“要求”一項里對文體、字數、表達方式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必須把“要求”這項內容搞清楚,并且嚴格執行不能遺忘。
這里我們重點說說[記事作文]此類文章,是指以寫事為中心,,通過對事情的描寫,反映人物思想,社會變化等問題。寫清楚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使敘事具有完整性。寫好記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按事情的發展規律,把事情交待清楚。也就是交待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發生,發展和結果這六大要素。要想文章內容完整,主題明確,六點中的事情的起因,發展和結果最為重要。注意選擇能突出文章中心的典型材料。小學生寫記事作文,一般都是寫自己身邊的熟人的平凡小事,那么,就應該越具體越好。生活中的小事很多,要從中選擇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來表達文章要求的深刻道理和閃光思想。進行描寫時,應對事件的成因,人物的行動等進行細節描寫,特別是對文章的重要部分,如事情發展的關鍵時刻和高潮部分,應該寫得越具體越好。
[寫景作文]要善于觀察,找出景物獨有的特點。觀察就是運用人的各種器官如視,聽,觸,嗅,味覺等來感知事物。觀察時,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也就是找出觀察景物與其他不同類景物及同類景物之間的區別。應從不同角度入手,寫準景物,寫活景物。注意描寫表達,使景物活靈活現。要對景物進行描寫,最重要的就是對景物的順序描寫不能亂。可按景物的空間順序來寫,如左,右,前,后,東,西等方位。也可以時間順序來寫,如一天之內的早,中,晚,以年內的春,夏,秋,冬等。還可以按游覽順序來寫。必須真實,達到寫景抒情的境界。
在作文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的寫作素材,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往往會準備很多材料。學生在收集材料時,會去觀察事物,這時需要指導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要細致地、有條理地觀察,可以從他們感興趣的地方著手,但也要求觀察全面。有了充分的準備,課上就會有寫不完的內容,當然,教師要在課上指導學生取舍材料,這樣才能在作文時才能找到事物的特點,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也可以專門用一節課交流收集來的材料。與此相反,有的教師上作文課常常搞“突然襲擊”,要到上課時才亮出作文題目,學生在缺乏生活積累和思想準備的情況下作文,不陷入困境才怪呢!
注意寫作時題目中的隱含內容。題目中明確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須照辦無誤,但有些要求是隱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學生自己感悟的。比如《在陽光下成長》中的陽光,當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陽光,應理解為黨的關懷、集體的溫暖、家人朋友間的親情等等。《我的腳印》一題也決不是要描寫真實的腳印,而應當寫成長道路上、進步過程中的有意義的事情。
二、撰寫提綱
寫作文之前用一、兩分鐘時間編寫提綱尤為重要,編寫提綱沒有固定的格式。由于文體的不同,提綱的寫法也應有所區別。如:記敘文可以按時間、空間的順序或事件發展的過程來編寫;說明文則要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按空間、或時間、或邏輯順序編寫。寫童話提綱也和記敘文的格式差不多,在這里不加詳細贅述。
小學生寫作要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擬定提綱可以使作文整齊、不容脫題。根據提綱分好大段,分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個段落,好比一顆顆珍珠,把她們有序的排列、形成一篇完整的作品,這對初學作文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步驟。再下去就可以把學生收集到的自己感興趣的材料一一串起來,那么這一步也就顯得非常簡單了,這樣才是一件有價值的藝術品,令人賞心悅目。
三、串珠立意
作文過程中要注意文章的主題不要偏離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都是我們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這些小事作為材料來寫或作文呢?請注意以下幾點。
如果根據題目的要求選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對這件事進行認真的回憶,并仔細琢磨,反復思考,挖掘出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
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讓讀者明白文章寫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發生了怎樣的事。
必須把事情發生的環境寫清楚。因為任何事情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發生、發展的。環境寫好了,寫出特點來,還能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生動。
一般要按事情發展順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不能顛三倒四,還應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寫清楚。
記事中要圍繞中心,抓住重點,不要面面俱到。重點部分(一般指事情發展高潮處)要詳寫,寫具體,寫詳盡,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反復檢查
可不要小看這一步,作文完成后,反復修改是一篇作文必有的過程。往往寫作時沒有想到的佳句,在修改時會突然想到,這時就需要反復斟酌,看一看究竟用哪一個更好了。
當然,教學中還要多鼓勵、少批評。這樣可以發展自己的風格,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都有益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