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秋娜
摘要:我國經濟、科技在不斷進步,網絡信息更新也非常快,基層群眾的各類文化需求愈加豐富。而群眾文化內容豐富多彩,活動無界限范圍,這就需要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在提高基層群眾綜合素質的同時構建和諧社會,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45;策略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271-01
一、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1.提高國民素質,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目前我國經濟實力水平處于飛速提高的時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可以讓基層群眾認識和接受現代社會下的新理念,新思想,有利于提升人民群眾的的思想道德修養;另一方面開展的多樣化文化活動,可以豐富基層群眾的業余生活,滿足人民得精神文化需求。可以加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國民整體素質,有利于弘揚時代發展的主旋律。
2.促進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共同發展。我國的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伴隨著黨的十九大會議勝利召開邁進了一個新的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越來越重視文化建設,而基層文化建設作為國家文化建設的基礎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進行,有利于促進基層社會的穩定,在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之外,還可以滿足人民的經濟需求,拉動地方經濟,使得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共同發展。
二、現階段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過程中的不足
1.重視程度不足。黨和政府雖提高了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出臺了相關政策,但大多浮于表面,缺乏長期的發展目標與計劃,沒有切實有效的發展道路。這些問題都明確反映出現階段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重視程度的不足。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相關工作的開展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無法有效提升基層群眾的思想道德修養,并且極易造成反效果,使得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流于表面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影響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進一步進行。
2.文化氛圍的缺失。隨著經濟建設的逐步發展,建筑物的拆遷與重建現象隨處可見。在此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有一些具有文化性質的建筑也被拆除;整個城市中商業氛圍濃厚,在方便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同時,文化氛圍淡薄,嚴重影響了基層文化建設宣傳工作的開展。
3.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欠缺。對于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不僅僅要落實在切實可見的物質文化上,還應當落實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上,這樣才能做到全面有效的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現在這一方面的工作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工作內容不到位,并且形式過于單一,從而影響到整個基層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態度。現在整個基層群眾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于一種不了解甚至漠視的態度,使得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工作收效甚微,處于失衡狀態。
4.專業人才稀缺。從現階段看來,專業人才的缺失已經成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一大障礙,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必須承認的一點是,現在基層文化建設工作的待遇較低,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甚至現有人才也在不斷流失;另外,當代年輕人對基層文化建設工作的認識不足,沒有足夠的興趣,由此帶來的種種因素直接導致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專業人才缺失的問題。
三、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具體措施
1.加大成本投入力度。在之后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當中,應當加大投入力度,無論人力還是物力都給予充足的支持。此外,文化氛圍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逐漸感染人民群眾,潛移默化的達到提升人民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的目的,當然還要注意引導基層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構建和諧社會。
2.加大宣傳力度,加大社會支持。一項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工作的開展,宣傳是必不可少的,基層群眾是一個龐大且重要的群體,擁有不可估量的力量,只有讓群眾認識、了解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配合工作。只有人民群眾自發自愿的支持、參與到基層文化建設的工作當中來,才能更加順利的開展工作。另外也可以將文化教育內容融入到文化活動當中,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同時提升人民群眾的綜合素質。
3.創新工作方式。新時期的工作方式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與工作原則,對之前的工作方式要有一定的創新與改進。在此前提下,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符合實際情況、群眾接受度高的創新性文化教育活動,與之對應的硬件設施也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活動開辦的場地與設備。對于活動內容可以從群眾本身出發,發展、培養地方上的業余文化團體,開辦一些教育類的知識競賽,曲藝、書畫方面展示性的文藝活動。讓基層群眾在豐富的文化活動中認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水平與綜合素質。
四、結語
群眾文化是我國文化建設的基礎部分,在整個文化建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要提高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加強基礎文化建設,提高基層群眾的文化素養,提高國民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