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妍
摘 要:一堂好的語文課應當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學價值,促進學生語言表達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中不僅僅要讓學生會品讀文章中優美的語言,體會真摯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借助教材這個例子讓學生學會在自己的言語表達上運用學到的方法。只有立足課文,結合“課標”,基于學情,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學價值,準確選擇教學內容,才能加強學生語言實踐,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關鍵詞:文本價值;學生;言語表達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當要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學價值,促進學生語言表達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此我結合《黃鶴樓送別》這一課,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文本教學價值的挖掘方向
《黃鶴樓送別》一課屬于“文包詩”,作者根據古詩,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再現了李白與孟浩然那場載入史冊的離別,還原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
以往我們的教學都是把它當作一篇培養學生聯系語言環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來教,一般讓孩子們詩文對照,通過反復朗讀理解詩意,體會李、孟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而這些內容,對于五年級的孩子來說,即使不上課,自己讀讀,也能實現。孩子們的語文能力在上課前與上課后好像并沒有獲得提升,還在原地踏步。那么,這篇課文的教學價值究竟是什么呢?怎樣挖掘呢?
1.緊扣課程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應是語文實踐。”這里的語文實踐能力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聽、說、讀、寫能力。挖掘文本教學價值的應當契合課程價值來思考。
課例節選:
活動一:(1)議一議:小組討論,從動作、語言、景物三個方面任選一個展開學習。(2)品一品:默讀課文第二到四自然段,畫出表現“依依惜別”的關鍵詞。
在教學中不僅僅要學生會品讀文章中優美的語言,體會真摯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借助教材這個例子讓學生學會在自己的言語表達上運用學到的方法,著力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表達人物情感時所運用的寫作方法:細微的動作、真切的語言,加上景物的渲染,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文能力。
2.基于學情需要
對于五年級的學生表達而言,在中年級語文學習基礎上,學生已經知道在寫作中表達人物情感時應該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來描寫,但怎樣寫具體、寫生動顯然是他們表達語言的短板,或者說是他們言語表達的現實困境。
課例節選:
活動二:(1)姐姐要去外地上學了,臨別前,我去送她……(2)課前已經請學生寫好了這個片段,結合剛才的學習將自己寫的離別場景進行修改,相信你的場面描寫會更加生動,更加具體,更加感人!
小提示:別忘了加上細微的動作、真切的語言描寫,以及景物渲染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帶領學生感悟課文寫作方法之后,就讓學生遷移運用,設計很巧妙,課前在沒有教時,讓學生先寫了自己一個送別的場景,課堂上對照寫作方法進行修改、補充自己的送別場景。這個“改”的設計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更有幫助,更能內化寫作方法,并建構自己的言語結構。學生寫作水平達到了提高,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訓練過程,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文本教學價值的實施途徑
挖掘了文本的教學價值后,確定了教學內容,我們還必須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實現這一價值。
課例節選:
活動三:(1)演一演:讀一讀課文和古詩,小組內分角色演一演。(2)評一評,注意觀察同伴的動作、語言,哪些細節讓你感動。
1.注重合作學習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所有孩子都卷入其中。在合作學習中,孩子們各抒己見,在思維火花的碰撞中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引向深入。同時還要將學習任務進行劃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方面能研究得更加透徹。每一項活動設計的要求都非常細致,從孩子們分組匯報的情況來看,他們對于文本的理解準確、到位,抓住“仰望”“遠眺”“佇立”“凝視”等詞語來揣摩人物的內心感受,抓住“夫子”“您”“兄長”“老師”等詞語感悟出李白對孟浩然的敬重與不舍。從而理解動作描寫的細微程度,語言描寫的真切感人是怎樣表達的。
2.注重寫法錘煉
“合作表演,體會感情”的活動設計為學生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推波助瀾。活動中“注意觀察同伴的動作、語言哪些細節讓你感動”的要求,無一不是引導學生指向對文章寫作特點的關注。大組展示時,孩子們的表演生動、精彩,正是因為對文本價值的準確把握,讓學生對文章的表達方式有了深刻地理解,表演中注意細微動作和真切語言的展示,無論是表演、觀賞還是評價,學生都始終關注文本的寫作方法,也讓文本的寫作特點在學生的腦海中扎下了根。學生再重新審視自己文章時,一定會形成心理落差,調動他們表達的內驅力,孩子就會努力地將新的寫作知識運用于表達,努力改變自己原先的言語表達狀態,從而構建學生具體而生動的表達圖示。
我們只有立足課文,結合課標,基于學情,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學價值,準確選擇教學內容,才能加強學生語言實踐,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