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倩
摘 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將其他學科相關的知識應用于小學美術教學,可以提高美術教學的效果,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鑒于此,結合小學美術教學實際,探索多學科綜合視角下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多學科綜合視角;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美術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其對學生的美育素養提升有非常關鍵的影響。但是,在個別地區教學中,美術并沒有得到重視,甚至有一些學校直接取消美術課程,筆者認為這樣對學生是非常不利的。在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的今天,美術有著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功能。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轉變傳統教學的角色,豐富教學的理念,拓寬美術教學方式,從而滿足社會發展對美術教學的需求,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一、大膽滲透多學科視角教學
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多學科綜合視角的引導,需要美術教師先了解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分析,與其他學科教學一同開發探索,找到合適方法融合,并引導教學。在這一階段,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科之間的關聯,還需要結合課題滲透和實踐引導等方式,將美術與數學、語文、英語、科學、音樂等學科教師進行綜合性的整合,從而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逐漸形成多學科視角教學引導的基本理念。
1.明白多學科視角引導的原因
美術教學引導中,首先要明白的就是,為什么要進行多學科視角教學的問題。明白具體的原因之后,才有利于教學的進一步開展。
在新課程理念和課程的編制過程中,為了滿足學生素養提升的基本要求,師資培養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其中,為什么要多學科視角引導也成為教學中需要思考并跨過的一道坎。美術教師也不例外,并且在思考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分析如何解決跨學科教學的課程設計問題。
教學中,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是多學科綜合教學視角引導,需要關注人文知識、科學知識等全面地整合,并將學生知識提升、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等進行有效分析,從而將傳統教學理念和現代教學理念進行有機整合,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科教學有效性的效果。通過對比學科之間的教學內容之后,可以發現學科引導的思維觀念和引導模式之間有著驚人的聯系。如果可以將學科間的聯系進行整合,可以更深層次地推進教學的發展,有利于學生思維層次的提升。
基于此,筆者認為通過多學科視角開展美術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2.理解多學科視角引導的目的
素質教育提出,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美術教育的目的也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提高學生素養。正因為如此,美術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會創作,還需要結合文學、建筑、音樂、計算機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滲透,讓美術走進生活,幫助學生在各個層面理解美術知識。可見,通過多學科視角引導,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生活,最終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二、融合多學科引導教學方法
在明確多學科視角教學的理念之后,需要制定科學的方法引導,以滿足教學的需求。在美術引導站,可以結合美術知識的內容、觀念、原理等方式,讓學科的內容和學生的內容進行整合,形成生活課程、體驗課程等模式,實現學科之間的滲透引導。
1.整合
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立足于教材的內容,將教材知識和語文、常識、音樂等內容進行整合,從而找到知識的相似點,確定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系。有的是情感結合點、有的是內容的結合點,然后再結合具體引導,實現內容的有機整合。
2.延伸
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教材為基礎,但是并不局限于教材。因此,在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認識水平,進行適當引導。
以家鄉的橋為例,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材中的趙州橋、橋等文章內容進行延伸,豐富學生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引進
通過在豐富的內容引入一些先進的理念,讓學生自主搜集資料,從而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讓學生體會美術的生活意義。
如,在手工課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借助學過的光、電、平衡等基本原理,搜集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出有創意的作品。通過設計向日葵、畫青蛙等課程,讓學生可以將科學知識和美術知識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豐富學生的常識知識儲備。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多學科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教師要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讓學生可以從其他學科的思想中提升美術素養,從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打下扎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當今社會發展中,教師也需要結合美術教學的特點,多角度、深層次地挖掘美術知識的內涵,并關注學生興趣的提升,在多學科并發的引導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不斷總結反思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實現分析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習中進一步感受美術的內涵。通過將美術和其他學科知識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從而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思遠.多學科元素與小學美術教學的結合[J].美術教育研究,2016(18):149.
[2]莊培.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多學科元素[J].好家長,2017(6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