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能 劉慧婷
摘 要 農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一帶一路”政策以及“互聯網+”大環境的發展,我國農業有了新的發展方向,依托互聯網和相關扶持政策,農產品跨境銷售量不斷增長,給我國農業“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窗口。但是,在新的大環境下,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又面臨著很多的挑戰,有著諸多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從“一帶一路”的背景出發,介紹了“一帶一路”、跨境電商、農產品的概念,對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以促進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 “一帶一路”;農產品;跨境電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724.6;F323.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6.035
“一帶一路”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一直發揮著重要的貿易功能。在新的時代,“一帶一路”政策又為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有利于打破貿易壁壘,實現農產品“走出去”,實現與沿途國家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拓寬我國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擴大市場份額。而“互聯網+”模式的深入發展,為我國農產品實現跨境銷售提供了便利的途徑,使得我國農產品跨境銷售更加快捷,從而獲得較好的效果。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在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中,也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基于此,對“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進行探究。
1 “一帶一路”概述
1.1 “一帶一路”的含義
“一帶一路”政策于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包括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項內容。“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指的是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至南太平洋以及印度洋,貫穿亞洲、非洲,并延伸到歐洲。
1.2 “一帶一路”的意義
1)促進經濟要素、生產要素快速流動;2)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3)實現市場深度一體化;4)實現沿線國家更高、更深層次的合作;5)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區域經濟合作框架;6)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指的是中國沿海地區港口到南海至南太平洋以及經過印度洋,貫穿亞洲、非洲并直到歐洲的路線。
2 跨境電商概述
2.1 跨境電商含義
跨境電商指的是跨境的電子商務活動,具體指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實現國際間資源的流動、商品的交易,是一種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一種國際間的貿易模式。
2.2 跨境電商的特點
1)范圍廣;2)無紙化;3)匿名性;4)即時性;5)主體多元性;6)網狀化交易;7)發展潛力大。
2.3 跨境電商的模式
1)大批量的跨境批發,即跨境B2B(Business-to-Business)。2)小批量的跨境零售,即跨境B2C(Business-to-Customer)、跨境C2C(Customer-to-Customer)。
2.4 “跨境電商”的優勢
1)降低了國際貿易的成本;2)提高了農產品交易的效率;3)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
2.5 “跨境電商”對貿易的影響
1)促進了我國農產品的品牌化;2)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3)推動了對外貿易向差異化競爭轉變,降低了同一性;4)簡化了我國農產品跨境交易的環節;
5)推動了我國農產品產業服務的升級;6)促進了我國農產品服務貿易的發展;7)提升了我國農產品跨境企業的國際化銷售水平;8)實現了我國農產品跨境貿易方式的創新發展;9)促進了貿易一體化的實現。
3 “農產品”的概述
3.1 “農產品”的含義
農產品指的是國家農業部門允許農業生產的所有物品。
3.2 “農產品”的屬性
1)易腐性;2)笨重;3)質量差異大;4)價格變化大。
3.3 “農產品”的分類
按照保質期進行劃分可分為以下3類:1)鮮活農產品;2)短期農產品;3)長期農產品[1]。
4 “一帶一路”背景下發展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意義
4.1 優化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流通環節
傳統的農產品出口要經過層層檢測才可以到達消費者手中,成本極高,利潤極低,而如今的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模式,可以省去煩瑣的程序,最快到達消費者手中,優化農產品出口的流程。
4.2 增加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率
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解決了國際貿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增加了我國農產品成功出口的概率。跨境電子商務可以實時更新農產品的信息,掌握農產品供求狀況的變化特點。而且,依托互聯網掌握實際的農產品銷售情況,進而調整庫存量,可以減少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出口成本。
4.3 降低我國農產品出口壁壘
通過互聯網數據能掌握國際市場的最新銷售情況,避免貿易壁壘,明確農產品出口需要的環節。
4.4 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出口質量
依托互聯網技術可以便捷地了解國際農產品市場的實時情況,能夠在第一時間根據市場的波動情況制定相應的解決辦法[2]。
5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存在的問題
5.1 物流運輸對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限制
中國的物流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尤其是冷鏈物流。中國的冷鏈物流資源不集中,相關企業的水平不一,資源共享性差,會導致我國農產品跨境運輸受到阻礙。
5.2 傳統交易模式與電商交易之間存在矛盾
層級分銷是傳統農產品銷售的主要模式,雖然價格成熟、利潤固定,但是不夠靈活;而電子商務交易雖銷售靈活,但利潤、價格等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5.3 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缺乏專業的人才
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專業人才缺乏,導致農產品跨境電商企業運營不合理。電商人才的短缺是現如今我國農產品跨境發展的難題,如何建設專業人才隊伍,構建合理高效的農產品跨境電商運營模式十分重要。
5.4 農產品質量水平不一、體系不完善
有關農產品跨境電商出口相關體系還不健全,與此同時,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質量也沒有明確標準,相關企業很難實現對農產品出口的規范管理。
5.5 農產品跨境電商的中間環節多、難以滿足需求
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中間環節十分煩瑣,這是導致出口成本較高的一個關鍵因素。此外,我國農產品的采購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還比較傳統,并未隨著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而發生變化,容易造成庫存不足或者庫存積壓。
6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發展對策
6.1 完善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質量體系
1)要制定出農產品跨境的質量標準和監督體制;2)要制定接軌國際的農產品跨境電商的檢測標準;3)要實時發布最新農產品動態;4)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企業要嚴格要求自己,提升企業的農產品質量。
6.2 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1)提高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平臺的相關服務水平,確保消費者在農產品跨境電商平臺上能夠追蹤到相關物流信息。2)提升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客服服務質量。3)農產品跨境電商工作人員要加強語言的學習,以便于順利與消費者溝通。
6.3 減少農產品跨境電商的中間環節
要盡可能刪減農產品跨境電商的中間環節,降低因環節太多而造成的成本問題[3]。
7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一帶一路”政策以及“互聯網+”模式的發展,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當前,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出口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要對這些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國際環境以及網絡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得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發展變得更加敏感,如何在新時代中謀得農產品跨境電商的新型發展模式,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 嚴淑芬,王志和.“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及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19(6):37-39.
[2] 李禪役.一帶一路與生鮮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思考[J].新商務周刊,2019(16):249,251.
[3] 劉焦南.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出口困境與對策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9(5):56-57,4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