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
摘要:“轉山”是藏族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是以繞山行走或者磕長頭來虔誠、朝拜和祈福的活動,今年王舸老師帶著這個題材來到了我們學校編排出“轉山”這個節目,我榮幸的被老師選中作為轉山的演員,從中受益匪淺。王舸老師一直在藏族采風,他與我們一起分享了他收獲到藏族的一些地域文化、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帶我們觀看了藏族轉山的電影視頻希望我們從中可以理解到轉山的含義。
關鍵詞:生活習俗;地域文化;轉山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094-01
在“轉山”練中我感受到了藏族文化的氣氛,藏族人民的樸實善良是他們特有的性格,無論是對待家庭、朋友還是過往的陌生人他們都是一視同仁,用他們的善良感染每一個人,藏族人民看待生死的坦然態度,生死的輪回使他們在朝圣路上更多的是想把信仰與崇拜延續下去。
在舞蹈“轉山”中,感染我們的是王老師分享給我們對轉山文化信仰的情感,作為舞者的我來說轉山更多的是抒發了藏族人民對神的崇拜,轉山活動從個人身體鍛煉到心靈省悟、再到家庭祈福、再到民族宗教信仰,他們不看重生死但注重信仰崇拜的延續。舞蹈中一位年輕的男士一直圍繞著舞臺轉圈朝拜,他就代表著藏族人民朝拜的形態,從他的角度來看我們中間群舞部分的表演就是一個在朝圣路上生死輪回的故事,而在觀眾的角度看就是藏族轉山朝圣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新生但轉山這個信仰活動卻毫無停止,大家只是對他們深深的祝福為他們祈福,坦然的面對一切,在朝圣的路上一直幸福的前行把轉山這種虔誠的信仰一直延續下去,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任何艱辛都阻止不了他們虔誠的心這就是他們的使命。就像王老師一直想要在“轉山”中給大家表達的一樣,感謝在生命長河中陪你來到這個世界的人,感受輪回之美在朝圣的路上幸福的前行。
舞蹈“轉山”是一部讓觀眾看了很難忘懷還意味深長的一部作品,在整個作品中有生死的巧妙展現,還有最后結尾耐人尋味的開放性故事。排練中王老師也是一直告訴我們一定不要用教室里的藏族舞來跳,一定要把身體放松回歸到藏族人民生活最質樸的狀態,舞蹈也沒有特別美化的動作,都是一些藏族人民本身的一些生活動作添加了一些舞蹈的元素。
在舞蹈“轉山”中有四個人物分別是兩位老人和兩位年輕夫婦,一位年輕妻子還是在懷孕期間做著朝圣長磕。剛開始就非常明顯的展現了四位代表人物的形象,老太太一直咳嗽有病的狀態,而老頭一直是照顧著老太太的形象,年輕妻子有孕在身丈夫一直是領頭轉山朝拜的人,這些都隱喻了下面的故事。核心事件就是由四位人物形象引發的故事而展開的轉山這個藏族的信仰活動,而催化的事件就是由年輕孕婦在轉山途中帶來的歡樂和老人的死新生兒出世最后年輕孕婦變老用頭抵著小伙子為他延續祈福的事件,使整個舞蹈都豐滿了很多,讓觀眾更能投入到整個作品情節中。我們一直都是以圓的形式來表現整個舞蹈,這樣表明了轉山路途蜿蜒盤旋的場景,也是奉承著轉山信仰虔誠的宗旨以轉山的圓為主來設計的。這種人物的設定還有場景的塑造,都給觀眾呈現了身臨其境的感受,編導巧妙地手法和形象的人物把整部作品的故事更加升華,編創的技法也是非常巧妙,筆者身為一個參與其中的舞蹈演員,都會不由自主的融入故事其中,每一次的跳我都會不由得落下淚水,最后開放性的結尾是非常出乎意料的,我們問過編導,最后那個長磕的年輕男子到底是不是孕婦出生的孩子,編導和我們說這就是讓大家腦洞大開的時候。整部作品每一處細節都是耐人尋味的點,讓你回味。
“轉山”帶給人的是一種在虔誠的信仰路途中幸福前行的故事。這段時間的排練對我來說更多的是領悟,領悟藏族人民內心的世界,信仰的高度是一種幸福。
排練中的筆者也是秉著這種理念,用心去做、用心去感受學到的不僅僅是舞蹈,而是轉山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善良淳樸、堅強勇敢是藏族人民一直幸福的源泉,凈化心靈的美才是最真實的美打動人心的美才是最深刻的。這也是藏族人最可貴的特點。就是這種虔誠的信仰賦予了“轉山”這個宗教活動更多的是藏族人民幸福前進的動力。所以在排練的時候,王老師一直告誡我們不僅要從肢體上還要從眼神和呼吸上都要注意虔誠的情感。“在轉山中成長、成熟、故去、新生,感受輪回之美,在朝圣的路上幸福前行”,也是王老師一直告誡我們的。心中有虔誠的信仰,眼中才能透露出幸福。“轉山”真的教會我很多,藏族人民的精神更讓我認識到了幸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