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 沈婷婷 張琴
摘 要 隨著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的發布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正在全國農村廣泛開展,但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不少現實問題。基于此,從農村人居環境的實際情況出發,以習近平同志的鄉村振興系列論述為指導,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等文件精神為基準,提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治理的基本對策,包括提高思想認識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治理順利實施的基礎、科學規劃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治理的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條件、文化傳承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治理內涵要求、產業興旺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治理的可持續動力。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對策;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6.033
中共中央于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隨著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等文件的發布與實施,明確了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農村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總目標,以便于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1-2]。
經過近幾年的新農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有了一定改善,但距離鄉村振興的總目標、總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根據對農村實際情況的調研發現,農村人居環境現存的主要問題有以下8點:1)污水處理不達標,水污染嚴重;2)垃圾收集處理不規范,破壞農村環境;3)房屋老舊,規劃不合理;4)廁所改建不徹底,衛生狀況差;5)缺乏詳細的產業規劃,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后續乏力;6)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嚴重滯后,影響農村居民的幸福感;7)文化保護不夠,部分優秀傳統文化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展;8)缺乏高素質的管理隊伍,管理制度不完善,農村居民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淡薄等。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暴露的一系列問題,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具體對策。
1 提高思想認識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治理順利實施的基礎
思想認識的高度決定了居民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程度,是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根本途徑,提高農村居民的思想認識需要多方面共同作用。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加強氛圍營造。在宣傳欄、活動中心等文化宣傳陣地大力弘揚文明、和諧、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居民愛衛生、講清潔、保環境,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讓優美的生活環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農村居民的自覺要求。在文化宣傳中多設立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生態保護等知識板報,讓相關知識潛移默化地影響居民意識,提高居民保護環境的積極性和自覺性。2)加強相關知識培訓,提高居民的認知水平。要通過培訓,將先進的環保理念和種植技術等帶給居民,讓他們自覺摒棄濫用化肥、焚燒秸稈、亂丟垃圾等不良技術和習慣。3)提高農村居民的認識水平,干部隊伍要先行。農村干部隊伍的素質和行動對農村居民的影響非常大,村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是居民行動的榜樣,因此,要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干部隊伍的素質和水平。同時,村干部要深入居民家中,與居民談心,做思想動員工作,讓居民認識到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性,調動居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可以參考城市經營戶的“門前三包”制度,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以獎勵為主,適當給予懲罰,以此來督促居民參與人居環境的整治工作[3-5]。
2 科學規劃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治理的重要保障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就包括居住環境的整治,而且美麗鄉村第一形象就是美麗民房。科學合理規劃居住區,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治理的重要保障。1)農村居住區規劃要體現合理性。居住區規劃要根據當地的經濟實力合理實施,能改建就改建,沒法改建的堅決重建。同時,可以對困難家庭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對具有經濟實力、可以自己修建的居民,要提供指導,保證房屋建筑的樣式、顏色、位置等必須與總體規劃相符。2)農村居住區規劃要體現先進性。居住區的規劃要在農村整體產業規劃的基礎上聘請專業團隊進行規劃設計,可邀請具有農村居住區規劃經驗的設計院進行設計,將一些先進的規劃設計理念應用在農村居住區規劃中,提高居住區規劃的先進性和科學性。3)農村居住區規劃要體現文化的延續性。居住區規劃不能千篇一律,要將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色與居住區規劃設計有機結合,體現出居住區的獨特性,促使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4)農村居住區規劃要體現整體性。農村居住區規劃不僅要進行居住建筑的規劃設計,也要對交通、綠化、灌排水、垃圾清運、污水處理等外部設施進行規劃設計,并且要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6]。
3 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條件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條件,在農村居住區規劃時需要充分考慮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規劃。1)建設好農村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設施。農村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和農業垃圾,要遵循按戶分類、按村收集、按鎮轉運的原則進行垃圾無害化處理,居民家中必須配備分類垃圾桶,居住點垃圾收集站需要設置分類垃圾收集設施,配備垃圾分類運輸車輛,保證垃圾無害化處理利用。2)建設好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要與房屋建筑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入使用。在每家每戶設計廁所時要充分考慮農村的實際情況,同時保證畜牧養殖的基本要求;設置足夠的化糞池,對污水進行初步處理;保證污水管網通暢、有效;設置居民點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對居民點產生的所有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規劃建設好無害化處理后的污水綜合利用設施,達到污水的資源化利用。3)推廣有機種植技術,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推廣現代新型農業技術,推廣使用經過無害化處理的農家肥,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積極發展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的節約型和環保型農業,推動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的有機結合,對土地、空氣、光熱、動植物廢棄物等自然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利用,有效減少農村環境污染,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4)開展農村道路硬化和亮化工程建設。要推進農村泥土路、碎石路的硬化工程,減少道路揚塵污染。開展居民點和鄉村道路亮化工程,大力推廣太陽能路燈等節能設施設備的應用,減少資源消耗。5)做好居民點和道路周邊的綠化建設,美化農村人居環境[7-8]。
4 文化傳承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治理的內涵要求
文化是一個地區的標志,是融入農村居民血液中的記憶。對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能喚醒農村居民的文化認同感,有利于農村人居環境的和諧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可以從以下3方面進行。1)建立全面系統的保護方式。各級政府要建立轄區內傳統村落、優秀傳統文化名錄;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實施掛牌管理與保護;成立傳統村落、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專家隊伍和傳統建筑工匠隊伍,強化保護監督與質量把控,保證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質量與效果。2)重視傳統文化的產業化發展。產業化可以讓更多人參與到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中,讓傳統文化煥發生機。省市相關部門要編制域內傳統村落和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規劃,將保護與利用、傳承與發展有機結合,培養特色民間工藝作坊、鄉村文化體驗館,發展民俗文化村,開發文創產品。但在傳統文化產業化的過程中要注意質量控制,可以利用現代技術進行必要的改良,但決不能出現粗制濫造的情況,阻礙傳統文化的發展與保護。3)以評促建,開展傳統文化村落評選。以傳統文化村落評選為契機,堅實文化地標,挖掘農耕文化,復興民俗活動,提升民間技藝。以評促建,能夠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培育產業,達到保護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9]。
5 產業興旺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治理的可持續動力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要讓農村現在美麗,還要讓農村持續美麗。要想使農村人居環境具有持續建設和保護后勁,就需要使農村居民的腰包鼓起來,讓農民富起來,促使農民有動力保護居住環境。因此,農村的產業規劃必須得到重視。在現有的新農村建設中,部分地區的環境得到了改善,但農民還是延續落后的農業種植方式,沒有引進新技術,也沒有新的創收渠道,很難達到富起來的目的。部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新農村建設都將旅游業作為當地的支撐產業,然而并不是每個地區都適合發展鄉村旅游。其中大中型城市周邊鄉鎮可以打造特色鄉村旅游,但是需要避免千篇一律,重復發展;對于其他農村的產業規劃,要認真研究當地的特色與優勢,找到適合當地發展的優勢產業,讓農村居民具有持續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能力[10]。
6 結語
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與治理有利于農村幸福家園建設,有利于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意義重大。通過提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治理的可行對策,從思想認識、居住區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傳承與保護、產業規劃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研究,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與治理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N/OL].新華社,(2018-04-23)[2019-11-10].http://news.cnr.cn/native/gd/
20180423/t20180423_524208896.shtml.
[2]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N].新華社,(2018-02-05)[2019-11-10].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5/content_5264056.htm.
[3] 汪洋,李俊杰.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產業規劃研究——以湖北襄陽臥龍鎮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
30(21):261-263.
[4] 寧逵.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的調研[J].農場經濟管理,2019(11):36-37.
[5] 胡靜.農村環境變化明顯 多項問題待改善——廣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查[J].四川省情,2019(11):56-57.
[6] 田華榮.因地制宜理念在河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運用[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7):113-114.
[7] 趙靜.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對策思考——以湖北宜城市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2019(10):68-70.
[8]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進一步加強村莊建設規劃工作[J].建筑技術開發,2018,45(20):55.
[9] 周振宏,于濤.對于皖西大別山區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產業規劃研究[J].吉林農業,2018(19):36-38.
[10] 仇志濤.美麗鄉村視角下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