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華
閱讀是人們獲取外部知識信息的重要手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以至達到樂于閱讀的境界。如何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我們學校大部分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庭教育氛圍不濃。很多家長缺乏對子女的正確引導和有效監護,多數學生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學生行為習慣、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較弱。同時,大部分學生缺乏英語語言學習氛圍,部分學生小學甚至沒學過英語。進入中學,面臨新教材對閱讀能力要求的提高,教材閱讀文本篇幅長的問題,很多學生難以適應,甚至對通篇閱讀產生厭煩情緒。因此,我們開展了基于課程標準的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和實踐。在課題提出之初,開展了以“如何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為主要研究內容的公開課研討。效果良好,感觸頗多,與各位同仁交流探討。
1. 巧立目標,調動閱讀積極性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通過英語學習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而積極的情感態度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持續發展。第五單元的Section B 的閱讀課講的是山區孩子亮亮乘坐索道去上學,雖然危險,但卻不懼怕。這節閱讀課的目標如果只是定位在能夠理解文本內容,熟練掌握本單元與閱讀相關的詞匯和表達,以及描述較為負責的換乘經過并實現筆頭輸出,那就不能突出英語課程是以人為本的課程。王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了情感教育目標: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能夠感知知識的重要性,互相幫助是一種美德。比如:坐索道上學如此危險,為什么亮亮還是堅持去上學時,學生們明白了知識改變命運,村民的夢想是在河上架橋,對于這么貧窮的山區村民,如何實現他們的夢想呢?學生表示要伸出援助之手,能夠感知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王教師的課堂設計不是簡單地以掌握多少語言知識為目標,而是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課后紛紛表示一定要珍惜上學機會,努力學習,并學有所成。
通過孩子們的反應,我們不難發現,正是教師情感教育目標的確立,才把學生引向了用積極心態學習文本的軌道,他們帶著積極的情感,主動學習,從而實現了英語語言的技能和知識目標。
2. 巧用教材,調動閱讀積極性。
新課程提倡教學要立足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教材也在不斷地更新、完善,但無論教材怎樣更新,都不能及時適應學生的發展,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以發揮教學藝術性尤為重要。
本單元的閱讀材料是一篇記敘文,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王教師把本節課的體裁改編成了一封書信,而且寫信人亮亮是本班學生李蘭香的一位來自山區的筆友。亮亮以自述的口吻闡述了他的上學方式,第一人稱的使用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降低了文本的難度,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讀后環節,王教師大膽刪除課本3a,3b的拓展,信中亮亮表達了想跟更多的城里孩子交朋友的想法,想了解他們的上學方式,學校情況,以及他們的夢想。王教師把讀后拓展活動設計為:給亮亮寫一封回信。回信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本單元的重點話題,學生有很多話愿意跟同齡的筆友訴說,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取舍教學內容,合理遷移教材,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學生的收獲體驗也非同尋常。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新課標對教材進行必要的優化,大膽地改造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為生所用”,將激發學生樂于閱讀的興趣。
3. 巧設方法,調動閱讀積極性。
義務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育就是要為所有學生提供掌握一門外語基礎的機會。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激發每個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王老師在讀中環節,先是呈現問題,跟同學們一起大聲朗讀問題,目的是讓同學們帶著任務去閱讀短文,考慮到班上很多基礎差的同學并不能明白具體要做什么,王教師請英語學習水平和技能較高的學生把問題翻譯成了漢語,這樣所有同學都明白了學習的任務,神氣清爽地邁出閱讀第一步,去獲取文中的信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又注意到:有些同學采用默讀的方式,有些同學采用大聲朗讀的方式,王教師并沒有刻意要求學生遵循閱讀課的統一閱讀模式——讀中環節默讀方式。她注意到了學生的學情差異,英語學習水平和技能較低的學生,如果在一開始接觸閱讀的時候,就必須采用默讀的方式,恐怕將扼殺學生閱讀的興趣。不管是朗讀還是默讀,只有讀懂才能讓學生有信心讀下去,所以王教師選擇尊重學生的閱讀方式,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在這一節課中,我身邊的一位男生大聲讀了五遍才明白了“These students go on a ropeway to cross the river to school.”的意思,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沒有哪一種教學模式是最好的,但是依據學生學情的教學必然是有效的,必然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總之,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身心愉悅地沉浸文本,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關心每一個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是教育的目標。我們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初期的嘗試需要投石問路,行得通的,我們將勇敢地走下去,行不通的,沒有良好效果的,我們將認真總結,及時糾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第九中學)