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英語教學與實踐生活之間的融合,讓英語教學充分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從而使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與掌握英語。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程;生活化
英語是21世紀不可缺少的關鍵語言之一,為了進一步加強小學英語課程教育的實踐性,多位教育專家對英語課程標準進行研究。本人擔任了多年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在本文中主要探討英語課程生活化教學方式的使用。生活化教學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加強英語教學與實踐生活之間的融合,讓英語教學課堂充分與生活實踐經驗相結合,培養學生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英語學習課堂中做到“靈活運用”,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生活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更多的了解和關注。首先,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教學素材并對小學生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進行了解;其次,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小學生主動的進行英語學習,在教學課堂上靈活使用情景教學法,加強實際生活與教學內容的互通性,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熟練地使用英語。除此之外,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對重點單詞進行重點記憶。如:常用的描述周末活動或者是詢問活動的句子“of course”,“talk”,“I often/usually/sometimes...,she often/sometimes...,he often/sometimes”等,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將其周末安排進行表達,或者是對他人的活動內容進行闡述,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情景的創設,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在學習興趣和活躍氛圍的引導下,學生會對所學到的英語知識以及英語使用技能有更加全面的掌握,英語教學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課堂上,在課下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應用英語進行交流,讓學生在學習其他知識的同時,提高實踐應用的能力。學生的性格,愛好,胖瘦,性別,年齡,姓名,全部都屬于學生自身的生活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性,還要在結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了解,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學會更多的表達方式。除學校教育之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會碰到大量的與英語有關的標志或標語,如:肯德基KFC,停車標志P,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等。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國英語知識的普及范圍也越來越廣,英語已經不僅僅停留在課本上,更多的是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bird波導手機,blue cat藍貓……,學生的求知欲在大量品牌英語的激發下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學生對品牌英語的學習,能夠加強自身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除了課堂以外,學生最熟悉的地方就是家庭,家庭成員的職業等相關信息,都是學生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所要準確掌握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從這一點出發,對學生的家庭生活內容進行一定的了解,對每一項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拓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教學的內容。
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是不能長時間集中的,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同時,英語對于小學生來說是較為陌生和新奇的,屬于第二語言,所以大部分學生并沒有足夠的信心應用英語口語進行交際,極大程度地增加了課堂教學過程中互動環節的融入。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首先要明確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然后,再通過各種辦法加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過程中。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讓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大量的游戲互動環節,也就是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進行轉移,讓學生能夠在娛樂的過程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對英語產生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目的。游戲教學形式的出現,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單詞背誦的效率,就是在展開游戲互動教學時,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和卡片的輔助材料進行教學,讓學生抽取圖片并寫出圖片上所顯示的月份英語單詞。設置情景賦予學生一定的角色,讓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體會到英語表達的魅力。小學英語課程的最終目標是加強小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和普通英語的表達能力,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必須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情景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充分的融合,給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實際的應用,將課堂轉變為口語交際的場地,提高學生思維發散的能力。角色扮演形式的課堂教學,不僅能夠有效的表現出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地位,還能夠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學習a busy day這一項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小華、莉莉、小明,三個角色,讓學生自己選擇所要扮演的角色,并且按照自由組合的形式進行角色的分工,教師在學生進行角色分工的同時,按照不同的時間段提供給學生不同角色的生活內容,讓學生根據自身所積累的英語詞匯量,對三個不同的角色進行闡述。學生將結合教師所給予的內容,然后按照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特點,用英語交流,討論自己每一天的內容,教師在學生表演過程中也要給予一定的提示,如讓學生學會應用at night,really,are you ready等詞句。創建情景進行英語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魅力,讓學生體驗到英語學習不僅僅是簡單的語法和詞匯學習,更多的是實際應用的學習。
《新課標》強調,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必須要做到“在學中用,在做中學”,讓英語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英語,刺激學生對英語聽說讀寫的欲望,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的自信心利用英語進行交際,充分發揮英語教學的創新精神,加強英語教學和實踐能力提升之間關系的密切度,讓學生英語素質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得到不斷的提高。在生活實踐基礎上,以學生為核心而展開的新課標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和主動性,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在“跳一跳”“唱一唱”的過程中進行靈活化的學習,打消學生對英語的恐懼感,讓學生在使用英語時擁有足夠的自信心,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地進行英語口語的交際。
作者簡介:
敏玉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城關二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